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爹!子公司業務造假埋坑 這家央企最慘結果可能是退市

最近上交所一紙問詢函讓航天通信連吃3個跌停,不過17日晚公司稱,子公司違規對外擔保合同已解除,航天通信開盤跌停后反彈,收盤漲幅為5.1%,股價報收9.96元/股。
看起來,航天通信躲過了一次危機,但其背后隱藏的一連串問題仍待解決。航天通信是央企航天科工的下屬公司,2019年半年報卻突然業績變臉,同時其子公司智慧海派上演“連環炸”,不光涉嫌財務造假、工廠倒閉關停,實控人鄒永杭還涉嫌合同詐騙被逮捕。陰影籠罩之下,央企的光環還能保佑航天通信的10萬股民嗎?
子公司違規向關聯方擔保一年半 航天通信稱毫不知情
2019年10月15日,航天通信對外披露了《關于對外擔保核查情況的公告》,經核查,航天通信發現公司下屬子公司智慧海派存在未履行審批程序提供對外擔保的情況,智慧海派為本公司控股股東航天科工的孫公司深圳航天提供了最高額36,000萬美元和800萬美元債權的擔保。
2019年10月17日,航天通信發布公告稱,上述違規擔保合同已解除。智慧海派(保證人)與深圳航天(債權人)分別簽訂了兩份《解除合同》(分別解除最高額36,000萬美元和800萬美元債權對應的擔保合同),雙方一致同意解除原擔保合同,原擔保合同的條款自簽訂之日起即對雙方不產生任何效力。
根據公告,智慧海派是于2018年5月簽訂的違規擔保合同,時至今日已有一年半的時間,但航天通信卻在公告中稱:“公司嚴禁合并報表范圍內企業提供任何形式的對外擔保,但智慧海派未履行內部審批及相關審議程序,擅自對外提供上述債權擔保,公司對此并不知情。”
智慧海派上演“連環炸” 鄒永杭涉嫌合同詐騙被逮捕
10月14日,上交所一紙問詢函讓航天通信連吃3個跌停,其子公司智慧海派上演“連環炸”,不光涉嫌財務造假、工廠倒閉關停,實控人鄒永杭還涉嫌合同詐騙被逮捕。
連續3年收年報問詢函。上交所于2015-2017年連續三年對航天信息年度報告發出事后審核問詢函,并于2018年再次發出監管工作函,核查智慧海派業績真實性風險。
今年6月,航天通信曾因會計差錯受上交所通報批評。經查明,2016-2017 年,公司子公司智慧海派對與供應鏈相關的業務收入未按規定以凈額法進行列報等問題,導致公司 2016 年年度報告和2017年第一季度報告、半年度報告、第三季度報告中的營業收入、營業成本、應收賬款等多個科目數據出現會計差錯。因此,上交所對航天通信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有關責任人予以通報批評的決定。
今年8月,航天通信還披露了深圳海派通訊拖欠大額貨款。深圳海派通訊仍拖欠超微通通訊貨款共3.60億。根據法院的裁定,查封、扣押、凍結深圳海派通訊名下價值1.30億財產,智慧海派名下價值 3.17億財產。
截至目前,智慧海派應收款項出現大額逾期情況,應收賬款57.04億,逾期金額44.59億,占應收賬款總額78.17%,資金鏈斷裂問題嚴重。而海派通訊日前發布的《告知書》顯示,深圳市海派通訊科技有限公司龍華分公司觀瀾生產基地于11月15日關閉,自10月14日起基地全員正式停工。
10月14日,公司公告披露,鄒永杭涉嫌合同詐騙被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鄒永杭是智慧海派實控人,持股31.6%。值得關注的是,早在今年9月,智慧海派法人就發生了變更,鄒永杭不再擔任董事長一職,由王群接替。
不僅如此,鄒永杭張奕夫婦所持全部公司股份被凍結。鄒永杭張奕夫婦合計持股航天通信9.5%股份,是航天信息第二大股東。10月17日,公司公告稱,鄒永杭所持有的公司全部有限售條件流通股4235.7萬股被江西省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司法輪候凍結,鄒永杭所持公司全部股份已被四輪司法輪候凍結,累計被凍結股數為1.69億股;張奕所持有的有限售條件流通股312.7萬股被江西省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司法凍結,凍結起始日為2019年10月15日,凍結期限三年。
被子公司拖累 航天通信應收賬款68億陷財務危機
2019年以來智慧海派出現應收賬款大額逾期、銀行債務違約、資金鏈斷裂等重大風險,同時公司在核查時發現智慧海派原總經理涉嫌利用虛假業績掩蓋實際虧損,智慧海派存在以前年度業績虛假的情形。這些問題無一不會對航天通信產生嚴重的影響。
首先,智慧海派出現的上述風險事項可能會傳導至公司,截至目前公司為智慧海派借款提供擔保4.5億,若智慧海派借款到期后無力償還,公司將承擔擔保責任;公司另有向智慧海派提供內部借款8.13億,對智慧海派業務往來應收款2.09億,存在無法收回的風險。
其次,由于智慧海派存在業績虛假的情形,根據中介機構對智慧海派核查的結果,本公司須對前期會計差錯進行更正,對前期報表進行重述,由此可能會導致公司前期業績虧損,并存在暫停上市或終止上市的風險。
2015年,航天通信以10.56億并購了智慧海派51%的股權,并形成商譽7.57億。之后2016年將其納入合并報表范圍,此后就成為了航天通信的重要利潤來源。
智慧海派的并表成功挽救了航天通信的業績,其2016-2018年凈利潤分別為3.29億、3.56億和4.03億,分別占公司合并報表凈利潤的133.51%、142.95%和106.17%。航天通信近年來凈利潤走勢圖顯示,并購智慧海派后,航天通信業績大幅回暖。不過值得深究的是,3年承諾期剛過,航天通信2019年半年報就業績變臉。2019年上半年,航天通信實現營收23.44億,同比下降57.50%;歸母凈利潤為虧損7271萬,扣非凈利潤虧損高達2.44億。
航天通信稱2019年半年報的虧損是因為智慧海派智能移動終端市場需求有所下降,訂單減少;同時智慧海派報告期內應收賬款大額逾期,資金緊張,投入不足,出貨量下降。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主業移動智能終端出貨量下降,收入下降;另一方面是智慧海派期末較大額度應收賬款未收回,相應計提減值損失,減少利潤。
在2012至2015年航天通信未并表之前,公司的應收賬款始終維持在12-14億之間,但公司在并購智慧海派之后,應收賬款大幅增加。2015年到2018年,公司的應收賬款金額分別為12.51億、40.14億、69.55億和93.92億,截至2019年6月30日,航天通信的應收賬款為68.15億。
藍鯨紅岸風險挖掘系統顯示,航天通信自2015年以來就暗藏財務危機風險,2018年更是達到黃色關注級別,財務危機得分為35.819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