《雙子殺手》將上映,李安談高幀率電影:120幀才是未來

IT前沿10月6日消息2016年,華裔導演李安的一部《比利·林恩漫長的中場休息》在電影圈內引發爭議,而爭議主要來源于李安在這部電影中采用了120幀/秒的拍攝技術,令電影畫面無比真實、平滑。IT前沿小編所在的青島當年沒有影院支持這一播放技術,最高只支持到60幀/秒。小編當時在電影院觀看60幀/秒的版本時已經覺得畫面的真實度超出想象,特別是戰場的鏡頭十分震撼。可能是小編的眼睛比較耐用吧,以個人的體驗來說,觀影過程中也并未發現很多網友反應的高幀率令眼睛不適的情況~
而今年,李安導演即將于10月18日上映的新作《雙子殺手》同樣采用了120幀+4K+3D的高技術規格制作,如果當年你錯過了《比利·林恩漫長的中場休息》,那么在這部新片中你將再有一次機會體驗120幀/秒超高幀率、超清技術拍攝的電影。
所謂120幀/秒,這里解釋一下:目前國際上,電影普遍采用每秒24幀拍攝技術,放映也采用此標準。人類視覺暫留現象恰好符合每秒接收24幀的標準,不會察覺到畫面中斷。2012年上映的電影《霍比特人:意外之旅》出現了一次例外,這部電影采用每秒48幀的技術拍攝及播放,最終的結果是畫面的清晰度和平滑度則大大增強,而在以往,每秒24幀技術下,畫面在高速動態場景下會出現模糊、抖動的情況,雖然這表現并不明顯,但是對比之下則能很清楚地發現區別。而李安在《比利·林恩漫長的中場休息》這部電影中更加激進,采用了索尼的F65攝像機,用120幀每秒的超高幀頻進行4K清晰度下的3D拍攝,每秒幀數是原來的5倍,這種技術下,觀影的真實感令人震撼。
不過,高幀率的電影也是有爭議的,觀眾認為,電影本來就是模糊的藝術,過于清晰逼真的畫面可能會讓電影丟失模糊的美感,并且如此真實的畫面一部電影看下來,可能體驗并不良好。這也是《比利·林恩漫長的中場休息》在當年被很多觀眾詬病的主要原因。
近日,李安又談到了觀眾對120幀電影反響不如預期的事情,他說:“我被觀眾打敗了,這讓我難以接受。我想證明我是對的。”他仍然堅信采用120幀才是未來趨勢。但同時,當高幀率與3D結合時,技術難度更大,可能會分散導演在電影其他方面的注意力。
值得注意的是,《雙子殺手》在前期媒體評論解禁中,反響也呈現了兩極化,好的聲音稱觀影效果十分震撼逼真,說差的聲音也表示劇本比較單薄。當然,究竟如何還需要電影上映后由觀眾自己去評判。不過IT前沿小編認為,技術本身難免有人喜愛有人反感,但李安在技術上敢于嘗試和堅持的態度還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