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丨新基建的因地制宜:北上廣側重點各不同

前言:
北上廣紛紛出臺了新基建建設行動方案。從整體上看,各地新基建各個領域的發展潛力,都與當地的產業發展基礎、產業支撐能力、區域承接能力和創新發展能力有關。
北上廣建設方案紛紛發布
·5月1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上海市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正式發布,標志著由地方政府主導的城市新基建拉開帷幕。
到2022年,打造全球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標桿城市;形成全球規模最大、種類最全、綜合服務功能最強的大科學設施群雛形;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超大規模城市公共數字底座;構建全球一流的城市智能化終端設施網絡。
·隨后,5月30日,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關于征求《廣州市加快推進數字新基建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征求意見稿)》發布。
到2022年,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信息基礎設施領先城市;構建全球頂尖的智能化“創新型智慧城市”;形成全球跨界融合型“智造名城”;建成全國智慧充電設施的標桿城市。
·6月1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培育壯大新業態新模式促進北京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發布,并給出具體的北京市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
到2022年基本建成具備網絡基礎穩固、數據智能融合、產業生態完善、平臺創新活躍、應用智慧豐富、安全可信可控等特征,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新型基礎設施,對提高城市科技創新活力、經濟發展質量、公共服務水平、社會治理能力形成強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