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動聾啞女孩堵馬化騰大門,這些人壞出水了

本文轉載自【IT前沿】公眾號
這兩年,唱衰蘋果成為政治正確(雖說蘋果創新稍顯不足,但它一點優點都沒有嗎)。
在這樣的輿論環境下,啟人總能聽到一種聲音:
如果阿里和騰訊都不給蘋果開發軟件,iPhone連支付寶和微信都不能用,看誰還買?
嗯,國人渴望團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在這種觀念的推動下,總會出現一些利用輿論,唯恐天下不亂的人。
比如前段時間,華為的鴻蒙系統成為一大熱點,不出兩天,突然有人傳出:小米手機已搭載華為鴻蒙系統的消息...
喂喂喂,這兩家現在的關系不亦樂乎。如果你是雷軍,你會把自己的半條命,放到“友商”手上嗎?
這種明顯不可能的謠言,有人傳不可怕,可怕的是,還真有廣闊市場。
造謠和傳謠的人,各有各的算盤:一個想紅,一個想看熱鬧。
這不,最近一個女孩火了。在她身上,你幾乎能找到所有網紅的特質:
行為上扮丑、吹牛、蹭名人熱度。
言語上大聲喊著愛國、團結。
人設上,則把自己塑造成一個雖然殘疾,但志存高遠的人。
這位名為張若蘭的聾啞女孩,為了見張小龍一面,在微信總部等了整整21天。
這21天里,她睡長椅、睡咖啡館。
在路邊的水池洗腳。甚至一度崩潰痛哭。
這么可憐又“虔誠”的聾啞姑娘,張小龍為什么不愿意見她呢?
原來,這姑娘突發奇想,在本子上“構想”了一下代微信——愛信。
她想讓張小龍從騰訊辭職跟她干,而且工資只給開5000,原因是:張小龍這個級別的人,在乎的根本不是錢...
根據她的構思,愛信相比微信最大的特點,就是引入了DNA的概念。
通過生物DNA的,你可以在愛信上訓練專屬于自己的數字DNA,它就是網絡上的你自己,可以通過AI代替你做很多事...
這21天里,騰訊的保安大哥下雨給她撐傘,天熱給她送水,還要通過寫字的方式勸她抓緊回頭。
這期間不少微信附近的人看不下去,給她送水送飯。
當然,也少不了想在晚上保護她的奇怪叔叔。
不過呢,小姑娘可不想回頭,她隔三差五就給張小龍錄一段“聾啞”視頻。
還告訴張小龍:我這個聾啞AI創業人在等你。
反正不管你害不害怕,如果啟人我是張小龍,有人這么堵我,我肯定后背發涼。
這姑娘在第22天時終于想明白了——擒賊先擒王,搞定馬化騰,張小龍不就自然見到了?
于是她收起行囊,轉身去了深圳騰訊大廈。
事實上這姑娘要找的人遠遠不止騰訊系,還有馬云、李彥宏、張一鳴、丁磊、任正非。
按這姑娘的設想:
將來騰訊系、阿里系、百度系、頭條系通通不存在,有的只有中國系。
中國人要團結起來一致對抗西方列強,大家不能再“割裂”,不要再被金錢所迷惑。
所以,跟我干,以后你們都是總監。
(騰訊)馬化騰:新產品研發總監
(騰訊)張小龍:產品經理
(阿里)馬云:公關總監
(百度)李彥宏:AI研發總監
(新美團大眾點評)王興:團購總監
(今日頭條)張一鳴:新聞短視頻總監
(網易)丁磊:游戲總監
(金山/小米)雷軍:安全總監
(華為)任正非:手機研發總監
瞧瞧這規劃,因為美團曾經做團購,所以王興就是團購總監。因為網易做游戲,所以丁磊就是游戲總監。
話說,世界第一大游戲公司,不是騰訊嗎?
同理,天天嘴上掛著安全的,不是360的周鴻祎嗎?
這都什么和什么啊?
在她出來蹲點的第24天,有人看見了她微博說自己胃痛,于是開車帶她到醫院看病。
不過車剛開到醫院,司機就跑了。
這姑娘定睛一看,原來司機送她來的是精神病醫院。
為了向司機和一票網友證明自己沒有精神病,她還真去測了一下。
她嫌人家醫院價格太貴,還把要給她退款的醫生照片爆了出來,被人家追著要說法。
一個20多歲的姑娘、自虐堵門、直播、大打聾啞牌,如果排除精神病,那只能說:
要么太天真。
要么是玩輿論的一把好手。
張若蘭的履歷很快被網友們扒了出來。
一年多的時間里,她已經做過直播、自媒體、區塊鏈,現在是AI智能社交。
反正什么火就來什么。
之前當主播時,小姑娘做得還不錯,光捐款就捐了61萬。
然后她投身硬件制造,搞了個手語翻譯手套。
不過大家也知道,騰訊某圖早就可以通過軟件算法,實現類似功能。
再后來,她又投身手語區塊鏈...(不太明白這是什么)
直到今年7月21號,張若蘭在微博上一臉憔悴,哽咽著表示:做主播的錢都花完了,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聾啞姑娘
兩年創業
血本無歸
看到這,啟人終于理解為什么有人自費把她送到精神病院了。
那么,是什么讓這姑娘下定決心,獨自一人踏上南下尋找張小龍的旅程呢?
當然是廣大愛看熱鬧的網友的“鼓勵”。
在張若蘭想見張小龍的微博下,風評清一色的“加油”。
后來姑娘表示要去廣州堵張小龍的微博下面,風評依舊是清一色的“加油”。
而且是:他們身家百億,憑什么當你的總監,不過我還是想說,加油若蘭。
明知沒有任何可能,還鼓動姑娘去撞墻。
什么是壞嗶?這就是壞嗶。
你怎么不去微信總部長椅上躺21天?
你知道現在的廣州有多悶熱,畢竟心疼的不是你媽。
有人可能會說:姑娘就沒有想見張小龍的權利嗎?大家支持她,難道也不行?
請注意:姑娘想見誰,是她的權利。但反過來說,張小龍也有不想見她的權利。
網友們所謂的支持,需要負責嗎?
不,不需要。
那根本不是支持,是慫恿。
看過《讓子彈飛》的人,肯定會對里面小六被人誣陷吃兩碗粉的場景印象深刻。
小六說自己只吃了一碗,別人說他吃了兩碗卻只給一碗錢。如何能證明他只吃一碗呢?
他決定剖腹,以死自證清白。
在刀插入肚子那一瞬,小六痛苦極了。
但是圍觀的人都在鼓勵小六:六爺太勇敢了,再插得深一點,讓他們看看到底是幾碗!
小六強忍著痛苦,拉出一碗米粉,死了。看到這里,壞人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圍觀的人反而散了。
人命出了,結果有了,就夠了。
這就是互聯網的真實寫照。
啟人不敢輕易下定論這聾啞女孩到底是真瘋還是炒作。
但我知道,在她微博下“加油吶喊”的網友,絕對功不可沒。
主播玩輿論,輿論推主播
IT前沿官方微信公眾賬號
愛科技,愛這里。
“掃一掃”二維碼來關注IT前沿,或者微信搜索“IT前沿”并關注。
▲移動客戶端用戶:點擊二維碼圖片并保存到手機,然后使用微信的掃一掃功能,選擇相冊,找到此二維碼即可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