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岔路口上的小米,有了新的野心

2019-11-20 夏葉 IT168
瀏覽

能不能舉辦一場成功的開發者大會,可能是衡量一個平臺影響力最簡單粗暴的指標之一。手握 MIUI 和 AIoT 幾大平臺的小米,其開發者大會 MIDC 已經來到了第三屆。

這場為期三天的大會,是小米各項業務一場集中秀肌肉的擂臺。手機業務還能逆襲嗎?AIoT 還能領先多久?小米的技術還能期待什么?外界有太多關心的問題。

小米技術委員會主席崔寶秋在主題演講中介紹:“我們今天很幸運處在AI、IoT 和 5G 三個時代的交匯期。”

這不僅僅是對于行業,也是對于小米所處環境的一個總結。憑借著移動互聯網和中國制造的大趨勢,小米成為了全球最年輕的世界 500 強。但在這樣一個技術的“三岔路口”,小米何去何從?

IoT 的故事還能怎么講?

AIoT 一直是小米財報中最好看的一部分,尤其是有增長停滯的手機業務作為襯托。不過,小米如今的措辭也變得低調。不再強調小米是全球“最大的 AIoT 平臺”,而是稱之為“全球領先”。

截至目前,小米 AIoT 平臺總連接設備數 1.96 億,服務 5599 萬家庭,而這個數字可能更為關鍵:擁有五件及以上小米 AIoT 設備的用戶數超過 300 萬。這些數字確實說明,憑借著先發優勢以及生態鏈的打法,小米已經構建了一個頗具規模的平臺。

去年,小米開發者大會上最大的動作,是和宜家達成了戰略合作,但這依然是消費端的事。今年,IoT 業務講起了新的故事,To B。

小米 AioT 部門總經理范典介紹,To B 業務分為三塊,酒店、地產以及企業套件。酒店和地產很好理解,都是給住房提供全套的前裝智能家居解決方案。大會上,華住酒店作為合作伙伴還有一場專門的演講,用來分享其與小米合作的細節。雷軍在烏鎮互聯網大會期間,就給華住集團的“花間堂”打了個廣告,后者作為“樣板工程”,已經接入了全套的小米 AIoT 智能家居平臺。

除了汽車等傳統行業,“前裝與后裝”也是目前智能家居行業的一個分類方式。后裝對于大部分消費者來說更靈活,對于廠商來說進入和退出都更簡單。

但是,智能家居系統的選購、搭建、安裝都是門檻,尤其是屋子裝修成型后,再引入整套的智能家居系統,會相當麻煩。這就導致,那些宣傳片中美妙的全屋智能聯動場景,就只能停留在宣傳片中。

前裝,則能很大程度上解決這一問題,直接提供整套的解決方案。目前的精裝房,不少都會以智能作為賣點之一,而酒店的合作,對于經常出差的高凈值人群,也是一次相當有效的廣告宣傳。

但 To B 的合作如何談判與推進,是不亞于給消費者賣貨的難題。

目前,小米完成的 AIoT 樣板間也只有 14 家,年內交付 2000 套,這個數字顯然說明,此項業務還處在試點階段。現場演示的工作人員也介紹,雖然小米有華住這樣的戰略合作伙伴,但目前這些布局,還處在相當早期,小米計劃,在年底先實現演講中演示的外賣、K 歌等生活場景,至于酒店、地產的合作,還要繼續推進。

消費端,小米幾乎已經覆蓋了全部品類,從渠道、產品、品牌、營銷等層面,都已經逐步完整,也意味著高速增長期已經結束。實際上,阿里等巨頭都已經盯上了前裝市場,這可能是支撐小米未來市值想象空間的關鍵領域。手機銷量目標越來越保守的情況下,To B 市場成了小米新的野心。

AI:小愛同學與影像,兩條腿走路

智能手機是如今人工智能技術落地的最大平臺,這毫無疑問。崔寶秋博士介紹,小米的 AI 有兩條主線:小愛同學與影像。

小愛同學,不僅僅是小米的語音助手,也是小米語音識別技術落地的整套方案,得益于小米手機以及智能硬件產品的出貨量,小愛同學月活躍用戶超過了 4990 萬人。

今天,小米也把小愛近些年來最重大的升級放到了 MIDC 上宣布:小米手機上的小愛同學 3.0,支持連續對話了。

連續對話所需要的技術為“全雙工語音交互感官”(Full-duplex Voice Sense)。全雙工允許數據在兩個方向上同時進行傳輸,而與之對應的就是半雙工,只能在輸入輸出某端進行單向傳輸。采用全雙工的智能硬件設備,不需要用戶在每輪交互時都說出喚醒詞,僅需一次喚醒,就可以實現連續對話。

