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上半年營收4013億元,面臨困難卻充滿信心

2019年7月30日,華為在深圳發布了2019年上半年度業績。2019年上半年,華為銷售收入為4013億元人民幣。華為公司董事長梁華對華為取得的業績、經營狀況、5G商用、消費者業務和未來發展進行了現場演講。華為為何能夠取得如此突出的業績?為何梁華認為華為依然面臨困難,卻又充滿了信心? 華為公司董事長梁華表示,華為2019年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401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3.2%,凈利潤率8.7%。眾所周知,華為在2019年上半年經歷一段“特殊時期”,但此期間,華為業務運作平穩,組織穩定、管理有效,各項財務指標良好,穩健經營。 在全部收入中,運營商業務收入1465億元。除了智能計算業務受到了影響外,無線網絡、光傳輸、數據通信、IT等生產發貨情況總體平穩。而在日前爭奪日趨激烈的5G方面,華為已獲得了50個5G商用合同,累計發貨超過15萬個基站。 在企業業務中收入316億元,華為不斷強化云、AI、企業園區、數據中心、物聯網、智能計算等ICT技術和解決方案,持續獲得政府及公共事業、金融、交通、能源、汽車等行業客戶的信任。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的消費者業務,收入達到了驚人的2208億元。這當中,華為和榮耀手機貢獻了絕大部分。要知道2019年上半年,華為智能手機發貨量(含榮耀)達到1.18億臺,同比增長24%;平板、PC、可穿戴設備發貨量也實現了快速增長。全場景智慧生態能力建設初具規模,華為終端云服務生態全球注冊開發者已超過80萬,匯聚了全球5億用戶。 據筆者觀察,其實華為消費者業務能夠如此突出,與華為在專利和市場份額方面的優勢有著巨大關系。據2019年中國市場營銷國際學術年會暨中國創造展主論壇活動上首次發布的一份中國企業專利500強榜單中,華為傲居榜首,專利實力更是得到了滿分100分。而榜單中其他手機公司唯一上榜的就是小米,以90.93分排在第16位。其實,中國企業專利的數量、同族度和專利度等都能反映出科技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只有擁有了這些核心專利才能立足當今世界,放眼全球與未來。 與此同時,在市場份額方面華為開始出現“霸屏”情況。據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最新報告顯示,Q2華為在國內的市場占有率達到38%,出貨量為3730萬臺,同比增長31%;OPPO出貨量同比下降18%至1790萬臺,vivo下降19%至1710萬臺,小米下降20%至1150萬臺,蘋果下降14%至570萬臺。 華為開始呈現出“霸屏”態勢,這對于手機行業來說,是好是壞很難講,只能說華為借助“內因和外力”已經成功俘獲了消費者的心。不過換個角度想,OPPO、vivo和小米也不用過于悲觀,出貨量的暫時下跌為后續的發力提供了增長空間,三家需要做的是在產品、技術和專利方面加大投入與不斷深耕,盡快迎頭趕上。 盡管華為目前看上去風生水起,但是華為公司董事長梁華也表示,五月份之前,華為收入增長較快,‘實體清單’之后,因為存在市場慣性,也取得了增長。華為面臨的困難依然很大,這些困難可能會暫時影響前進節奏。華為需要投入非常大的人力物力進行版本切換、供應連續性管理、保障對全球客戶的交付等,這些都可能對華為未來的經營業績造成影響。 顯然,華為還需要繼續“補洞”。除運營商業務外,華為未來重點是在消費者業務上“補洞”,盡管消費者業務給華為帶來巨大營收,但對于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和榮耀CEO趙明來說,任務重大前路漫漫。按照華為公司董事長梁華的話說,仍然要為“求生存”而奮斗。 筆者認為:經歷與見證ICT行業的蓬勃發展,華為數字化、智能化的轉型和啟動,預示著華為可以看到并開拓眼前巨大的市場空間;外部壓力越大,華為的彈性和潛力也將釋放的更加徹底,全球客戶與合作伙伴對華為的信任,激勵和催化了華為的動力,華為信心倍增的同時,相信會以更加不同的面貌出現在世人面前。 正如梁華所說,華為對未來充滿信心,會持續投資未來。計劃2019年研發投入1200億人民幣,相信在克服短期困難和挑戰以后,華為會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