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 2019智慧醫療產業大會智慧健康專場隆重舉辦

9月11-12日,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OFweek維科網承辦的“OFweek2019中國智慧醫療產業大會”在深圳會展中心成功舉辦。兩天期間共舉辦四個專場活動,其中“智慧健康專場”于12日上午舉行。
國際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講座教授張元亭,汕頭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主任、教授方強,深圳市攜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云鈺,浙江荷清柔性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產品策劃部高級經理黨邵昆,深圳中興網信科技有限公司醫療事業部總經理黃文財,以及蘇州大學機電學院院長孫立寧帶來精彩的演講,會議現場觀眾座無虛席,氣氛熱烈。
張元亭:從智能傳感技術到智慧醫療健康
國際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講座教授張元亭
在非傳染性疾病當中,心血管疾病、癌癥、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名列前四,其中心血管疾病對人類健康的威脅最大。國際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講座教授張元亭院士表示,在12個危險因素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程度中,高血壓占了超過20%,高血壓控制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重中之重。
健康工程是21世紀科學工程技術領域的重大挑戰之一,張元亭提倡健康工程是以提高人類健康水平為目的,以重大疾病早預測、早預防、早診斷、早干預、早康復的創新技術為研究方案,以P-健康為核心指導思想,從分子、細胞、器官到系統的生物層次中多個尺度的跨學科交叉融合的新型研究學科。
方強:人工智能如何賦能康復醫療
汕頭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主任、教授方強
我國康復醫療起步很晚,大約在20世紀80年代初,才提出發展需求,形成預防、保健、治療、康復為一體的醫學模式。新一代醫療技術產品是不同技術的結合,并且跨越了醫療器械、醫藥產品或人體組織等傳統醫療產品之間的界線。汕頭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主任、教授方強表示,AI可以幫助醫生提供更好的臨床決策,AI系統從大量患者群體中提取有用信息,可以對健康風險進行評估和預警,對健康趨勢進行預測和推斷,AI具有學習和自我糾正能力,可以根據反饋提高其準確性。
對于未來的展望,方強教授相信,AI+康復醫療是康復醫學發展的必然方向,人工智能可以幫助康復醫療從業者以最少的人為干預來有效地完成他們的任務,這是滿足不斷增長的患者需求的關鍵因素。
楊云鈺:智慧醫療在基層的實踐探索
深圳市攜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云鈺
當前的智慧醫療,并沒有真正地解決基層問題,比如所謂的自助式設備,其實并沒有做到真正的“自助”,患者使用的時候依然需要護士或者醫生協助。不切實際、不顧基層真正需要、不考慮基層實際情況以及不能持續跟進優化服務,是當前智慧醫療的重點問題。深圳市攜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云鈺表示,我國基層醫療機構能力依然存在“硬件不硬,軟件太軟”的問題,設備設施落后,信息化混亂甚至空白,基層醫療機構公衛健管服務任重而道遠。
為解決基層醫療機構能力不足的問題,攜康網絡科技推出了“以人為本、滿足功能定位、確實解決問題”的智慧醫療方案,通過打造健康檔案區域醫療信息平臺,利用最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實現患者與醫務人員、醫療機構、醫療設備之間的互動,逐步達到信息化。
黨邵昆:柔性電子技術在智慧醫療領域的應用
浙江荷清柔性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產品策劃部高級經理黨邵昆
中國65歲及以上老人所占比重已經接近10%,高于老齡化社會標準的7%,人口老齡化嚴重、慢性病患病率上升并且防控壓力大,中國醫療負擔逐漸加大,浙江荷清柔性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產品策劃部高級經理黨邵昆表示,中國需要更具創新性以技術驅動的醫療服務體系,有效的多維度具體行為方案將是未來慢病管理方案的核心發展方向。
隨著運動手環類智能硬件興起、引發行業內其它產品火熱銷售。目前,醫療健康智能硬件用戶量不足1% ,當用戶市場認知由量變轉為質變時,醫療健康智能硬件行業將迎來熱潮。柔性電子特有優勢賦能眾多領域,尤其是醫療領域,柔性電子技術可以為智慧醫療提供助力。
黃文財:中興網信健康大數據驅動大健康產業發展實踐
深圳中興網信科技有限公司醫療事業部總經理黃文財
實時數據只是疾病診斷和治療中的一部分,利用長期數據可以更加準確的發現疾病、管理健康,我們需要收集大數據來助力疾病的篩查與防范,如何搜集和利用數據十分重要。深圳中興網信科技有限公司醫療事業部總經理黃文財表示,中興網信利用人工智能搭建健康醫療大數據治理平臺,深挖大數據,真正做到“喚醒數據、點數成金”。
以“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健康云平臺”、“家庭醫生”、“醫聯體平臺”及“健康物聯終端”等為主打產品,累計在全國完成了10多個城市的智慧醫療體系設計和建設,并率先通過打造“健康數據驅動產業運營”的運營生態體系,中興網信在促進健康產業發展的同時,提升了健康服務的水平和群眾的滿意度,帶來了智慧健康體系的可持續性發展。
孫立寧:AI+5G促進智能醫療健康創新發展
蘇州大學機電學院院長孫立寧
中國是世界唯一老年人口過1億的國家,年增長約3.4%,超過歐洲老年人總和,也超過巴西、俄羅斯、日本、印尼等國家人口總數,每年凈增600萬左右,80歲以上高齡老人已經超過2000萬。跑步進入老齡化社會,面臨“未富先老”和“未備先老”雙重挑戰。蘇州大學機電學院院長孫立寧院長表示,當今醫療健康產業發展擁有很多機遇,首先是醫學科學研究本身的深度和廣度在不斷拓展,其次是多學科的交叉滲透融合日益廣泛,新的防治技術手段不斷出現,新技術的出現也助力推動醫學向新的方向發展。
從全球范圍來看,現有的醫療衛生服務模式已不能適應時代需求,以人為中心解決人類自身健康的問題,已成為新一輪醫療器械科技革命的重要朝向。孫立寧院長表示,機器人、微納、3D信息、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交叉融合改變醫療健康模式,讓醫療健康更加智能化、精準化、網絡化,形成了巨大的產業。而5G的出現,將會為醫療健康產業提供很大的助力,并且當前已經有了成功的實踐案例。
在觀眾一片熱烈的掌聲中,“OFweek2019中國智慧醫療產業大會——智慧健康專場”正式落下帷幕。
關于OFweek維科網:中國高科技行業門戶,現擁有行業會員1,000萬余名,及時報道行業動態及大事件,提供行業會員全面的資訊、深入的技術和管理資源,舉辦各類線下、線上行業活動,并為高科技行業企業提供品牌推廣、會議展覽、產業研究、人才獵頭培訓、科技成果轉化招商引資、產業園區,產城運營,產業基金、電商等整體和專業的服務。
關于WAIE:OFweek維科網運營的展會品牌,WAIE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世智展),涵蓋AI人工智能、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能汽車、智能安防、智能制造、物聯網及5G等領域,已在上海舉辦兩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