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摩院公布2周年成績單:獲40余項世界第一

2019-09-25 王樂樂 IT之家
瀏覽

成立兩年后,達摩院今日對外公布了研究成果及進展。

截至2019年9月,達摩院在國際頂級學術會議上累計發表近450多篇論文,在自然語言處理、智能語音、視覺計算等領域算法奪得40多項世界第一,已成為阿里聚集科技人才和基礎技術研發的“技術基石”。

在過去兩年里,達摩院建立了遍布全球的研發網絡,在中國、東南亞、歐洲、中東、北美、以色列等地均設立了研發中心,并與全球150多所知名高校的100多個科研團隊開展科研項目合作。

2年前,阿里巴巴宣布成立達摩院,馬云要求達摩院“活得要比阿里巴巴長”、“服務全世界至少20億人口”、“必須面向未來、用科技解決未來的問題”,不少世界級科學家紛紛加入達摩院,潛心扎根基礎科學研究。

目前達摩院內“高手如林”,擁有10多位IEEE FELLOW、30多位知名高校教授、超過一半的科學家擁有名校博士學歷。

2018年9月,達摩院首次對外公布了其組織架構,設立機器智能、數據計算、機器人、金融科技和X等研究實驗室,即“4+X”研究架構。達摩院同時為各大實驗室配備了產品和工程團隊,更好幫助科學家把猜想變成現實。

這些實驗室在國際頂級技術賽事上獲得了40余項世界第一,同時成功將研究成果落地各行各業:

達摩院語音實驗室自研的語音識別算法(DFSMN)在世界最大的免費語音識別數據庫LibriSpeech上獲得第一,阿里語音助手被《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選為2018十大科技進展;

達摩院語言技術實驗室接連在國際頂級大賽WMT獲5項第一,已實現了48個語言翻譯方向,支持俄、西、法、阿、土,泰、印尼、越南等多種語言翻譯。其中,電商覆蓋了語向,超越了谷歌和亞馬遜;

達摩院視覺實驗室在在WebVision競賽中獲得冠軍,可以識別超過100萬種物理實體;在城市大腦方向,達摩院實現了城市數字化描述,支持走失老人的快速找回、交通流優化、消防應急等等多種服務支持。在中國人口總量排名前20的城市里,一半以上都部署了達摩院的城市大腦服務。

達摩院區塊鏈實驗室已申請專利500余項,連續三年蟬聯全球區塊鏈企業專利申請數量排行榜第一,讓奶粉、紅酒、大米、化妝品等數億商品有了自己的身份證;

達摩院自動駕駛實驗室推出了業界首個實現車路協同的自動駕駛方案,在多個半封閉園區實現了L4級別自動駕駛物流車日常化運營……

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上,達摩院也交出了出色的答卷。達摩院成功孵化出了平頭哥半導體公司,已經推出3款面向公開市場的芯片類產品,包括最強RISC-V芯片處理器玄鐵910,芯片設計平臺無劍平臺以及最強AI推理芯片含光800,全面推動芯片算力進入普惠時代。

在量子計算領域,達摩院量子實驗室于2018年率先研制出當前世界最強的量子電路模擬器——“太章”,美國《連線》雜志稱這一發現有望打破谷歌的提出“量子霸權”。

作為一家面向未來的研究院,達摩院同時還致力于推動整個社會加強對于基礎科學研究發展的關注,先后舉辦了全球數學競賽和青橙獎,為青年一代科學家提供開放的數據資源和應用場景等全方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