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M模式成電商平臺競爭新賽道,必要商城打開億萬市場前景

2013年,必要商城創始人畢勝率先提出了C2M模式,并在2015年7月,上線了全球首家C2M電商平臺——必要商城。必要商城是一家C2M電商平臺,連接著中國約500家頂級柔性制造工廠,以及大量追求精致生活的消費者。
但是現如今,隨著制造業的發展陷入瓶頸之中,C2M模式的出現無疑是一個機會,其實所謂C2M模式就是直接對接工廠和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進行反向定制,前者為了消解品牌溢價,后者為了對接供需、優化產業鏈、提升效率。
C2M模式的核心邏輯,即先洞察消費者的需求,以此向廠家反向定制產品,這樣生產的產品“天然”就被消費者所需要。憑借這一先天優勢,C2M正在各行業產生巨大影響,也吸引了諸多巨頭進入。
今年以來,京東的京喜、淘寶的特價版、拼多多的“新品牌計劃”都紛紛將C2M產品作為重頭戲,C2M也成為了各大電商平臺競爭的新賽道。

據了解,C2M模式已經得到不少地方政府的重視。而在多家電商平臺,也紛紛為C2M模式所折腰。在阿里將目光轉向C2M的同時,京東也提出聚焦1000個產業帶和源產地的100萬家優質工廠型及農場型商家,賦能10萬個工廠型商家具備C2M能力;拼多多則推出“新品牌計劃”2.0版,提出5年扶持100個產業帶,帶動1萬億元銷售額。
那么C2M模式為什么會得到這么多電商平臺的關注呢?成本降低是關鍵。具體來說,就是在C2M模式下,消費者可以以工廠價格享受大牌的品質商品,工廠則根據訂單生產可以實現零庫存。
“平臺紛紛將目光投向兩個領域,一個是收入水平相對低、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不完善,但邊際消費傾向高、需求潛力大的下沉市場;另一個就是為解決供給側對市場需求的快速反應,電商需要打通商業物聯網和工業互聯網,對傳統制造業進行數字化改造,重構商業生態。”胡麒牧表示。

C2M關系到生產、制造到銷售整個產業鏈的變革,它通過制造企業和消費者的雙贏促進中國制造創新能力釋放,推動制造業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打開著不同領域的萬億市場前景。
未來,必要商城作為線上線下融合的商品流通“超級入口”,也將持續發力C2M模式,讓廠家和渠道商深度參與到整個產品生產過程當中,為電商平臺流通升級進行持續賦能,電商平臺受惠于C2M模式,實現數字化轉型,進而幫助制造業向“智”造業進行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