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主頁 > 手機 > 評測 >

從華為Mate40系列窺見EMUI的未來 與鴻蒙OS共筑一致用戶體驗

時間:2020-12-09 | 欄目:評測 | 點擊:

華為耗時三年,斥資5.6億美元打造的Mate40系列,確實是今年旗艦手機里的重頭戲。“好馬配好鞍”,出色的硬件產品離不開差異化的系統體驗,EMUI11作為華為手機軟性實力的集大成者,是打造用戶體驗的基石。

回顧EMUI的發展史,今年的EMUI11可以說是有史以來迭代力度最大的一次,它堅持了什么,又改變了什么?新系統研發背后有怎樣的故事。帶著疑問,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下。

從華為Mate40系列窺見EMUI的未來 與鴻蒙OS共筑一致用戶體驗

簡述EMUI系統的發展史

首先,我們簡單回顧一下EMUI系統的發展史。EMUI1.0是EmotionUI的首次更迭,實現桌面和主菜單的合二為一,減少多余的操作步驟,可承載更多內容;EMUI2.0首創雜志鎖屏,凸顯了個性化;EMUI3.0采用了新的UI風格,點線圈設計,交互更高效;EMUI4.0加入專業相機模式,開啟華為手機攝影時代。

EMUI5.0主打“天生快一生快”,華為開始對系統流暢性下手,率先實現18個月穩定流暢體驗;EMUI5.1為不同機身配色提供多套特定主題,進一步優化界面風格;EMUI8.0從智慧芯片發力,讓智慧化的體驗更進一步;EMUI8.1增設AI攝影大師,支持960fps超級慢動作等拍攝能力,讓影像能力大躍進。

緊接著,華為從EMUI9.0到EMUI10,增加全面屏手勢導航、首創雜志化布局,追求視覺觀感的統一和美感,UI設計更加年輕化。

從華為Mate40系列窺見EMUI的未來 與鴻蒙OS共筑一致用戶體驗

現在,全新的EMUI11運用了大量的人因研究,通過實驗研究的方法,尋找到最佳體驗背后的科學規律,用科學量化體驗,為用戶提供舒適的視覺和交互體驗。而且,新系統更應用HarmonyOS的分布式技術,打通“1+8+N”多設備的互聯互通,構建一體化超級終端。

手機系統的設計并不是隨隨便便的拼湊,其背后都有著嚴謹的規范,EMUI也不例外。在UX設計方面,新系統圍繞“一致又一體、輕量又高效、精致又個性”這三大原則展開,無論是交互操作,還是視覺設計,用戶都可以實實在在感受到它的變化。那么,“三大原則”究竟體現在哪些方面?

一致又一體1+8+N全場景設計借鑒和一體化的超級終端

首先我們來看“一致又一體”中的一致,EMUI成立到現在,一直關注的是手機上的體驗,隨著華為的“1+8+N”全場景智慧生活戰略的快速發展,華為將在手機系統上積累的經驗,延伸到了8+N多設備上面。

從華為Mate40系列窺見EMUI的未來 與鴻蒙OS共筑一致用戶體驗 從華為Mate40系列窺見EMUI的未來 與鴻蒙OS共筑一致用戶體驗

例如,華為智慧屏借鑒手機的系統交互,帶來了一致的Dock區設計、一致的通知和控制中心以及一致的多任務操作。華為手機里UX設計的精髓,延伸到其它設備中,帶來了更為個性化的操作體驗。

超級終端的設想提了很久,但普通用戶并沒有什么實際的概念。基于分布式技術,華為打造了OneSuper Device,組裝超級終端就如同組裝一個硬件設備,這是華為主張的EMUI11以及HarmonyOS虛擬超級終端的概念。

從華為Mate40系列窺見EMUI的未來 與鴻蒙OS共筑一致用戶體驗

眾所周知,手機雖然便攜,但也有一些體驗上的限制,但通過其它設備擴展手機的能力,就可以解決更多問題。

例如,一體化的資源訪問,用手機、平板、智慧屏等等,組成一個超級終端,各設備間的信息資源訪問可以互通,不需要云端,或者做復雜的網絡連接配置。

從華為Mate40系列窺見EMUI的未來 與鴻蒙OS共筑一致用戶體驗

其次是一體化的狀態與動作反饋,手機可以代替遙控器在智慧屏上完成搜索內容輸入。還有一個是一體化的服務接續,手表接力顯示手機上的導航或出行信息。這都是從體驗的角度來解讀“一體”。其最終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在使用這個生態體系中的設備時,可以做到無縫銜接,協同高效且沒有負擔。可以說,這是華為打造未來智慧化生活的一個縮影。

輕量又高效人因研究助力交互體驗大躍進

“輕量又高效”在智慧多窗這個功能上體現得比較到位。手機受限于屏幕尺寸的限制,分屏操作遠比不上在大屏的體驗,但在平板和折疊屏上,這項功能卻非常實用,因此華為對EMUI分屏操作也有進一步的創新。

通過聽取用戶反饋,EMUI11在分屏的基礎上引入懸浮窗、懸浮球功能,用戶可以自行調整窗口大小,方便從側邊欄調出,以及打開多個懸浮窗。從分屏到懸浮窗、再到懸浮球,“智慧多窗”形成了一整套輕量又高效的架構。

