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手機產業全景圖譜》(附發展現狀、5G手機發展、發展趨勢等)

截至目前全球手機產業發展已經逐步從功能驅動市場→性能驅動市場→智能驅動發展,至2020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2.92億部,其中中國市場智能手機出貨量為2.96億部,占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22.91%。
2020年5G基站加速建設,開啟5G商用元年,5G手機取代4G手機,為手機存量市場更新換代注入新的活力,推動了智能手機變革性的發展。
手機產業邁向智能市場 產能中心向中國轉移
從全球手機行業的發展歷程看,手機市場的階段性變化受到幾個因素影響:一是通訊網絡的代際發展,從1G到4G、5G,直接導致了手機產業在增量市場與存量市場之間切換;二是手機產品的變化發展,這種發展由大哥大到功能機、功能機到智能機的顛覆式變革,也有像素、屏幕優化等升級式發展。
因此,手機行業在不同時期,市場增長點也不同,從最初的功能驅動型市場發展到性能驅動型市場,并進一步要發展到智能型市場。2020年以來,隨著5G商用化的發展,中國手機進入由5G替代4G手機的存量替換時期。
從全球來看,全球手機產業鏈主要分布在美國、韓國、日本、中國等地,其中,美國以品牌和技術為核心,韓國和日本以核心零部件和技術為優勢,中國是全球手機產業鏈最為完善的市場。
全球手機產業轉移路徑第一階段是從美國、韓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向中國轉移,主要是由于相對發達國家,中國的勞動力成本較低,并且勞動力供應充足;
其二,中國的需求市場也較大,綜合考慮生產銷售各環節,直接將產能規劃在中國可以實現利潤最大化;
第三,將組裝、非核心部件轉移到其他國家,本土國家集中人力、資本進行創新研發助推企業可持續發展。
手機制造產業鏈分析 上游芯片議價能力強
根據手機的構成情況,手機終端產業鏈從上游到下游主要包括幾個環節:上游手機芯片設計和制造,操作存儲系統開發、零部件生產。中游手機產品的代工、生產及下游不同渠道手機產品的銷售及后端手機的維修、回購等延伸交易價值鏈。
從行業的角度來看,該產業鏈上游半導體、PCB、顯示屏、電池等是手機生產中重要的原材料和配件,長期以來手機芯片主要依賴高通等芯片的進口,但是2018年貿易戰芯片“卡脖子”技術制約了行業的發展,手機產業鏈中上游芯片的議價能力強。而以華為海思為代表的中國芯片企業逆勢發展,逐步彌補我國手機芯片領域的不足。
手機出貨量下降,5G手機增加存量替換空間
(一)2016年以后中國手機出貨量逐年減少
中國信通院公布數據顯示,2012-2020年我國手機出貨量呈波動變化,2016年以后,中國手機出貨量逐年減少,國產手機出貨量與整體市場同步變化。具體看,至2020年我國手機出貨量為3.08億部,其中國產手機品牌出貨量為2.7億部,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87.66%。
智能手機是現階段手機上市新機型的主要產品。從歷年手機上市新機型看,2012年以來,我國每年手機新上市機型逐年大規模減少,2020年全年中國市場手機上市累計機型462款,其中國產品牌手機上市新機型累計413款,占同期手機上市新機型數量的89.4%。
(二)智能手機用戶規模增加,出貨量下降
1、智能手機用戶不斷增加
從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看,2018-2020年全球智能手機用戶數不斷增加,《2020全球移動市場報告》最新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智能手機活躍用戶將達34.83億,其中來自中國的用戶將占據超過四分之一,約占全球總人口的45%。預測至2023年全球智能手機活躍用戶將超過40億戶。
從智能手機活躍用戶的地區分布看,2020年泛太平洋地區智能手機用戶規模集中,用戶總數為19.24億戶,占全球用戶總數的55.24%。未來得益于這些地區智能手機普及率提高和移動互聯網基礎設施的改善。中南亞、撒哈拉以南非洲、東南亞和拉丁美洲等新興地區將引領這一增長。
從中國智能手機用戶規模看,在政策和技術的推動下,中國手機產業雖然起步較晚,但是發展迅速,智能手機已經成為是全球智能手機用戶第一大國,2017年,中國智能手機用戶數量超過7億戶,并且呈現出逐年上漲的趨勢。2019年中國智能手機用戶數量達到8.51億戶,2020年將達到8.71億戶。
2、智能手機出貨量明顯減少
據IDC數據顯示,2012-2020年間以2016年為分界點,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趨勢變動,增速逐漸下滑。2016年出貨量最高為14.72億部,2020年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2.922億部,同比下滑5.9%。
