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11-08 | 欄目:互聯網 | 點擊:次
服務實體經濟是普惠金融的初心和使命,也是國家宏觀政策的引導方向。2021年6月,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發布《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考核評估辦法》,被業界視為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的考核“指揮棒”,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持續將普惠金融服務到農村。
對于消費金融公司來說,應該如何助力實現共同富裕?基于長期關于數字普惠的積極實踐與探索,馬上消費金融(以下簡稱“馬上消費”)用行動給出了答案。
今年八月份,馬上消費發布《鄉村振興路線圖2.0》,并定下努力方向:實施5大行動,即數字普惠金融、知識幫扶、科技助力、消費幫扶、金融知識普及;建設1個平臺,即金融服務鄉村振興開放平臺。
馬上消費董事長趙國慶表示,鄉村振興與普惠金融會是2021年及之后的工作重點,馬上消費基于1.4億多的注冊用戶,通過輕資產運營、數字化賦能等方式,制定了差異化、可持續性、高質量協同發展的支持鄉村戰略,旨在于解決農村普惠人群的需求痛點,提升農戶的生活幸福感。“我們承諾為億萬農民的美好生活、為廣闊鄉村的美麗明天,持續貢獻智慧與力量”。
借科技興農 豐產助銷
實時觀測、自動稱重、環境監測、健康預警……過去一段時間,重慶市渝北區洛磧鎮的一個林下土雞養殖場有了“科技感”,更重要的是,該項目直接讓養殖戶增收20%。
這是馬上消費響應國家政策,跟進政令號召的典型案例。今年2月21日,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發布。馬上消費積極響應,迅速成立馬上鄉村振興委員會,將鄉村振興上升至企業使命和企業戰略。
立足于重慶當地資源,馬上消費選擇通過挖掘、培育當地特色優勢產業,提升農戶技術水平和勞動能力,助力實現鄉村振興。其中,在重慶渝北區洛磧鎮的一個小村莊,馬上消費關注到了林下養土雞的產業。
通過對智慧養殖的大膽探索,馬上消費讓散養土雞整個流程充滿科技感,有效解決了傳統養殖過程中無法及時掌握雞的病情、飼養人工成本高、缺乏系統管理等痛點。養殖人員通過智能服務平臺以及傳感器、大數據、區塊鏈等眾多高科技的應用,讓整個養殖過程一目了然,任何問題都能隨時掌控。
通過自主研發的智能服務平臺,不僅可以讓養殖戶實現增收20%,也使智慧養殖有了可落地的典型案例,值得向更廣泛農村地區推廣。同時,智慧養殖也有效地保證了食品安全,做到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雙贏,真正地實現了可持續性增長,走出了一條別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積極助力共同富裕。
不過,對于一家負責任的金融機構來說,幫助農戶實現增收僅僅是一方面。結合之前助力脫貧攻堅的經驗,馬上消費從鄉村振興項目伊始,就從“全產業鏈”的角度去思考銷路問題,所以除了科技助力,馬上消費還采取消費幫扶、知識幫扶、金融知識普及等辦法助力鄉村振興。
為了提振農產品銷量,馬上消費聯合了重慶百貨舉辦了“鄉村振興購物節”,匯集各類特色農產品。此外,馬上消費更是順應線上消費趨勢,采用視頻直播形式增加農產品曝光,打通線上銷售渠道。
此外,馬上消費還在自營平臺開辟鄉村振興專區,并推出“購”、“兌”、“知”等服務,提升品牌知名度。馬上消費依托1.4億潛在用戶市場,借助每年4000萬優惠券/免息券等補貼政策,為鄉村振興產品提供600萬/月曝光,切實打通下沉市場,解決農產品銷路,實現助農增收。
推“5+1”行動 打造樣本
“十四五”時期,國家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推動脫貧和鄉村振興的無縫銜接成為新時代新要求。監管政策也頻頻出臺發文強調,把數字技術帶進鄉村,讓數字普惠扎進田間地頭。伴隨政策推動,越來越多的科技力量積極拓展鄉村振興“朋友圈”,通過構建鄉村振興的數字化“平臺生態體系”,充分發揮金融激活農業農村生產要素的積極性。
作為數字普惠的實踐者和創新者,馬上消費通過實施“5大行動”(數字普惠金融、知識幫扶、科技助力、消費幫扶、金融知識普及)和建設1個平臺(金融服務鄉村振興開放平臺)來發揮科技驅動效用,實現金融產品與服務在“三農”領域的融通創新,提升在農業農村場景中金融服務的適用性、可得性和普惠性。
在數字普惠金融上,馬上消費通過發揮自身科技優勢,精準觸達縣域、城鄉,持續發展面向縣域、鄉村用戶的數字普惠金融,為用戶提供“有溫度”的金融服務,滿足居民合理消費需求,提升金融服務的可得性,縮小城鄉金融服務差距。
在知識幫扶行動中,馬上消費計劃實施“千里馬·鄉村英才培養計劃”,依托自研的音視頻呼叫中心,搭建鄉村振興知識傳播平臺,免費提供面向鄉村的網絡教育,培養鄉村振興骨干力量、創新創業帶頭人,增強可持續發展內生動力。重點面向小鎮青年、應屆畢業生、退伍軍人這三大群體,整合課程、師資、硬件、流量與通道四類資源,提供創業就業、勞動技能、職業發展、權益維護在內的多種課程。
科技助力行動更具前瞻性。據稱,馬上消費利用自身科技優化,將建立1個中心,即鄉村振興數字化賦能中心;服務1個中間力量,即圍繞種植、養殖、鄉村旅游、電子商務等開展技術指導,培養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最終覆蓋3個智慧產業,即家禽·智慧林下養殖,畜牧·智慧養牛,種植·智慧立體農業,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此外,馬上消費所指的“一個平臺”即打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開放平臺,整合資源突破單點局限,形成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合力,由單向幫扶向共贏轉變,充分發揮數字金融優勢,暢通普惠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在服務“三農”、科技助力、踐行普惠金融等方面,這將是一種創新式的探索。
據了解,馬上明確四個“100”目標,到2025年,其期待能夠聯合100家合作機構、撮合100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口幫扶100個鄉村、賦能100個產業振興項目。”
馬上消費將普惠金融服務向基層、鄉村延伸,業務已全面覆蓋偏遠山區、農村地區等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地區,已經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樣本之路。據統計,截至目前,馬上消費累計為2492萬戶農村用戶提供了數字金融服務,實現交易總額2756億元,為660萬戶信用白戶建立了信用記錄;同時,利用線上優勢開設“鄉村振興專區”,通過消費幫扶助農銷售額突破855.6萬元,為鄉村地區持續提供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