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8-25 | 欄目:評測 | 點擊:次
北京時間8月19日,OPPO于線上召開了OPPO未來影像技術發布會,主要帶來了包括RGBW捕光傳感器、連續光學變焦、五軸運動防抖技術,以及搭載了智能AI影像算法集的OPPO下一代屏下攝像頭在內的四項前沿技術。在發布會后,OPPO影像研發總監劉謙易、OPPO高級屏顯工程師崔志佳接受了媒體群訪,并對外界講述了一些關于技術方面的內容。
OPPO影像研發總監劉謙易
以下是一些群訪問題和來自OPPO方面的回應,這里我挑選了幾個大家比較關心的痛點問題,感興趣的可以看一看~
問題1:OPPO今天公布了很多技術,其實其他廠商都曾經展示或者使用過,那么和其他廠商展示過的同類型技術相比,OPPO此次展示的技術有什么本質上不同,或者在細節上有哪些進步之處?
劉謙易:首先,從RGBW傳感器上主要將四合一的自研算法寫入到傳感器里面,這是主要的特點。第二,在連續光學變焦方面,OPPO五軸運動防抖技術有著較長的馬達行程,可以提供更廣的焦段范圍。
此外,過去比較多提到的五軸都是軟硬件混合的居多,OPPO的五軸防抖技術是全硬件的,特別是第五個旋轉軸的防抖(rotation)也是硬件級的,在拍攝視頻的時候會有比較大的感知,通過EIS軟件防抖也能做防抖,但是在拍視頻畫面分辨率高或者幀率比較高的時候做不了,硬件級防抖方案不會有這個問題。
崔志佳:關于屏下攝像頭部分,目前的方案覺得在屏里核心的做到了400PPI,顯示像素和顯示像素的驅動都可以一拖一的控制,這是目前OPPO在顯示比較領先的地方。我們對顯示兩個區域的亮度差和色度差控制在2%和0.8JNCD之內,保證用戶看兩個區域都是完全一致的,這是我們技術上的優勢。
另外,影像上通過AI算法集,已經把自拍人像還原,包括背景燈源的還原都比較好,這是目前屏下攝像頭技術上,OPPO比較核心的優勢。
問題二:今天發布的連續光學變焦技術,整個結構的形式有點類似于此前的升降攝像頭,而升降鏡頭對厚度和重量都會帶來不小的負面影響,OPPO連續光學變焦技術對機身設計負面影響大嗎?
劉謙易:從結構上可以看到,我們的方案橫向擺放的,鏡頭橫著轉一個方向,為了要做到一個比較大的焦段范圍,所用更多的鏡片是橫著放的,不會因為這個增加機身的厚度。而重量增加并不會很多,我們有幾組鏡片,為了兼顧高性能,同時重量跟馬達的推動力有關系的,是綜合平衡的一個結果。
問題三:關于傳感器,大家都在關注如何讓傳感器獲得更多的光。友商以前用了RYYB,可以增加進光量,這次的RGBW和RYYB的區別在哪?除了超大底高像素,傳感器突破方向還有哪些?
劉謙易:此次RGBW捕光傳感器的像素排列這次主要兩大變動:一個是把W(白色像素)引入進來,二是重點做了自研四合一像素算法,通過四合一形成項目單元,實際上的結果是16個一起用,這個情況就會形成任何地方做計算的時候不會出現有缺色的情況,這就可以達到整體的一個色準。
除了繼續加大底提升進光量提升的手法,光進來目前除了傳感器鏡頭之外沒有其他可以動的東西,唯有在鍍膜這一塊還有機會有些突破,還是屬于在傳感器本身上面。本質跟我們引入W像素有點像,W就是濾掉很多光的這件事情做削弱,不濾掉這么多。除了加入W,RGB還在,RGB這三塊的鍍膜還是有機會做改善。
問題四:連續光學變教是否成為長焦段未來發展的趨勢?
劉謙易:我個人認為這個比較難說,原因是因為現在手機的用戶群其實還是比較分散的,都有不同組群的需求,不完全一樣。甚至不要說連續光變,普通的光學變焦都是部分人有需求、部分人沒有。所以,我并不會認為單憑這件事會形成主流,主流是看人數多寡,現在的人群需求還是比較分散。
問題五:連續光變技術相比之前的變焦技術,在對焦速度上有沒有提升?另外,連續光變能不能做到搭配諸如5000萬、6400萬像素的高像素傳感器?
劉謙易:跟潛望變焦相比,硬件來說是馬達推動的一個數據,目前沒有做過實測,現所以沒有特別精準的數據,但是我們可以回頭測試一下。關于連續變焦能不能做高像素的傳感器(如5000萬、6400萬像素)的問題,這個是可以做的。連續變焦的技術核心技術是在馬達的部分,可以依據想要選配的傳感器組合上去
問題五:關于屏下攝像頭,前一陣子有很多屏下攝像頭手機集中發布,是因為手機終端廠商們認為需要一個合適的時間點,大家集中趕的一個節奏?還是說與產業鏈上游或者中游的企業在技術上、制造商實現了一些突破有關?
崔志佳:首先非常感謝您的提問,針對友商的信息我們這邊不太方便討論。我想強調的是,OPPO在屏下攝像頭一直堅持自己的技術路線和節奏。OPPO下一代屏下攝像頭的核心優勢:2018年我們就開始內部立項,2019年全球首發了屏下攝像頭的解決方案,但當初的解決方案今天來看存在像素顯示的問題,因此像素顆粒度比較大。這樣的方案持續迭代到目前為止發布了第三代的屏下攝像頭,目前屏下攝像頭的核心優勢還是在顯示上真正做到了全面屏顯示,每個像素單獨驅動可以控制,顯示效果更加完整。對于一些精細的文字和圖案的還原和正常顯示屏一樣的。這是區別于目前主流方案的巨大優勢。
另外,在屏下攝像頭的領域已經在牽引了IEC的國際標準申請。從2018年到目前的技術積累來看,我們非常清楚地認知了屏下攝像頭最關鍵的核心技術和指標,在牽引了IEC方面做相關技術標準的制定。
最后有話說:
以上就是關于本次群訪的一些主要信息內容,因為二位都是技術側的工程師、專家,所有很多關于產品側的信息內容并不方便對外界透露。但從二位的發言來看,OPPO在影像技術方面的探索已經到了一個十分成熟的階段,而且近期就會有不小的動作,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根據官方得到的消息來看,OPPO五軸運動防抖技術將在明年第一季度便與大家正式見面,而RGBW捕光傳感器也將在今年第四季度便正式商用,時間上還是很快的。
眼下來看,這些前沿技術都是OPPO這些年在研發領域厚積薄發的現實體現,更是未來OPPO維持高端影像優勢,有能力打造成技術壁壘的“護城河”式技術。當然,目前這些技術還尚未商用,至于它們能否打破以往手機影像體驗,上升到一個新高度,眼下還不好說,但從官方給出的一些工程機樣張來看,其效果并不差,對于用戶而言還是很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