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如何改變三大運營商?

2022-07-24 Tony -->我的極刻
瀏覽

你印象中的運營商能干什么,辦理手機套餐、寬帶套餐以及固話套餐?

傳統意義上,運營商指提供網絡服務的供應商,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然而,隨著國內寬帶與數據服務的普及,運營商紛紛陷入用戶增長瓶頸。反映在資本市場,就是股價持續下滑,市盈率長期偏低。

為了扭轉投資人對電信行業的固有認知,本月初,三大運營商董事長共同面對投資人,“交底”企業的策略和發展前景。交流活動以“擁抱數字經濟新藍海,共話電信行業新未來”為主題,在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云網一體化、算力網絡、數字化轉型領域講述了全新的資本故事,為投資者描繪了未來運營商業務高速增長的美好藍圖。

憑什么估值這么低?

對于傳統三大電信運營商來說,商業模式主要為電信基礎服務,包括流量、電話、短信、寬帶網絡等等。

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 2021 年底,我國移動電話用戶規模 16.43 億戶,人口普及率升至 116.3 部/百人,高于全球的 104.3 部/百人。由此可見,我國移動電話用戶數量已經達到增長瓶頸。平均一位中國人擁有 1.16 張手機卡,增長前景十分有限。

寬帶業務方面,截至 2021 年底,我國 100Mbps 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寬帶用戶達 4.98 億戶,在寬帶用戶中占比升至 93%,比上年末提高 3.1 個百分點。寬帶一般以家庭為單位,很少有人家會裝兩條及以上寬帶。2021 年中國統計年鑒全國共有 49416 萬戶,由此可見,我國家庭寬帶普及率已達到 100.8 條/百戶。

中國人口總共就這么多,出生率還在逐年下降,短期內不會有太多新用戶出現。三大運營商也只能相互內卷,想辦法爭搶用戶。以流量、電話、寬帶等數據來看,三大運營商均沒有太大前景。因此,資本市場對三大運營商前景并不看好。

截止 7 月 18 日,中國電信動態市盈率為 11.81,中國移動動態市盈率為 12.34,中國聯通動態市盈率為 12.97。總的來說,三大運營商動態市盈率在 11%-13% 之間,遠低于數字經濟平均水平。

烏龜量化數字經濟的市盈率 PRPB 走勢圖顯示,行業市盈率中位數在 40 上下,加權最高市盈率最高可達 64.31。

市盈率,全稱 Price-to-Earnings Ratio,縮寫 P/E 或 PER,核心含義為股票價格除以每股收益。其經濟學含義為“按當前的每股收益分紅,以當前股價買股票多少年以后才能收回投資成本”。

通俗地說,多少倍市盈率就是多少年可以收回投資的本錢。一般來說,30 倍市盈率是合理估值區間,意味著 3.3% 的年化收益率。而運營商們目前 11%-13% 的動態市盈率,屬于典型的低估值區間,意味著投資者不看好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國水電煤氣屬于基礎設施類行業,一般由國企把持,帶有一定公益性質,盈利長期處于較低區間。可即使如此,水電煤氣等行業市盈率也高于運營商。全國水務行業上市公司市盈率中位數為 16,火電行業市盈率中位數 13,燃氣行業市盈率中位數為 19,均高于運營商市盈率中位數。

顯而易見,運營商被投資者們歸入水電煤氣行業,且屬于估值最低的那一種。可事實上,運營商們承擔了我國萬千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任,在云計算、IDC、大數據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以市盈率來衡量,三大運營商估值都被嚴重低估。

數字經濟有何魔力?

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主要經濟形態,預計到 2025 年,我國數字經濟占 GDP 比重從 2021 年的 39.8% 提升到 50% 以上,其中信息服務市場規模從 2021 年的 12.5 萬億元增長到 22.8 萬億元。

▲“東數西算”工程

運營商們,瞄準的正是數字經濟產業鏈。以中國電信為例,決心加快以“云網融合”為核心特征的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承接“東數西算”工程。

在“云”端,中國電信按照國家一體化大數據中心樞紐節點的建設要求,進一步完善“2+4+31+X+O”的云和大數據中心布局,建設梯次分布、云邊協同、多種技術融合、綠色集約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

▲數字鄉村案例

在數字生活服務領域,中國電信推出了智慧社區、數字鄉村等融合產品,鋪設農村信息高速公路,為彌合城鄉數字鴻溝、助力鄉村振興貢獻力量。目前,中國電信在全國累計建設 1200 個數字鄉村試點區縣,1 萬個示范鄉鎮,10 萬個示范村。

在上海,中國電信發布公共算力服務,打造新型算力生態體系,助力城市數字化轉型。

具體而言,上海電信將攜手上海超算中心,參與公共算力平臺的運營,為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提供公共服務和功能支撐;在人工智能科研創新領域,上海電信將與復旦大學一起,圍繞加速創新應用落地推廣、算力網絡關鍵技術研究和人工智能人才合作培養等方面開展合作。

除此之外,中國電信數字化轉型幫助中小企業節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在湖南,立信彩印有限公司通過云鏑生產報工系統梳理車間生產流程、追溯生產數據;在廣東,巴黎貝甜通過精斗云進銷存系統完成商品出庫等精細化庫存管理,無需人力監控,平臺便可自動監測煙感、用氣的異常情況。

上能建設大數據中心,下能協助中小企業紓困,以中國電信為代表的運營商們在數字經濟時代發揮了異乎尋常的作用。某種程度上,數字轉型時期運營商的作用不可替代。沒有運營商們辛勤地建設數據中心,提供算力服務與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方案,中國數字化轉型進程也不會如此迅速。

當然,在擁抱數字經濟過程中,運營商的業務發展也得到快速提升。據介紹,數字經濟帶來的增長已經成為運營商增量收入的主要組成部分。隨著運營商們加快向數字經濟的挺進,電信產業價值也將得到重塑與提升。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能看到運營商股票市盈率持續上升,恢復到數字經濟企業的平均水平。

圖源:通信信息報、中國電信、東方財富、pixabay

原文標題:數字經濟如何改變三大運營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