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橙科技:科技快速發展的同時,人工智能帶來哪些風險?

2019-09-25 余愷威 IT之家
瀏覽

人工智能作為引領未來生活的高端科技領域,在世界各國受到了重視。各國家都在積極研究開發人工智能技術,爭取在未來日益激烈的競爭中擁有更多話語權。但是人工智能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隱藏著一系列的風險。淺橙科技研究院認為,新科技的出現總是會伴隨著一些問題的產生,人工智能也無法避免。

總體來講,人工智能是在大數據的驅動下發揮作用的,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在這一融合的過程中,同樣會導致一些新的法律法規風險的產生。淺橙科技研究院發現,大數據時代的人工智能主要存在以下幾個風險點。

第一、人工智能導致個人信息的侵犯。不管是屬于哪一方面的人工智能,只要是能提供精準的個性化服務,就可能存在著大數據使用而導致的個人信息受到侵犯的問題。大數據提供精準化的服務,需要獲取社會個體海量的個人信息,掌握的數據越充分,智能化的服務越匹配。所以,為了迎合人工智能的發展,很多企業會突破底線,對個人隱私信息進行過度挖掘,從而導致個人的信息遭受泄露。

第二、人工智能導致民事侵權行為發生。高度發達的人工智能具有人一樣的思考和行為能力,一旦失控,它可能導致毀傷財物和致人傷殘等侵權責任事件的發生。曾經德國就有發生過一起機器人擊傷工人胸部的事情,而這樣的侵權行為還沒有法律的界定。

第三、人工智能導致刑事犯罪案件的發生。人工智能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可能會形成自己的獨立意識,而做出傷害自己或者傷害人類的事情。比如說機器人不甘于人類的指揮與壓迫,對人類進行抗爭,最終做出一些極端的行為。那么,一旦機器人犯罪,是否需要受到與人類一樣的處罰呢?這種處罰對機器人而言存在的意義?

人工智能技術的便利,始終不能以觸犯法律法規為前提,無論多么好的東西,都需要在一定的規則內使用。

淺橙科技研究院認為,人工智能是一個新的科學技術領域,還有許多問題需要進一步的思考,在大力發展人工智能技術的同時,也要把它可能存在的風險和應對措施進行充分考慮,這樣人工智能才不會產生不良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