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盲盒最高可賺40倍 盲盒是不是燒錢的泡沫?

根據中國經濟周刊的報道,近日“炒盲盒”在北上廣深的年輕人流行起來。
盲盒是一種潮流玩具,里面裝的是一款表情呆萌,設計時尚的人偶玩具,但購買時沒有人知道里面裝的哪一款,這種未知性讓盲盒令人欲罷不能。因此,年輕的盲盒愛好者收藏之余,交換和交流成為他們的另一大訴求,盲盒已經成為年輕愛好者的一種社交貨幣。
據悉,一個盲盒玩具的單價約在59-69元之間。如此算來,集齊一套12個玩具的系列,運氣極好的情況下,也要花掉近千元。此外,盲盒還有固定款和隱藏款之分,隱藏款出現的概率極低。據記者調查了解,隱藏款人偶玩具價格不菲,熱門的品種都在千元以上。因此,閑魚上的盲盒交易隨之火爆,閑魚數據顯示,盲盒交易已是一個千萬級的市場。一款原價59的某款盲盒售價2350元,漲價近40倍。
根據啟信寶的數據顯示,泡泡瑪特主體公司北京泡泡瑪特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王寧,該公司曾于2017年2月登陸新三板,在2019年4月終止掛牌。8月6日,該公司投資人信息變更,原有投資方全部退出,由POP MART(HONG KONG)全資控股。
其實,看到這個炒盲盒突然讓筆者想到了自己小時候經常有集齊水滸卡片、三國卡片、神奇寶貝卡片等等,其實這么多年邏輯也沒有什么太大的差別,我們不妨分析一下:
首先,炒盲盒的心理到底是什么?盲盒說實在就是一種人偶玩具,但是商家采用了非常特殊的銷售方式,這就是通過隱藏不告訴你這是什么商品,讓你有一種碰運氣的快感,與此同時,在社交網絡上把盲盒作為一種運氣的象征,誰能夠抽中比較稀有的玩偶就能夠在社交網絡上大肆炫耀一番,從而讓消費者具有了社交貨幣的屬性,這樣的心理操作和當年的水滸卡、神奇寶貝卡可謂是如出一轍,這樣的炒作價值實在不高。
其次,通過隱藏款增加收藏難度。商家在不告訴你是什么商品的同時,設定了隱藏款,由于隱藏款極其稀少,一旦有人抽中之后就能夠擁有更多人的羨慕,其實大家買盲盒并不是因為自己有什么更好的效用,而是因為有了盲盒之后自己能夠更加好的炫耀自己擁有的商品,這種對心理的微妙把握才成為了盲盒經濟最大的誘人點。只要玩過游戲的人就知道,什么樣的游戲都有努力奮斗的普通玩家,和有錢的人民幣玩家,對于普通玩家來說,你為了獲得珍惜的隱藏款盲盒只能去碰運氣,而對于人民幣玩家來說,你就可以用高價去購買,反正都可以給自己的社交貨幣加分。
第三,這樣的炒作真的有價值嗎?正如同炒鞋一樣,炒盲盒比炒鞋的泡沫屬性更強,這是因為炒鞋的鞋子多少還有些使用價值,而炒盲盒幾乎就是純粹的炒作,雖然有不少人稱其為藝術,但藝術帶來的效用無疑是更加虛無縹緲的東西,這樣的炒作泡沫比起炒鞋只會更大不會更小。
因此,炒盲盒存在的風險大家一定要更加關注,玩一個東西無所謂,玩物喪志問題就嚴重了。
(來源:江瀚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