與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發展特征同步,隨著中國及全球代表性地區智能手機市場日趨飽和,消費者對智能手機設備的需求放緩。根據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自2016年起,我國智能手機出貨量逐年下滑,2020年全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為2.96億部,同比下滑20.4%。
2021年一季度全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為9618.2萬部,占手機同期出貨量的98.2%。由此可見,現階段手機行業的發展主要以智能手機市場為主。
3、5G為手機行業注入活力
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及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為智能手機的發展提供較大的支持,也為智能手機的更新換代提供了新的需求。2020年國家紛紛出臺政策,積極推進5G手機通訊建設,降低或取消手機流量及漫游等的費用,推動了手機需求的增加,也為手機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助力。
2020年是5G商用元年,為5G手機的市場化發展提供了基礎支持。2020年,國內市場5G手機累計出貨量1.63億部,占當年智能手機出貨量的55.08%,上市新機型累計218款,占比分別為和47.08%。
2021年第一季度,國內市場5G手機出貨量為6984.6萬部,占該階段智能手機出貨量的72.62%,上市新機型64款,占比52.46%。
智能手機廠商競爭加劇,中國企業競爭力提升
(一)全球前5大廠商手機出貨量占比超九成
IDC全球手機跟蹤報告的數據顯示,2020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約12.9億臺,中國華為、小米、vivo三個企業躋身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前五強。其中,三星以2.66億臺的全年出貨量穩居第一,市場份額達到20.6%;蘋果出貨量為2億臺,市場份額達到15.9%,位居第二;華為出貨量為1.89億臺,同比下降21.5%,市場份額為14.6%,位居第三。小米出貨量為1.47億臺,同比增長17.6%,成為了全球前五大廠商中出貨量增幅最大的廠商。
(二)前五大品牌智能手機市場份額逐年提升
中國市場智能手機出貨量集中,排名前五的廠商僅蘋果為非本土企業,華為、vivo、OPPO、小米智能手機出貨量市場份額占比逐年提升。根據IDC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中華為排名第一,市場份額38.3%;其次是vivo和OPPO,市場份額分別為17.7%和17.1%。
(三)各大廠商加快研發,5G市場競爭激烈
2019-2021年,國內以華為、vivo、OPPO、小米為代表的智能手機生產廠商,在國內5G基站加快建設,物聯網加速發展及5G商用的機遇下,加大5G商用手機的研發及投入,密集布局5G手機市場競爭。
個推大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華為5G手機市場份額占比為45.5%,其中華為Mate30 Pro、華為P40 Pro及華為P40機型關注度均較高,領先市場,競爭優勢明顯。
注:①數據統計時間2020.1.1-2020.12.31;②5G手機品牌占有率為2020年5G手機激活終端總數占比。
從各品牌5G手機的發布日期及產品參數看,華為依托海思芯片供給能力在5G手機領域競爭優勢明顯,5G新產品發布時間密集,同時其他國產品牌也紛紛發力,加快推出5G手機新產品。
手機行業發展趨勢分析,圍繞5G手機更新發展
從手機產業的需求、競爭、價格、創新及操作系統使用來看,手機產業呈現不同的發展趨勢。未來手機品牌將向第一陣營品牌穩定,二三陣營變化多端,國產手機以華為、vivo、OPPO、小米為代表的品牌在國內及國際競爭力有望進一步提升;
操作系統方面,將主要呈現以蘋果及Android為代表的兩大系統,中國手機品牌以Android系統為主,受中國手機品牌國際競爭力及市場份額的提升,Android系統將繼續發力;
價格方面或將呈兩極分化走勢,高低并行,滿足手機多功能的拓展及多樣化需求,高端產品價格將持續升高;
產品創新方面,更多曲屏、全面屏、柔性屏手機將會出現,更大尺寸的產品形態在未來的增長速度將超越整體市場的增長。從整體產品形態看,5G手機將會成為產品替換的新驅動力。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手機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