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號轉網數據凸顯中國移動不得人心,中國聯通或被進一步邊緣化

2019-12-09 余愷威 柏銘007
瀏覽

工信部公布的攜號轉網最新數據顯示,從中國移動轉出的用戶占整體攜號轉網用戶的比例最高,轉入中國聯通的用戶占比最低,這一數據顯示出中國移動由于資費昂貴導致它已失去人心,中國聯通則由于信號差等原因成為最不受歡迎的運營商。

攜號轉網數據凸顯中國移動不得人心,中國聯通或被進一步邊緣化

據工信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止11月26日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的轉出的用戶數占全部用戶數的比例分別是16.3%,57.6%和26.1%,轉入的占比分別是49.3%,28.1%和22.6%。

中國移動不得人心

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有相當多數量的中國移動用戶已開始出現厭棄情緒,導致許多用戶趁攜號轉網政策推出之機選擇逃離中國移動,這提醒著中國移動需要對現有的資費套餐進行改革,以免有更多的用戶隨著未來攜號轉網逐漸變得容易后出現大量用戶逃離。

在4G時代,中國移動一直堅持著延續其高定價的策略,其流量價格曾高達50元/GB。2015年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獲得LTE-FDD牌照,2016年這兩家運營商大幅降低流量費用,其中中國聯通最為激進推出日租卡套餐將4G流量價格降低至1元/500M,隨后中國電信跟進,這推動了流量價格的大幅下降。

2017年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猛推不限流量套餐,進一步推動流量價格的下降。中國移動一開始無動于衷,但是隨著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的移動用戶凈增數快速上升,甚至2017年4月份中國移動出現240多萬4G用戶凈流失,其終于感受到壓力,跟進推出不限流量套餐,但是這并未能有效扭轉趨勢,2018年中國電信的移動用戶凈增數超過了中國移動,終于讓中國移動感覺到市場的變化。

2018年底在天津、海南、湖北、云南、江西5個地區的攜號轉網推出攜號轉網試點,當時試點城市的數據就顯示出不利中國移動的跡象。面對這種情況,中國移動不是從自身找原因,而是制造各種障礙限制用戶轉網,結果導致用戶吐糟不斷,最終中國移動不得不推出超低價的套餐以挽留這些用戶。

從4G時代可以看到,中國移動在營銷戰中處處被動,似乎再無2G、3G時代的活力,大象再也無法跳舞了,反而顯得有點老邁,其資費昂貴,企業暮氣沉沉應該是導致它逐漸失去人心的原因,這幾年中國移動也出現了人才流失的跡象,似乎凸顯出這家企業在時代的變遷中逐漸跟不上趟。

中國聯通或被進一步邊緣化

今年7月份,中國電信的移動用戶數超過中國聯通,至此中國聯通的三大指標均已居于三大運營商之末。7月份的數據顯示,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的移動用戶數分別為9.39億、3.26億、3.24億,4G用戶數分別為7.41億、2.69億、2.42億,固網寬帶用戶數分別為1.78億、1.51億、8368萬,此后中國電信的移動用戶數對中國聯通的領先優勢不斷擴大。

從2G到4G,中國聯通一直都是陪跑,它始終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面對不利的局面,它一直都將原因歸咎于外部原因,而從不在自身找原因,它也曾對攜號轉網寄予厚望,認為攜號轉網推行將有助于它從中國移動分走部分高端客戶,將有助于它改變劣勢。

然而如今攜號轉網的數據顯示,中國聯通的用戶離網意愿僅次于中國移動,強于中國電信;轉網用戶加入中國聯通的意愿最弱。凸顯出無論是聯通現有用戶還是新增用戶,喜歡聯通的比例都是最低的,如果未來寫好轉網全面推行,中國聯通的用戶或許會進一步加速流失,導致中國聯通的在三大運營商中的地位進一步下降。

導致如此結果與中國聯通始終未能改變信號差的口碑有關。其2G網絡覆蓋向來差強人意,如今2G網絡正在退網,3G、4G兩張網絡的覆蓋都未能完全覆蓋全國,信號差的口碑始終伴隨。除此之外,聯通的服務也難以讓客戶滿意,用戶打其客服電話接人工客服往往要等待較長的時間,這都讓用戶對它的印象較差。

柏銘科技認為,三大運營商之間的競爭本來就相當激烈,如今攜號轉網將全面推行,三大運營商對用戶的爭奪必然進一步白熱化,面對市場的變化中國移動需要重拾當年創業的激情與時俱進以迅速適應市場的變化,否則攜號轉網的全面推行可能會進一步加劇其用戶流失;對于中國聯通來說,其需要完善網絡覆蓋,至少不能比中國電信差,否則信號差的口碑延續下去,攜號轉網的推行將導致它本來就已處于劣勢的移動用戶數將進一步減少,在三大運營商中被進一步邊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