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Zen2的老路 AMD下下代GPU架構RDNA3或用小芯片設計

2020-08-06 小師姐 電腦報在線
瀏覽

從去年7月份開始,AMD的GPU開始全面轉向7nm RDNA架構,現在的Radeon 5000系列是第一代RDNA架構,今年還有big Navi/Navi 2X系列,會使用7nm+工藝的RDNA2架構,能效再次提升50%。

今年的顯卡旗艦big Naiv據悉最多有80組CU單元,也就是5120顆流處理器,比RX 5700多出122%,此前泄漏顯示其性能比RTX 2080 Ti會高出40-50%,有可能跟N卡高端型號RTX 3090一戰。

再往后呢?AMD之前公布的路線圖顯示RDNA2之后是RDNA3架構GPU,但是除了代號之外,AMD不愿意提及詳細情況,Zen3之后的Zen4 CPU都明確是5nm工藝了,可RDNA3只用“高級節點”來代替。

為什么官方這么遮掩?可能是RDNA3進度有點慢,現在都沒確定具體工藝,不過這個說法在臺積電5nn明確量產、AMD也確定采用5nm的情況下并不成立。

最新的爆料稱,AMD之所以不明確具體節點,很可能跟RDNA3架構的全新設計有關,那就是它也會采用小芯片的方式,將計算單元與IO單元分離,整個設計類似AMD在7nm Zen2處理器上設計的那樣。

小芯片設計的好處就是靈活,可以像搭積木那樣堆出所需的芯片,RNDNA3這樣設計的話堆CU計算單元就更容易了,方便擴充流處理器單元,比如計算核心就可以用5nm工藝制造,而IO核心很有可能跟Zen2那樣采用12/14nm工藝制造以降低成本。

當然,具體情況現在沒有定論,有關RDNA3的架構目前也只是猜測,只不過從技術趨勢上來說這條路最有可能。

考慮到big Navi顯卡最快也是今年11月份才上市,那RDNA3恐怕一年內都沒希望上市,要等到2022年才有戲了,AMD還有足夠的時間改良、優化RDNA3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