從華為Mate40系列窺見EMUI的未來 與鴻蒙OS共筑一致用戶體驗

我們都知道,今年EMUI11設計的背后新加入了“人因研究”,人因研究讓系統操作的設計更加的舒適、高效,也讓用戶對于信息的感知更加及時、流暢,即整個操作過程及感知更符合自己的心理預期。

首先,全局手勢操作是用戶日常高頻使用的功能,EMUI11對響應熱區重新進行了定義,增加了對滑動速度變化趨勢等因素的考慮,通過積累15000多次的滑動測試,量化數據,總結規律,讓系統精準識別用戶的操作意圖。

從華為Mate40系列窺見EMUI的未來 與鴻蒙OS共筑一致用戶體驗 從華為Mate40系列窺見EMUI的未來 與鴻蒙OS共筑一致用戶體驗

在動效設計上,EMUI11帶來了一鏡到底的流暢動效。華為使用眼動儀來輔助設計一鏡到底動效。相比普通的轉場動效,在日歷APP中,基于一鏡到底的轉場動效下,用戶搜索特定目標的平均時間縮短了1.2秒。而在這1.2秒的背后,是超過1000個小時的眼動實驗。一鏡到底的特效應用到了很多實際場景中,用戶上手體驗后感知會更明顯。

從華為Mate40系列窺見EMUI的未來 與鴻蒙OS共筑一致用戶體驗

“會用手機”和“用得高效”是兩碼事,EMUI11對智慧多窗、手勢操控、轉場動效等功能的優化,使得操作效率更高、設備更加好用。

精致又個性視覺設計簡潔高端、多元個性

提及華為手機,我們經常聯想到“商務”一詞,曾經很多用戶認為EMUI整體的界面視覺設計還是不夠年輕。在進一步聽取用戶反饋后,同時平衡功能體驗,EMUI從整個現代設計的演進上獲得了一些靈感,讓整個視覺設計大有不同。

從華為Mate40系列窺見EMUI的未來 與鴻蒙OS共筑一致用戶體驗

一方面,新系統可以帶給用戶簡潔的視覺感受,同時不一味追隨視覺的好看,從而保證自身的功能易用性,形式追隨功能,給予用戶更加簡潔高端的感覺;另一方面,在整個系統的特性上給用戶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感受,滿足個性化需求。

從EMUI10開始出現的雜志化布局、莫蘭迪色設計,到EMUI11多元的AOD、藝術高定主題,視覺設計與設計理念相互呼應。

例如,通過系統智慧感知的能力,用戶不同的操作,AOD熄屏顯示的“小鹿”就會有回眸、仰望等不同動作的回應,可交互性和情感元素變得更多。此外,常用的emoji表情設計、充電動效等,都有華為獨特的風格,細節滿滿。

主題方面,其核心設計理念為“用藝術點亮科技的溫度”。舉個例子,設計師從透明的液體、光和冰這三種通透而純粹的元素獲得啟發,打造出華為P40系列的“凝固一瞬”主題,其壁紙給人一種氣韻,空靈的感覺,獨具東方元素的審美。

從華為Mate40系列窺見EMUI的未來 與鴻蒙OS共筑一致用戶體驗 從華為Mate40系列窺見EMUI的未來 與鴻蒙OS共筑一致用戶體驗

從華為Mate10開始,設計團隊開始嘗試多種手段的綜合藝術創作,所以在Mate40系列上,華為一下子推出四套“一鏡到底”的藝術主題,分別是未來之翼、境界、星空彩繪和光之翼。這些主題融合了攝影、三維創作、繪畫等綜合藝術,多種創作手法的融合,讓主題變得更具藝術美感,界面更加年輕化。

寫在最后

回顧EMUI系統的迭代歷程,雖然其視覺設計、交互體驗在不停的變化,但都是以當下用戶迫切的需求為核心設計的,即滿足大多數華為手機用戶的需求,這個導向從未改變。EMUI界面設計美感、交互操作也都在這個“大方向”推進調整。

新一代EMUI11憑借“一致又一體、輕量又高效、精致又個性”三大原則,在系統交互、全場景連接及視覺設計上帶來了更多創新體驗。通過人因研究,用科學量化用戶體驗背后的規律,帶來更舒適流暢的交互體驗;依托分布式技術,打通多設備的互聯互通,構建以手機為核心的超級終端;個性化的AOD熄屏顯示和多樣的主題風格,讓藝術設計獨具一格。

EMUI11背后的UX設計理念,將進一步指導HarmonyOS,讓未來全場景智慧生態中的設備交互更加協同一致。EMUI11和HarmonyOS不只是局限在智能設備的系統運行層面,其真正的價值在于打通萬物互聯。正如人與人之間如果不溝通就無法促進社會發展,IoT設備也是一樣,不連接是沒有價值的。這兩駕馬車是華為構建萬物互聯的基礎,也是行業多端用戶體驗的典型代表。

華為Mate40 Pro(8GB/256GB/全網通/5G版/素皮版) 麒麟9000,88°超曲環幕屏,66W快充,50W無線快充,IP68級防水防塵,3D人臉識別

華為Mate40 Pro(8GB/256GB/全網通/5G版/素皮版) 麒麟9000,88°超曲環幕屏,66W快充,50W無線快充,IP68級防水防塵,3D人臉識別

[經銷商]京東商城

[產品售價]6999元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