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中國:繼續在中國市場深耕、投資

2020-08-11 余若雨 北京商報
瀏覽

8月10日,在亞馬遜中國“2020亞馬遜創新日”上,亞馬遜中國副總裁李巖川公布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亞馬遜全球擁有技術專利120000項,并廣泛應用于智能語音交互、智能硬件、智能購物和智能物流等場景。然而,對于這位科技大佬來說,一邊坐擁多項創新成果,另一邊則是困擾于如何在中國市場尋找存在感。

在業內人士看來,順應消費者進行本土優化購物體驗,以及重視直播等新業態發展,可以成為平臺思考的方向。

圖片來源:何倩/攝

在會上,亞馬遜對外公布一系列科技創新成果,包括已經開出25家的線下實體店Amazon Go,以及在疫情期間發揮出無接觸配送作用的電動送貨機器人Amazon Scouts等。

據李巖川介紹,受國際疫情影響,為了能讓國內消費者收到貨品,亞馬遜調動全球貨物資源,將體溫計等防疫物資運送至香港前置倉,最快能實現三天送達。其次,由于人們宅家時間變長,部分品類例如運動健身、電子娛樂設備等出現了較大的增幅。

事實上,在國際疫情影響下,線上消費的激增推動了亞馬遜2020年第二季度營收與凈利的大幅增長。財報顯示,其二季度營收達到889.1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634.04億美元增長40%。而凈利潤達到52.4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26.25億美元增長100%。線上業務方面,線上商店的收入為458.96億美元,同比增長48%。

然而,亞馬遜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卻在逐年縮水。近年來國內部分跨境電商平臺的興起,以及綜合電商對國際市場的競相布局,其海外購業務的先行優勢開始被趕超,“千人千面”“秒殺”等運維、促銷手段已經變得老生常談。在去年7月,亞馬遜中國正式停止非自營電商業務后,11月,其與拼多多牽手打造“限時快閃店”,在業內看來頗有難割舍中國市場,進而尋找出路的味道。財報數據顯示,從2008年至2019年,亞馬遜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從15.4%下滑至0.6%

“亞馬遜在中國沒有很強的存在感,這是它在這個市場遇到的最大問題,作為橫跨全球的電商平臺,他本身具有很大的優勢,但在用戶使用界面、支付系統等方面,還未真正實現本土化的運作,”中國社科院財經院互聯網經濟研究室主任李勇堅說道。

他表示,未來跨境電商之間的競爭將主要圍繞物流和消費誠信兩大內容,“跨境電商與國內電商的用戶畫像不同,人們的消費側重點不一樣,因此企業間競爭的維度是不一樣的。總的來看,大平臺會越來越有優勢,主導地位不容易改變,而小平臺若是切入了正確的細分賽道,也會擁有機會。此外,新的業態和形式比如海外直播也需要重點關注”。

對于亞馬遜來說,中國市場仍是無法放棄的“蛋糕”。“我們對中國市場的期待仍是非常大的,亞馬遜會持續堅持在中國深耕、投資,用創新精神去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李巖川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