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主頁 > 手機 > 評測 >

官方視頻揭秘 實測vivo X50 Pro微云臺防抖實力

時間:2020-06-22 | 欄目:評測 | 點擊:

隨著vlog的興起,無論是日常旅游,還是極限運動,人們總喜歡用手機去記錄生活。這也意味著用戶對于手機防抖能力的要求變得比以往更加苛刻。

今天,vivo官微發布了一支介紹手機微云臺技術的視頻,引起不少網友討論。視頻中,vivo將一部X50 Pro和專業攝像機一起固定在行駛中的車頭上,可以看到,X50 Pro拍攝的畫面更加穩定,而這一切都要歸功于X50 Pro內置的微云臺,而這同樣是這臺手機外觀上的一大亮點。

那么,vivo是如何將云臺“塞進”手機的呢?它又給手機攝影帶來了什么影響?

物體反射的光線通過鏡頭投射到感光元件上,這就是攝影技術的簡化模型。而對于普通手機用戶來說,手持拍照時手臂帶來的震動、行走的晃動和載具的顛簸,都會導致畫面不穩。

目前市面上最主流的手機防抖方案,是通過平移鏡頭和算法補償來穩住畫面,也就是OIS和EIS兩種方案。

目前,大部分旗艦機型都采用了OIS光學防抖,又被稱為鏡頭防抖。因為它的鏡頭是相對于感光元件做運動的,所以會導致光軸發生偏移,畫面邊緣成像效果變差。另外,鏡頭部分的運動范圍受模組限制,多數只能對正負1°的抖動進行修正,在面對當下越來越復雜的拍攝環境下,傳統的OIS光學防抖也會顯得力不從心。

EIS電子防抖是一種補償算法,其原理是通過算法對傳感器上的圖像進行分析、采集,以機身抖動的程度來動態調整ISO、快門等來做模糊修正。而且,這個方案的問題在于需要裁切掉最多40%的畫面,實際畫幅縮小對拍攝畫面影響很大。

當下手機的防抖痛點該如何解決呢?vivo的工程師們選擇將整個攝像頭模組做成一個微云臺,然后把它塞進手機里。通俗一點講,OIS光學防抖只是鏡頭在動,而vivo的這個微云臺結構則是整個相機模組一起在動,鏡片與CMOS傳感器始終保持“相對靜止”。

但微云臺體積大,還需要有足夠空間供其轉動工作,因此第一版方案的云臺占板面積足足有1176平方毫米,手機的凸包厚度更是達到了11mm,這顯然不符合當下用戶的審美和vivo的設計理念。

在前后用時半年,歷經幾百個方案后,vivo的硬件架構工程師們最終采用了創新堆疊方案——異形結構磁動框架,同時搭配雙滾珠懸架和雙S型FPC排線設計,在保證微云臺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將占板面積節省約40%,厚度減少1mm,壓縮微云臺與屏幕的距離至0.13mm,再加以良好的結構保護措施,實現了外觀設計與主板布局平衡的堆疊方案。

在內在結構上,vivo通過優化“微云臺”結構設計和主板排布、重新規劃設計防抖框架的結構和重新設計主攝的柔性電路板三方面結構優化了“微云臺”的設計問題。

官方視頻揭秘 實測vivo X50 Pro微云臺防抖實力 微云臺結構

官方視頻揭秘 實測vivo X50 Pro微云臺防抖實力 vivo X50系列整機厚度最薄處僅有7.49mm

vivo X50 Pro的微云臺可以實現立體轉動,抵消了大部分情況下手機抖動帶來的畫面模糊,在手持、行走、或是交通工具上拍攝視頻時,用戶都不用再為畫面抖動而困擾。

同時,vivo X50 Pro在暗光環境下的表現也極為出眾。當光線不佳時,微云臺能輕松穩住最長1/4秒的快門速度,比傳統意義上的安全快門長了四檔,可以增強夜景環境拍攝的暗光成片能力和清晰度,增加絕對進光量,抓取更多暗處細節。

另外配合vivo X50 Pro的星空模式,可以拍攝出壯闊星空夜色,清晰記錄星空之美。

而在同等光線條件下,微云臺能提供更高速的快門,這讓它更輕松的實現抓拍運動中的物體,不必擔心畫面虛掉。

目前,vivo X50系列正在熱銷,用戶可以在vivo官網、vivo京東自營官方旗艦店、京東vivo官方旗艦店、天貓vivo官方旗艦店、vivo手機蘇寧自營旗艦店、天貓蘇寧易購官方旗艦店、拼多多、分期樂、唯品會、招商銀行掌上生活、平安口袋銀行APP、vivo體驗店專賣店、vivo終端各大門店等線上線下渠道參與購買,考慮換機的朋友可以隨時關注優惠動態。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