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通信詹翊春 解讀5G規模商用的挑戰與發展

2019年11月26日下午,在常州市人民政府指導下,由常州市金壇區人民政府主辦,中國高科技行業門戶OFweek維科網承辦的“2019新一代移動通信產業發展高層論壇暨深圳5G應用與產業創新發展研討會”圓滿落幕。其中,烽火通信網絡產出線需求規劃總監詹翊春帶來《5G規模商用挑戰與發展》主題演講。
烽火通信網絡產出線需求規劃總監詹翊春
圖片來源:OFweek維科網
5G發展與挑戰
詹翊春首先介紹了目前5G的發展情況。目前來自109個國家的328個運營商對5G產業進行了投資,而在11月1日我國三大運營商正式宣布商用5G后,全球正式推出商用5G的運營商突破50家。這50家運營商主要分布在亞太、歐洲、美洲、中東和非洲。而5G終端的發展也非常快速,到11月中旬已經有72個供應商發布了183款5G終端,其中42款已經實現了規模商用。
詹翊春認為,5G商用的流程應該分“三步走”,即政策、業務、商業。2018-2019年處在政策驅動期,這個階段以韓美中為引領,通過政策主導、技術推動、需求探索來為整個5G產業的發展鋪路。預計明年開始,日本、歐洲會根據業務需求來推動5G商用,比如日本即將舉辦2022年的夏季奧運會,歐洲的運營商也在慢慢引入相關產業。第三階段5G浪潮可能會在2021年通過亞非拉建設高峰推動,那時候不再是依靠政策或者技術來驅動,大量的后發產業集群會對標領先的國家或運營商,依靠大量需求來推動5G產業發展。第四階段則是學習復制。隨后,詹翊春舉例介紹了美國、韓國在5G推廣中采用的套餐策略、用戶吸粉策略等商業模式。
詹翊春介紹說,今年6月,我國三大運營商下發5G牌照,預計2020會迎來全面的商用。中國移動在2019年投資240多億,計劃在50個城市建立5萬站,力爭2020年實現全面覆蓋。電信和聯通宣布共享,計劃在年內實現8萬站共享,做到接入網共享、承載網互通、核心網獨立建設。中國廣電也加速了5G進程,年內會在18個城市開通5G相關業務。
在5G規模商用的挑戰方面,詹翊春主要挑戰有幾點,分別是技術挑戰、大規模組網、商業模式、有待探索和創新應用的跨界融合、安全挑戰。
對技術挑戰而言,主要在于NSA和SA策略選擇、4G/5G多模共存如何協同規劃,以及端到端切片帶來的網絡復雜性問題。而大規模組網的挑戰則在于大規模天線對基站BBU處理能力提高,加上天線有源化和數量變多,會使單基站成本成倍增加,此外5G基站功耗高,對配電提出更高要求。而密集組網會也對建設和運維帶來更多挑戰。
我國將5G定位為新基礎設施,通過融合創新構建優質的5G網絡。詹翊春表示:“5G與其他技術的聚合效應,幾大基礎網絡的深度融合,是未來全社會智能化的基礎支撐。”
中國信科的5G探索
2018年7月大唐電信和烽火科技聯合組建的中國信科集團正式揭牌成立。詹翊春表示:“大唐電信是中國移動通信‘創新高地’,擁有核心知識產權,是移動通信國際標準(3G/4G/5G)的主要提出者之一,提交5G文稿超過6000篇。而烽火科技是中國光通信‘發源地’,是我國光通信系列核心器件的首創者,建立6+1產業基地,從1965年至今承擔國家多條干線網絡工程。從5G標準角度而言我們是核心的貢獻者,我們專利數在全球排名前10。”
中國信科對5G網絡的部署圍繞五大要素,力求滿足多場景需求進行立體組網。此外還針對NSA/SA一體化架構,進行平滑升級;4G/5G協同規劃優化,實現準確快捷;承載網方面力求支持靈活業務部署和智能運維;同時還在打造車聯網特色業務。
演講最后,詹翊春總結說:“5G為人類社會描繪了信息隨心至、萬物觸手及的美好愿景,5G應用前景廣闊、市場發展潛力巨大。目前,5G規模商用面臨的主要挑戰在于網絡建設、商用模式、業務應用和安全等方面。中國5G商用快速、穩步展開,有力促進了全球產業鏈上下游的聯動發展,未來將成為全球最大的5G市場,并為全球經濟發展提供新一輪的‘中國紅利’。”
關于OFweek維科網
中國高科技行業門戶,現擁有行業會員1,000萬余名,及時報道行業動態及大事件,提供行業會員全面的資訊、深入的技術和管理資源,舉辦各類線下、線上行業活動,并為高科技行業企業提供品牌推廣、會議展覽、產業研究、產業園、人才獵頭培訓、招商引資、產業基金、電商等整體和專業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