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評羅永浩:創業失敗很正常,東山再起也有萬一

2021-03-02 思甜 新京報
瀏覽

議論風生

認識羅永浩,大概是從看到那個連扇自己幾個耳光的視頻開始。面對星巴克“中杯大杯”的問題,他用這種極端方式,完成了對此種銷售套路的揭露和消解。

作為一位營銷專家,羅永浩身上永遠不缺新聞,砸冰箱、懟房產中介,沒少出風頭,也沒少得罪人。最近,他又以370余萬的欠款,上了“老賴”名單。9月24日,江蘇省丹陽市法院判決,北京錘子數碼科技有限公司10日內,向原告江蘇辰陽電子有限公司支付貨款3705991.6元。由于未履行判決,羅永浩被限制“高消費”。正可謂,區區幾百萬,難倒羅大漢。

“給我時間,我可以讓你們所崇拜的手機品牌都倒閉。”羅永浩曾經的豪言壯語,在錘子手機如同被錘子砸碎的下場中,已聽不到回聲。曾經立下的flag倒了,但羅永浩似乎還是不愿就此躺下。11月3日晚間,羅永浩通過微博回應稱,自己會繼續努力把債務全部還完,哪怕以“賣藝”的方式,但不會放棄錘子科技。

回顧羅永浩的創業史,簡直就是一部“打臉史”。從牛博網到英語培訓學校,從錘子手機到社交軟件聊天寶,再到剛剛被禁網售的電子煙……無一例外的沒能長大成人,甚至有的一出生就夭折,有的干脆胎死腹中。從其經歷中,其實也可以總結出一些規律,比如:如果只是追著風口跑,而沒有堅定的初心和百分百的用心,只能陷入被淘汰的循環。

他創建牛博網時,門戶網站如日中天;他創建英語培訓學校時,新東方的俞敏洪成為勵志典型;他做手機時,國內崛起了華為和小米;他做社交時,全世界都在談社交。但就目前來看,他肯定算不上一個成功的創業者,但似乎沒有哪個創業者比他創過的項目更多。他總是跟著風跑,每一次都跌倒。歸根結底,不能怨風,只能怨自己。

也正因此,做企業就該遵守做企業的規矩,欠債還錢天經地義,這里面沒有情懷可言。正如羅永浩自己所講:“各家債權方一直不斷追討債務,和由此產生的各種訴訟,是他們合情合理合法的正當權利,無可厚非。”

不過,在這個時候,我不贊同給羅永浩“判死刑”。

從法律上來說,他目前得到的處罰僅僅是被限制高消費。他欠的債務,多少屬于公司,多少屬于個人,該于何時還清,如果無法償還會怎樣,在法律上都有著明確的規定。

以輿論參與者的角色,我們應該做的,是批評并提醒他創業中犯下的錯誤和不足,也提醒投資者和消費者謹慎。

什么叫清醒?就是當他人成功時,不盲目追捧。什么叫善良?就是在別人落難時,不去踩一腳。而從羅永浩的回應看,這種表態和承諾還是應該理解和支持的,沒必要給一家正處危機之中的企業再來一棍子,也沒必要把一個熱情不減的創業者打死。

創業失敗很正常,東山再起也有萬一,只要能夠踏實和誠信,我們要給暫時的失敗者以時間,給理想以希望。誰又敢肯定,一個47歲的創業者,就會這么失敗一輩子?羅永浩現在遭遇的,更像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的折疊。

我們今天談著羅永浩,其實何嘗不是在從他的經歷中,汲取為己所用的經驗和教訓;何嘗不是在從看待他的姿態中,找到這個社會的理性和溫度。也正因此,我祝福羅永浩有成功的那一天。因為這個結果于誰都友好,于誰都有益處,而他真的一敗涂地,也必于所有方無益。而即便就這么屢敗屢戰、屢戰屢敗走完一生,也無非是一位充滿爭議的人物,不至于一邊倒地“有毀無譽”吧。

□與歸(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