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宏:人工智能會讓人獲得“永生”

2019-10-20 墨羽 虎嗅
瀏覽

在互聯網如此發達的今天,沒有視頻直播的世界互聯網大會總覺得怪怪的。

但,這就是現實。

2019年10月20日,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如期而至。昨晚,除了一張李彥宏和丁磊吃飯的照片,幾乎沒有關于飯局的“艷照”泄出,這可以說是世界互聯網大會和烏鎮的一個進步。另外,閑云野鶴的馬云昨天也光顧了烏鎮,參加了一個會議,換了三套衣服。而BAT中的另一個巨頭馬化騰則身體抱恙,跟組委會請假沒來,這應該是他的第一次。

20日上午,一共有8位嘉賓做主旨發言,分別是巴基斯坦前總理肖卡特·阿齊茲,俄羅斯聯邦通信、信息技術和大眾傳媒監督局局長亞歷山大·扎羅夫先,國際電信聯盟副秘書長馬爾科姆·約翰遜,國際互聯網名人堂入選者、Internet2高級顧問斯蒂夫·沃爾夫,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高通執行副總裁兼技術許可業務總裁亞歷克斯·羅杰士先生,奇績創壇及YC中國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陸奇。

尤其是李彥宏,此時能在上午的主論壇上做主旨演講,對于他和百度來說實屬不易。目前,關于ATM取代BAT的論斷甚囂塵上,百度的市值跌出了中國的上市互聯網企業前五,市值只有區區362億美元,不足阿里巴巴、騰訊市值的十分之一。更是被美團、京東、拼多多、網易擠到了后面。

不過從李彥宏表面看,似乎看不出他的任何憂心忡忡和焦慮。

在主旨演講中,李彥宏在大家談數字經濟的時候,造出了個“智能經濟”的概念,他說:“今天已經進入了以人工智能為核心驅動力的智能經濟新階段。”本質上是為了宣講百度當下的核心能力:人工智能。

而參加了六年的李彥宏,從2016年開始,幾乎每到一個場合都在大力推廣人工智能,極力讓自己顯得前沿和技術,甚至很早就把自己跟PC時代切割稱自己是人工智能公司,說互聯網的下一幕是人工智能。

但這也會有副作用,虎嗅曾在2019年9月13日的文章《人工智能公司不值錢》中認為:“人工智能研發投入巨大,落地場景有限,入不敷出。苦哈哈干了幾年,發現自己不值錢,估值跟送外賣的、組裝手機的企業沒法比,跟靠市盈率、市夢率估值的企業沒法比。”

資本市場看不到你變現的可能的話,它就不會給你高估值。

不過李彥宏在演講中堅定地說:“技術創新就是一次偉大的冒險,我們付出百倍的努力,取得十倍的優勢,方可領先一步。但是,大膽創新勝過平庸保守,所有創造商業奇跡的公司,都是因為他們‘生而不同’。”也似乎是對外界最近喧囂的唱衰百度的回應(宣戰)。

談到智能經濟,他認為技術創新是智能經濟的底色,并表示將在將在三個層面帶來重大的變革和影響,分別是對人機交互方式的變革、給IT基礎設施層帶來巨大改變和催生很多新業態。

這么重要的場合,李彥宏當然也不能浪費了推廣自家核心業務的機會。

比如談人機交互,他說:“如果說過去20年是人們對手機的依賴程度逐步提升的20年,那么未來20年就是人們對手機依賴程度逐步不斷降低的20年。”并瘋狂推送他家的小度智能音箱。

談搜索,他說:“未來搜索形式會不斷發生變化,但是它的市場規模之大恐怕會遠超很多人的想象!”

談新業態,他說:“百度的自動駕駛出租車隊,9月份在長沙開始試運行,在市區100多公里范圍內,普通市民可以用App一鍵呼叫自動駕駛汽車。”

“人工智能不僅不會毀滅人類,反而會讓人們獲得‘永生’。”李彥宏說他是一個人工智能的樂觀主義者,“未來我們每一個普通人都可以做到精神永存、靈魂永存。”

以下是李彥宏的演講全文:

各位來賓大家好!

