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計算未來十年:將實現數百個量子比特相干操縱

2021-04-28 歐陽倩 -->C114通信網
瀏覽

C114訊 4月27日消息(余予)安徽省作為我國量子科技發展的先行城市,高度重視量子科技產業發展,在量子科技領域取得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科研成果。“十四五”將加快建設量子科技創新成果策源地和產業發展集聚區,形成量子科技產業創新鏈,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量子中心”。

隨著“量子”領域創新的不斷突破,來自合肥的“量子”之力正在加速集聚。如今,被稱為“量子大道”的合肥高新區云飛路,聚集了20多家量子科技企業,孕育了我國首家量子上市企業,正在啟動的“量子鑄盾行動”,將為100個城市提供量子安全組網方案,被稱之為合肥“量子策源地”。

據安徽日報報道,由合肥市人民政府“科學的今天,人類的未來”科技沙龍于昨日下午在安徽舉辦,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等多位專家學者、黨政部門及企業負責人赴會,圍繞“量子”核心話題,智慧碰撞,指點未來。

“利用萬億次經典計算機分解300位的大數,需15萬年。利用萬億次量子計算機,只需1秒。”潘建偉表示。去年,潘建偉等人成功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實現了具有實用前景的“高斯玻色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

據報道,為向“量子”借力,潘建偉及其團隊不忘初心,砥礪奮進。2001年,潘建偉在中科院和有關科教主管部門支持下,開始在中國科技大學組建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實驗室。

“安徽省、合肥市累計投入46億元,用于量子創新研究科研、基礎設施建設和人才培養。”潘建偉介紹,目前量子創新研究院正在按照國家實驗室的體制機制運行,初步凝聚了來自中國科技大學、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深圳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全國相關優勢力量。近些年,我省尤其是合肥市,既給政策,又給“銀子”,全力以赴為“量子”創新發展賦能。

潘建偉稱,未來5年至10年,可以實現數百個量子比特的相干操縱,解決若干超級計算機無法勝任的具有重大實用價值的問題,如量子化學、新材料設計、優化算法等;未來15年至20年,將研發具備基本功能的通用量子計算原型機,可探索對密碼分析、大數據分析等的應用。

作者:余予 來源:C114通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