即日起,對小米手機說“立即升級”即可升級,并沒有畫餅。我用手頭的小米手機簡單測試了一下,一次喚醒后,可以在打斷回答過程,或是在回答結束后再次對話,無需重復喚醒,完成度還是不錯的。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功能并非默認開啟,猜測是為了功耗和識別準確率考慮。

除此之外,小愛也加入了男聲,并擁有了更多的技能,比如與必勝客合作的點外賣。

這次開發者大會另一個關注點,是語音識別領域的專家,語音識別開源工具 Kaldi 之父 Daniel Povey 加盟小米后首次亮相。此前,他曾在社交媒體公開表示,拒絕了 Facebook 的 offer 選擇了小米。在采訪中,崔寶秋博士否認了小米是靠開出天價年薪吸引了 Daniel,但是小米對于語音領域的重視,是很清晰的。

崔寶秋介紹,有兩條主線,一個就是小愛同學,另外一個就是影像。

小米在拍照上的投入不可謂不大。前一陣兒,小米 CC9 Pro 終于登上了 DxOMark 第一的位置(雖然是并列的),小米對于這個成果可以說是相當滿意,“雷軍吹的牛終于實現了”。影像功能也離不開 AI,智能夜景、人像摳圖、場景識別,再加上“魔法換天”等小的 feature,背后都是圖像語義分割等技術的應用。

可以預見的是,這兩塊小米會持續地投入,但也意味著,沒有介紹到的,比如車載場景等,短時間內不會有太大動靜了。

5G 與手機

可能有些奇怪,但這是一個事實:小米的手機業務直到第三次開發者大會,才姍姍來遲。

小米手機如今處在一個競爭激烈的環境當中,國內前三強幾難撼動,國際環境撲朔迷離。但此刻仍是它登入開發者大會的最佳時機,因為眼下有幾個明顯值得討論的話題。

首先是 5G。對于終端廠商來說,5G 是萬萬不能不談的。目前,小米有一款單模 5G 手機小米 9 Pro,雷軍在開場的演講中提到, 明年小米計劃推出超過十款以上5G手機,覆蓋中高端所有價位。5G 業態方面,小米在現場演示了云游戲的應用,預計年底到明年年初,會登陸小米電視平臺。

其次是屏幕形態。

各家押注折疊屏的同時,小米拿出了一款稍顯非主流的“環繞屏”,發布會上小米顯然把它作為了未來發展的方向,至少是方向之一。

“很多人都在問這個環繞屏怎么用,我只能告訴他們說想象空間無限。”崔寶秋的回答,也代表了小米的態度。MIX Alpha 推出的環繞屏技術,其接受度顯然不及其前輩 MIX 一代,至于引領和示范作用,就更需要時間來檢驗了。

小米手機在此次開發者大會上展示出來的東西,并不如 AIoT 產品那樣有吸引力。影像功能已經亮過相;環繞屏還需時日;100W 超級快充雖然看上去很美好,但依然是“PPT 產品”,隔壁家的 65W 已經賣了不少。

小米對于手機業務的期待,并不如前幾年那樣野心勃勃。手機業務依然是小米的基本盤,不僅僅是因為小米靠它成家立業,也因為作為消費數碼領域最核心、話題度最高的品類,手機廠商天然就能得到更多的關注度。

to開發者與to消費者,哪個是小米?

一直以來,小米在宣傳側強調地更多的是“感動人心,價格厚道”之類的價值觀。逐漸地,小米的工程師文化與極客屬性被淡忘了,甚至“發燒友”已經和米粉越來越不是一個概念了。

此次的開發者大會上,小米不斷強調著自己的技術屬性,“技術立業”成了今日大會的主題。相比較 Google I/O WWDC 等更富盛名的開發者大會,小米的大會,更像是一個小米集中秀技術的舞臺。

現場,開發者并不算太多,更多的是生態鏈合作伙伴和用戶。我看到了不少已經用上了新款小米手表的用戶,正在與工作人員熱火朝天地討論這款新品的產品體驗。

對于新品的 Bug 以及設計不合理的地方,工作人員也沒有避諱,逐一講解并承諾在未來的升級中修復,這可能也是小米工程師文化的一個體現,也是米粉們愿意相信小米產品的一個原因。

與此同時,小米也一直在強調,自己是一家 To C 的公司,作出消費者滿意的產品是最終目的。技術是手段,銷量是結果。

技術立業對于一家硬件企業來說當然是好事,而如何讓消費者愿意相信小米的技術,并為之買單,是一個不亞于讓消費者相信“便宜有好貨”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