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支持帶來政策紅利 支付技術升級助力跨境電商大發展

12月9日,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積極培育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增設一批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
據了解,自2015年3月至今的4年多時間內,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已達35個,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機遇,跨境電商行業正迎來新一輪的政策紅利期。
小微客群占跨境電商主流,支付服務升級是關鍵
當前,在整個跨境電商團體中,小微企業占據了約80%的市場份額,且貢獻率連年增長,逐漸成為跨境支付機構不可缺少的服務對象。但由于小微企業客群基數大,行業紛繁的特性,跨境電商對精準支付賦能的需求也各異,對于企業而言,在這方面投入過多精力于成本和可行性而言并非上選,求助于成熟的跨境支付機構是更加經濟的選擇,這也對跨境支付機構的技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多項高新技術從教科書走向實踐,5G、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及云計算等重磅技術革新拓寬了支付服務升級的上限,在易觀近日發布的《中國跨境支付行業年度分析2019》研報中顯示,部分行業前沿的跨境支付機構早已紛紛對自有技術體系進行改革升級,其中,國內領先的線下場景智慧支付平臺隨行付表現突出,入選優秀企業典型案例。
隨行付全面進軍跨境支付,技術賦能助力跨境電商出海
隨行付成立于2011年,多年來致力于為小微企業和商戶提供綜合性的金融服務,在對小微商戶提供服務與渠道布局方面擁有先發優勢。伴隨著近年來小微企業出海需求的不斷遞增,隨行付也加大了跨境支付領域的戰略投入,于2019年啟動跨境業務全球化布局,通過多樣化的跨境產品為國內千萬家跨境電商企業走出海外提供一體化支付解決方案,圍繞“一帶一路”倡議,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助力。
作為國內首家登陸開源中國的支付機構,隨行付在自主研發能力上頗具優勢,能夠針對跨境電商具體需求提供精準的支付技術與服務賦能。在支付技術方面,針對跨境支付市場服務愈發精細化的趨勢,隨行付打造了獨有的自主研發跨境交易系統,極大地縮短了交易時長,降低交易成本,通過技術創新為跨境支付進一步提速增效;同時,針對用戶在跨境支付交易中的多元化需求,隨行付還在服務及聚合領域進行了創新,不僅將線上線下多種支付方式進行聚合,還提供綜合交易系統、API等多種接入方式靈活選擇,并聚合供應鏈、VAT繳稅、清關、報關、物流等增值服務于跨境交易平臺,滿足了各類用戶需求。
隨著中國在國際貿易商日趨主動,可以預見的海量跨境貿易需求為打開了發展的天花板,與之匹配的跨境支付服務也迎來了發展良機,就目前現狀而言,國內支付機構的技術升級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