這是我連續第6年參加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了。一年一度的世界互聯網大會,已經成為了展望全球數字經濟動向的窗口。通過這個窗口我們將看到什么?我們將看到,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全球經濟大背景下,數字經濟對于帶動全球經濟復蘇,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們將看到,技術創新,將是拉動新一輪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

最近我看到一份報告,說2018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4.7萬億美元,保持著全球第二大數字經濟體這個地位,增速是17.5%,這個是遠高于GDP的增速。

數字經濟在經歷了從PC的發明和普及,到PC互聯網,再到移動互聯網,今天已經進入了以人工智能為核心驅動力的智能經濟新階段,智能經濟將給全球經濟帶來新的活力,是拉動全球經濟重新向上的核心引擎。那么智能經濟包括哪些部分,它將創造哪些機會?我認為,人工智能驅動下的智能經濟,將在三個層面帶來重大的變革和影響。

首先是人機交互方式的變革。

如果說過去20年是人們對手機的依賴程度逐步提升的20年,那么未來20年就是人們對手機依賴程度逐步不斷降低的20年。在智能經濟時代,智能終端會遠遠超越手機的范圍,包括智能音箱、各種可穿戴設備、無處不在的智能傳感器等等,應用與服務的形態也會發生相應變化。人們將以更加自然的方式和機器、和工具進行交流。

即使是大家每天都在用的搜索,在人工智能時代也將煥發出巨大潛力。過去的搜索,我們是一個問題給10條鏈接,用戶自己去選擇。在人工智能時代,人工交互平臺已經遠遠不止手機,很多平臺是沒有屏幕的,搜索必須進化到智能搜索,給出唯一答案。百度智能搜索首條滿足率從36%到2018年漲到41%,到今天已經是51%左右。也就是說到今天大家百度一下,有一半以上問題可以直接得到唯一答案。

未來,如果99%的用戶的問題可以用一個搜索結果滿足,那么搜索將不僅限于搜索框、不限于設備、也不限于屏幕,搜索將變得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所以之前有討論說:未來搜索會不會不重要了?我的答案是:未來搜索形式會不斷發生變化,但是它的市場規模之大恐怕會遠超很多人的想象!

我們的小度在家,在基于云語音交互,讓之前不方便使用手機的老人和孩子都能方便使用到,它能做很多的事情,除了放音樂還能播視頻、看直播、聽故事、查菜譜。我們還在不斷進行技術創新,讓智能音箱的交互更加簡單、易用。最近小度智能音箱可以用眼神喚醒,只要眼睛盯著小度音箱就能進行喚醒;我們也引入手勢交互,只要通過一定的手勢就能進行音箱的喚醒。

其次,智能經濟也會給IT基礎設施層帶來巨大改變。

傳統的CPU、操作系統、數據庫將不再處于舞臺的中央,新型的AI芯片,便捷高效的云服務,各種應用開發平臺、開放的深度學習框架、通用人工智能算法等,將成為這個時代新的基礎設施。

作為人工智能平臺型公司,百度在這個層面的投入時間很久、投入的金額也非常大,也是我們人工智能戰略的支點。百度大腦及飛槳深度學習框架,都是在基礎設施層面的布局。這個層面的機會同樣很大,但是時間關系我就不展開講了。

最后,智能經濟會催生很多新業態。

交通、醫療、城市安全、教育等等各行各業正在快速實現智能化,新的消費需求、新的商業模式將層出不窮。我們看到,人工智能正在滲透到各個不同的產業,切切實實融入到我們的生產、生活,看得見摸得著。大家可能注意到了,百度的自動駕駛出租車隊,9月份在長沙開始試運行,在市區100多公里范圍內,普通市民可以用App一鍵呼叫自動駕駛汽車。這不僅對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的發展是一個推動,更將倒逼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尤其是軟件層面大規模地升級換代。

智能經濟的這三個層面,不是割裂的,它們會互相影響,并且產生化合反應。百度在這三個層面都有大量投資并且占據了優勢的位置,因為我們的中長期目標是成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平臺型公司,以加速人工智能的應用,從而踐行我們的使命——科技讓復雜的世界更簡單。

比如,我們的深度學習平臺飛槳學習平臺開放出來,最近我知道陜西漢中兩位扶貧辦的公務員,用我們的飛槳深度學習技術,從20萬貧困家庭中準確識別出最急需幫助的2000個家庭,進行精準扶貧。智能經濟的底色是技術創新。技術創新就是一次偉大的冒險,我們付出百倍的努力,取得十倍的優勢,方可領先一步。但是,大膽創新勝過平庸保守,所有創造商業奇跡的公司,都是因為他們“生而不同”。

對于人工智能的未來,悲觀主義者和樂觀主義者一樣多。不少的業界大咖會擔心人工智能會毀滅人類。但我的觀點恰恰相反,人工智能不僅不會毀滅人類,反而會讓人們獲得“永生”。每一個人說的每一句話、干的每一件事,甚至你的記憶、你的情感、你的意識等都可以數字化地存儲,放在網盤或其他云端,你的思維方式可以被機器學習出來,遇到新問題,通過技術進行現實還原,就可以與后人進行跨越時空的對話。

過去我們在講偉人的時候說他的肉體可能消失了,但是他的精神會永存。未來我們每一個普通人都可以做到精神永存、靈魂永存。

我是一個人工智能的樂觀主義者。我相信人工智能的發展,是一個屬于全世界、屬于全人類的機會,人工智能必將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謝謝大家!

(來源:虎嗅 周超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