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生態釜底抽薪,“硬核”搶人從不慫

01生態搶人大戰伊始
上周提到國內外幾個互聯網SaaS生態的正面硬撼已經開始,相比前幾年的年中或后半年啟動,今年的硝煙比往年來的更早一些,2020年2月下旬飛書打響新年第一槍,點爆了躍躍欲試的釘釘、企業微信和Welink。在一片傳統IT服務巨頭財報紛至沓來的歌舞升平中,幾大互聯網廠商已然刀兵相見殺紅眼。自3月初釘釘5.0發布以來,春雷計劃加緊步伐,內部智囊團隊的桌上已經擺滿了國內外巨頭SaaS廠商的生態圖譜,逐一研究生態差異和優劣;飛書同時啟動東南、西南、華北等多地生態伙伴的線上培訓和吸引;華為包括Welink在內的云業務積極展開線上伙伴招募計劃,預計1個月內完成超過300家優質(獲得資質和認證)伙伴入駐,這樣的效率和規模已經顛覆傳統企業IT服務的認知。“伙伴”的三大組成——ISV、系統集成商、渠道商。第一波ISV的爭奪從2019年9月至今依然白熱化,國內SaaS領域內,40多個成熟企業服務賽道中已經率先被騰訊、阿里、飛書掃蕩一遍;拋向系統集成商的橄欖枝也已經伸出,神州數碼分別與華為、阿里、中國移動達成云戰略合作,東軟偏向阿里,中軟青睞華為;依然水生火熱的渠道商群體也已經開始躁動不安,嘗試擁抱互聯網SaaS生態,雖然目前未傳捷報,但作為傳統IT半條命的渠道體系已經有倒向互聯網SaaS生態的趨勢,傳統IT服務供應商引以為傲的渠道模型正在瓦解。在SaaS生態的爭奪中,阿里、騰訊、字節跳動爭先恐后,華為雖然略微落后,但握有王炸——新基建。
02新基建誰都懂,但由硬鎖軟華為有一套
以5G、IOT、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特高壓、新能源、高鐵交通為代表的新基建已經成為政策指導下的新經濟爆發點,圍繞新基建全新信息基礎底座,硬件、軟件都將迎來新的標準、新的游戲規則。
顯然如果按照華為的預測,5G時代帶來多樣化的海量數據,匯聚到云端,需要多樣化的算力,那么傳統云端的X86通用算力的局限性會逐漸暴露,ARM架構的優越性則會體現,那么現在基于X86的SaaS服務架構一定會受到影響。華為云的機會就是押注現在的SaaS生態對未來的未雨綢繆,愿意跟隨華為開創5G云端的新格局。
華為有清晰的業務邊界,聚焦架構創新,處理器研發,開放硬件,軟件開源,使能伙伴。以云為基礎的新信息時代,無法繞過新基建的引導,伴隨國產化、新基建進程的加速,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先硬后軟的產業相繼爆發,華為依托芯片為核心的“硬”生態,將會鎖定“軟”生態,因此才說華為的王炸現在看起來火候未到,但越陳越有威力,華為在SaaS生態中的另類超車也不是不可能。
可能其他互聯網公司還在想怎么籠絡最多的ISV伙伴、搞定最優質的中國SaaS應用,但華為或許想從更核心的架構層、芯片層對應用層實施“釜底抽薪”,任你自來水管鋪的再多,我就搞自來水廠核心過濾,從而每家凈水設備公司都必須統一過濾標準,可能華為的另類思路會給SaaS生態帶來不一樣的模型和角度。
03ToG是2020年的加分題
華為云在鯤鵬生態招募當中除了標準化的扶植計劃和培訓認證體系外,吸引ISV乃至渠道商的更大優勢點——ToG市場。多數SaaS應用對這個市場一直是眼饞有余而觸達不及,但華為這次足夠有誠意,將帶領最優秀的SaaS伙伴直接服務ToG市場客戶。
就像考前劃重點,2020年考云計算,重點在SaaS,SaaS最可能出生態題,解題思路有四種(四大互聯網生態),解答過程中有加分項(ToG),這場考試已經開始,答題時間120分鐘,已經過了30分鐘,各位SaaS同學們請抓緊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