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失利的三星電子何處去?

曾有人戲言,韓國人的一生中有無法避免的三樣東西:死亡、稅收和三星。
而三星電子作為三星最為知名的子公司,撐起了三星營收的半片天。智能手機、面板、半導體、家電等,凡是三星電子深涉的領域,規模都邁入了全球前三的隊列。
不過,三星電子的近況并不太平。根據三星電子發布的財報,2019年第二季度三星電子的營業利潤僅為6.6萬億韓元,同比下跌了55.6%,慘遭“腰斬”;三大支柱產業中,半導體利潤同比大幅下降71%,IT和移動通信業務下降41.6%。
由于芯片價格的持續下跌,全球最大存儲芯片和智能手機制造商三星電子在第三季度的運營利潤可能會同比暴跌60.2%。
近些年來,三星在智能手機業務上接連失利,市場份額一失再失。2019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三星電子IT和移動通信業務的凈利潤下降了41.6%。在中國,三星手機已經失去了“話語權”。
2016年8月3日,Galaxy Note 7手機全球首發,由于手機電池的設計存在缺陷,一度被包括中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在內的多國航空公司下達“封殺令”:禁止攜帶Note 7,甚至任何三星手機乘坐飛機。三星在召回問題上“區別對待”,唯獨不予召回售往中國的Note 7手機,此舉受到中國用戶的質疑。
在半導體代工的業務上,三星也被老對手臺積電遠遠甩在身后。在今年半導體行業不景氣的大環境下,臺積電憑借著7nm工藝上的優勢,依然接單接到手軟。而根據此前媒體報導,臺積電目前的7nm產能已經滿載,導致新客戶訂單的交付期大幅度延長,從原本的2個月變成了現在的6個月。目前,市場上能夠提供7nm產能的就只有臺積電和三星,不過三星在7nm工藝方面負面信息頻出,似乎距離大規模出貨可能越來越遠。
三星面板的市場份額是無可撼動的全球第一。但受制于終端的智能手機及彩電行業銷量走低,三星的面板業務營收和利潤隨之下行,2019年第一季度,面板業務甚至出現5600億韓元的虧損。不僅僅是三星,一場全球面板業的“寒冬”正在來臨。
8月29日,三星實際掌門人、現任三星電子董事長李在镕的干政賄賂案在韓進行了最終審判。
內憂外患之下,三星電子還“撐”得下去嗎?
要認清的事實是,即使遇到了利潤暴跌的狀況,但三星依然在不少領域處于全球領先的位置,特別是手機業務重返中國市場的策略。這對于國內本土手機廠商來說,應該要引起更多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