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 > 通信 >

堅持創新逆轉不利局面:華為2019年研發支持1317億元 近十年累計投入超6000億元

時間:2020-04-02 | 欄目:通信 | 點擊:

華為今日最新發布的年報顯示,其2019年的研發費用支出達到人民幣1317億元,約占全年收入的15.3%,近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6000億元;從事研究與開發的人員約9.6萬名,約占公司總人數的49%。

堅持創新逆轉不利局面

2019年,華為在不平凡的一年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績。一方面全球經濟增長放緩、整體呈疲弱態勢,另一方面美國的打壓無所不用其極,導致該公司的外部環境極其惡劣。但華為依然做到了整體經營穩健,全球實現銷售收入8588億元,同比增長19.1%,凈利潤627億元,經營活動現金流914億元,同比增長22.4%。

對于研發創新的持續“壓強式”投入是華為逆轉不利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賦予了華為產品和解決方案業界領先的能力,使之成為全球運營商信息通信創新與變革的主要幫手,即便是在美國的壓迫之下。比如在5G領域,歐洲國家已紛紛對華為開了綠燈,其中包括“五眼同盟”之一的英國。

作為研發創新帶來的另一項成果,華為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專利持有企業之 一,截至2019年底,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權專利85000件,其中90%以上為發明專利。過去一年中,華為在全球共獲得授權專利16243件,其中中國授權專利5147件、歐美授權專利8756件;同時根據歐洲專利局最新數據,2019年華為歐洲專利申請量排名第一。

邁向創新2.0

面向未來,華為的創新正在從基于客戶需求的技術和工程、產品和解決方案的創新1.0時代,邁向基于愿景驅動的理論突破和基礎技術發明的創新2.0時代。

在華為定義匯總,創新1.0是基于客戶需求和挑戰,是技術創新,工程創新,是產品與解決方案的創新,是從1到N的創新。核心是幫助客戶和合作伙伴增強競爭力,幫助客戶增加收益或降低成本,從而實現商業成功。過去,華為在無線、光網絡、智能終端領域,都通過大量的工程和技術創新,為客戶帶來充分的商業價值,也創造了巨大的社會價值。

創新2.0則是基于對未來智能社會的愿景假設,打破制約ICT發展的理論和基礎技術瓶頸,是實現理論突破和技術發明的創新,是從0到1的創新。華為所倡導的創新2.0以“開放式創新、包容式發展”為思想理念、以“愿景假設+技術突破”為方法論、以信息為中心增加布局“突變的技術”、以“大學合作、技術投資”為戰略舉措。

年報指出,創新是華為三十年來生存和發展的根,華為持續加大面向未來的前沿技術探索和基礎研究投入,每年投入約30至50億美元。該現有約1.5萬人從事基礎研究,其中包括700多位數學博士、200多位物理和化學博士、5000多位工學博士;同時與全球300多所高校、900多家研究機構和公司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創新資源,走開放式創新道路,吸納世界范圍內的專業人才共同開展研究工作,整合工業界的問題、學術界的思想、風險資本的信念共同創新,“讓創新成果為全人類、全產業共享,照亮世界,也照亮華為”。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