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 > 業界 >

小店迎來春天,如何創新轉型仍然是個難題

時間:2019-09-05 | 欄目:業界 | 點擊:

8月,上市零售企業蘇寧易購、高鑫零售、永輝超市、步步高等相繼發布上半年財報。在消費市場弱復蘇的環境下,這些企業的營收、凈利潤整體延續良好增長態勢。

從今年上半年主要零售商的營收構成來看,以超市、便利店、專業店等為代表的中小零售業態成為行業的亮眼,,但是傳統零售在效率提升、流量獲取等方面依然存在難題。相比而言,阿里、蘇寧等企業正憑借其強大的數字化運營能力,為這些小店業態尋找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蘇寧小店3.0版)

大店變小

財報數據顯示,高鑫零售今年上半年僅新開2家大潤發綜合性大賣場,同時關閉了一家歐尚品牌門店,去年同期則新開11家大潤發大賣場;永輝超市上半年合計新增超市門店84家,并在全國嘗試近社區場景的mini店,上半年共完成對19個省份50個城市的覆蓋,開業398家;步步高上半年新開超市42家,百貨門店1家,同時關閉2家門店;天虹同期新開2家購物中心及18家便利店。

蘇寧易購上半年繼續加快社區、農村市場下沉,截至6月底,面向城市社區的蘇寧小店及迪亞天天自營店面合計達5368家,在蘇寧各類線下門店中占比超過40%。蘇寧小店走的是“便利店+公共服務”模式,目前已經覆蓋35000多個社區,輻射CBD、醫院、學校、企業、交通樞紐等各類場景,服務用戶超過1.2億。

今年3月,阿里旗下盒馬鮮生將其大店模式調整為“一大四小”門店體系,推出盒馬mini、盒馬菜市、盒馬F2、盒馬小站四種新模式。以4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店擔當“一大”,覆蓋購物中心,“四小”則分別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進行差別化運營。邁出這一步的盒馬,希望利用靈活的小業態迅速覆蓋此前大店無法進入的城市區域。

從上述主要零售商門店開拓情況來看,購物中心、大賣場等大型零售業態已經不是主角,更多是在渠道及商品方面進行改造,而超市、便利店、專業店等小型業態則進入高速擴張期。

統計數據表明,便利店增長速度已經遠超零售行業整體增速。2018年,全國零售百強企業銷售增長、門店增長分別是7.7%和9.1%,但是同期便利店的銷售額和門店數量增幅分別達到21.1%和18%。

看得出來,國內小店業態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有望成為新的藍海。

(永輝超市mini店)

數字化轉型

小店讓眾多零售商看到機遇,挑戰也隨之而來。當各大綜合電商平臺、垂直生鮮電商、大型傳統商超紛紛入局,一場混戰在所難免。而要提高效率,避免重復性的、可復制的老路,數字化轉型是一條繞不過去的路。

具體來說,在前端需要通過線上引流和線下數字化改造,完成數據采集和積累,對“千人千面”的消費需求都能了然于胸;中端基于大數據分析結果滿足消費者差異化需求,實現“千店千面”;后端則要構建以需求為驅動的數字化供應鏈。

盒馬創始人侯毅曾表示,盒馬鮮生的“新”不在于其海鮮和餐飲,而在于數字化運營。他說,“盒馬鮮生并不僅僅是一個線上的銷售通路,尤為重要的是線上線下完全實現數字化運營,從會員、商品、交易到供應鏈,已經可以實現商品隨時的追蹤,源頭的溯源,實現數字化管理之后,我們的能效將遠遠大于傳統零售企業。”

蘇寧小店同樣強調數字化運營。依托蘇寧的整個零售生態,蘇寧小店以用戶體驗為導向,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精準運營和智能物流相結合的智慧零售模式。只要是在蘇寧小店購物的會員,其消費數據都會保存在蘇寧云端,App后臺通過大數據分析,能夠及時從數十萬件商品中選擇最有可能符合用戶需求的內容進行推送。

根據不同的消費場景,蘇寧小店提供多樣化的商品選擇。在社區,主要圍繞用戶的“一日三餐”,主打生鮮、果蔬、熟食等品類;而在CBD、交通樞紐店,提供水果、日配、熱飲,甚至是日用、醫用等差異化品類,實現“千店千面”。

蘇寧小店更具前瞻性的動作是以便利的社區服務吸引大量客戶進行體驗。818期間推出的蘇寧小店3.0模型店,已經不僅僅是“便利店+餐飲”的簡單組合,而是一個多樣化復合業態的有機結合。

比如開在南京紫金嘉悅小區的全國首家蘇寧小店3.0模型店,占地300平方米,設有商品貨架、就餐區、廚房、前后吧臺四大核心模塊,并配有蘇寧菜場、生活幫、社區金融、蘇寧有房等增值服務區,目標是將餐飲、購物、休閑娛樂與便民服務進行場景互通。

過去零售商更多經營的是商品,現在則要轉向以用戶為核心的思路,重構“人·貨·場”三者關系。包括盒馬“四小”、蘇寧小店在內,目前大多數小店仍處在探索、迭代階段,具體打法各有不同,但在大方向上是一致的:借力數字化技術,從會員深度運營、供應鏈重塑、生態體系協同等多角度提升前中后端的綜合運營能力,提升購物體驗。

互聯網、物聯網技術一定是未來零售繞不過去的一道坎,作為更貼近用戶的零售業態,眾多“小店們”,要想避免低端競爭,就要盡早啟動數字化之路。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