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移動 5G的孿生兄弟,F5G道行有多深?

新基建問世,吹皺一池春水。
頂層設計的定調,政策的陸續加碼,意味著對應的產業紅利也如期而至。
作為未來數字經濟時代的基礎設施,新基建最具爆發力和現實價值的一環,5G(移動)與F5G(固網)這對網絡技術孿生兄弟,正扮演著推動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排頭兵角色,挑大梁之重任,不言而喻。
無論是醫藥醫療、金融教育,亦或是工業制造、城市交通等領域,用高新技術武裝,加快智能化轉型,在智能化新浪潮中塑造新優勢,已成為了千行百業的同向選擇。
技術的換擋提速,無人化生產的需求旺盛,無形中也對F5G(第五代固網)在帶寬、時延、吞吐量和包丟失率、連接數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從國家數字經濟建設方向來看,為了對沖疫情影響,激發經濟新動能,支撐各領域的創新發展,進行大帶寬、低時延、高可靠性、部署簡單的全光網絡升級,已迫在眉睫。
一、什么是F5G?作為移動 5G的孿生兄弟,F5G道行有多深?
雖然5G已被提到老掉牙,但在5G前面加個F的F5G,卻知之者甚少。
不過當揭開固網正邁入以10G PON、Wi-Fi 6、200G/400G等技術為代表的第五代,也就是所謂的F5G這層概念面紗時,相信很多人對它的認知便豁然開朗了。
說白了,F5G其實就是第五代固定網絡,即光纖寬帶。與前一代固網把光纖連接到家有所不同,這一代的F5G光改升級,帶動的卻是整個國家產業的一次全面升級,是一次國家級的大戰略部署。
雖然相比于移動5G的廣為人知,全光網F5G的知名度則顯得要平淡許多。但情有可原之處在于,人家是2月25日,歐洲電信標準協會(ETSI)才正式成立第五代固定網絡工作組(ETSI ISG F5G),推進標準化工作。
不過幾個月的時間,F5G在全球各大產業的上下游鋪設推進上,便在以一種超乎想象的速度,另辟起一條新型的基礎設施投資“潮涌”賽道。
來自世界銀行的研究報告就顯示,寬帶普及率每提升10%,就能為社會帶來最高1.38%的GDP增幅。更何況在疫情期間,加速5G與F5G的推進與部署,早已成為了各國搶占全球產業競爭制高點,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戰略著力點。對未來數字經濟的發展推動,重要性幾何,可想而知。
實際上,F5G與5G這兩個代表“固網”和“移動網”的最新技術,在場景應用上為互為補充關系,支撐著各行業數字化轉型,推動全社會進入數字化、智能化時代。
F5G往往是面向家庭、企業、工廠、醫院等固定性、大帶寬、低時延和高安全的場景,提供高性能寬帶服務;而5G一般適用于手機、無人機、車聯網等室外或移動應用場景。一般在光纖可達的情況下,一定是優先選擇F5G,因為F5G能帶來更大帶寬、更低時延,和更穩定、更安全、更可靠的網絡特性。
由于這兩者同宗同源,因此也就有了業內人常說的:5G時代看雙網,天上一張,地上一張。
而在技術的應用上,F5G作為5G的孿生兄弟,相比前幾代固定網絡技術,這一代更是在帶寬、聯接容量和用戶體驗,這三大方面擁有十倍級的提升,并在千行百業實現更深度的產業融合。
第一個十倍提升是帶寬,也就是網絡速率的提升。F5G將光纖到戶的百兆速率提升到千兆,也就是1個G的水平,而達到一個樓宇的速率,會達到10G-100G水平,而大型綜合園區則會達到T級別。
第二個十倍提升是連接的終端數量,也就是全光聯接。在全光網絡中,任何設備都可以用光聯起來,這意味著以前的光纖只是到家,現在的F5G能到家庭里的每個房間,每個屋,每個Wi-Fi,在工業場景,它會到達每臺設備。
第三個十倍提升是關于網絡體驗,時延縮短90%。F5G光網絡的時延,可以達到微秒級,也就是毫秒的千分之一。當然,微秒級的時延在帶來更優網絡體驗外,更重要的價值還在于能夠滿足各種各樣的業務場景,匹配更多工業級應用,保證重要業務的可靠性達到99.999%.的工業級水準。
與過去的光纖入戶有所不同,新基建下的F5G,由于具備大帶寬、低時延、泛聯接的特征,不僅可滿足高質量網絡聯接與信息服務新需求,同時在應用上的最大變化就是,將千兆光網從家庭延伸至智慧交通、智能制造、智慧教育等垂直領域,滿足產業互聯網中成百上千臺設備聯動,以及海量數據的微秒級傳輸和高峰值需求。
2019年7月,華為基于對客戶需求的深刻理解,就面向企業市場推出的智簡全光網戰略,重點聚焦在全光園區、全光數據中心、全光傳送三大應用場景,向千行百業提供創新的F5G信息基礎設施解決方案,更大程度地激發產業生態走向應用成熟。
截至2020年上半年,華為全光承載解決方案已應用于158個國家和地區的3800多個客戶,服務政府、能源、交通、教育、醫療等多個行業,在推動F5G新興信息基礎設施的產業應用上,華為顯然做出了積極示范。
12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