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不及中美,德國網速慢拖累數字經濟發展

2019-08-12 老馬 網易科技報道
瀏覽

 8月12日消息,據wsj報道,隨著制造業和出口這兩大傳統增長引擎的衰退,德國正在尋找新的經濟增長方式。但該國落伍的互聯網卻成為發展瓶頸。

對德國而言,糟糕的在線網絡狀況已成為國家笑料和經濟負擔。根據Speedtest Global Index的數據,德國固定寬帶每月平均連接速度在全球排名第33位,移動網絡速度更是排名第47位。相比之下,美國則分別排在第7位和第37位,中國名列28和44位。

緩慢的網絡速度制約了大片產業的數字化進程,阻礙了對消費者的產品和服務,同時也引起了媒體集團貝塔斯曼等德國企業的陣痛。

貝塔斯曼首席執行官托馬斯·拉貝(Thomas Rabe)表示,“我們的媒體業務強調內容和覆蓋面,以及將覆蓋面貨幣化。如果缺乏技術基礎設施,覆蓋范圍就會縮小,這當然會給我們帶來問題。”

例如,在德國,可每秒處理超過1000MB的千兆網絡連接是很少見的。因此,在大城市之外,播放超高清流媒體視頻可能會時斷時續,畫面有時顯得粗糙。

寬帶連接的平均速度通常只有美國的一半,這也意味著多人游戲變成一場卡頓的娛樂體驗,軟件公司提供云計算服務的能力受到限制,尤其是應用程序的遠程托管服務。在這方面,網絡滯后會是一個重大弊端。

德國基本上錯過了鄰國們10年前部署的光纖寬帶升級,在商界領袖、經濟學家和政界人士看來,這使得迅速推出下一代5G移動互聯網變得尤為緊迫。

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上月表示,政府致力于在未來10年改善數字基礎設施。

與此同時,從德國農村到柏林的初創企業,到處都能感受到網絡條件糟糕帶來的不利影響。要知道,在該高度分散化的經濟體中,許多公司都將總部設在德國農村。

一家保險初創公司的發言人蒂洛·格羅施(Thilo Grosch)說,“我們幾乎每個人都有過糟糕的互聯網連接體驗……太不穩定了,太慢了,也不是到處都能上網。”

格羅施稱,他在之前的工作中常常是在家辦公,因為公司辦公室的網絡無法正常運轉。

據網絡運營商、監管機構、企業高管和行業分析師稱,德國的互聯網困境根源于一系列的因素。

其中包括該國地理區域廣闊;人口分布均勻;數十年來私營部門投資低迷;嚴格的財政規定阻礙了政府對基礎設施的投資。

麥格理研究公司電信分析師蓋伊·佩迪(Guy Peddy)表示,“德國的整個問題在于,德國電信和其他的運營商都缺少光纖到戶戰略。”

2017年,德國聯邦網絡機構表示,用于銅線網絡的矢量化技術還不夠出色,要實現政府的目標,還需要進一步投資部署光纖。同年,德國交通部呼吁,千兆網絡到2025年實現廣泛普及。千兆網絡的下載速度要比銅線網絡的速度快10到20倍。

作為回應,德國電信承諾每年增設多達6萬公里(約合37200英里)的光纜,到2025年實現5G網絡覆蓋德國90%的面積,為那些光纖無法及時觸達的地方提供高速數據傳輸。

批評人士說,德國的行動仍然不夠迅速。

“行動太慢了,”德國安永會計師事務所(Ernst & Young)首席執行官休伯特·巴斯(Hubert Barth)指出,“如果說你在生產力方面是世界一流的水平,那么你在網絡速度上的排名(第33位)就太掉形象了。”(樂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