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主頁 > 手機 > 評測 >

智能手表迎大變局? OPPO Watch入局IoT以穩求新

時間:2020-03-28 | 欄目:評測 | 點擊:

“OPPO早已不只是一家手機公司,智能手機只是OPPO服務用戶的載體。未來不僅是OPPO,整個行業將不會再有純粹意義上的手機企業。”

如果這句話出自媒體評論,也許有些朋友會覺得這是在故弄玄虛:近幾年智能手機銷量名列前茅的OPPO不是做手機的企業是什么?但巧或不巧的是,這句話正是去年年底于OPPO未來科技大會上出自OPPO 創始人兼CEO陳明永之口。

智能手表迎大變局? OPPO Watch入局IoT以穩求新(待審不發)

 3月6日,OPPO Watch系列發布,加之此前已經上市的OPPO Enco Free智能耳機,似乎恰恰印證了陳明永所言:OPPO正在進行以智能手機為中心的IoT場景拓展。而且,OPPO Watch能與高端旗艦Find X2系列同臺爭艷,其價值不言而喻。

事實也正是如此,OPPO給我們呈現的智能手表,是一款不落窠臼的開創式產品。

01是心動的感覺 OPPO Watch小名叫“沒有痛點”

一個非常直白的問題:你夢想中的智能手表是什么樣的?

 首先,外觀一定要好看,一定要貼合個人審美。雖然之前的手表只是一種計時工具,但其穿搭價值有時遠遠超脫了作為工具的屬性。夢想中的智能手邊風格可以是金屬機械、可以是未來科技,但萬變不能離了“好看”之宗。

 其次,功能一定要強大,一定要齊全。沒有強大功能的智能手表是沒有靈魂的,換句話說它就是披著手表外衣的大手環而已。一個非常普遍的認知:我買的設備功能可以用不上,但一定不能沒有。

 最后,續航一定要持久,這也是許多智能手表用戶踩坑踩出來的經驗。智能手表屏幕大了功能多了,但電池沒大,一天一充甚至比手機充電還要頻繁,這讓一些持續監測的功能根本發揮不了全天候監測的作用,而且耗電迅速,很難讓用戶形成使用上的安全感。

智能手表迎大變局? OPPO Watch入局IoT以穩求新(待審不發)

 簡而言之,夢想中的智能手表一定要好看、功能強、續航好。但之所以稱之為“夢想”,是因為此前市面上很難找出一款具備全部屬性的產品:實用的不好看,好看的不實用,又好看又實用的價格高不說續航還不好。但OPPO Watch的出現改變了這種現狀。

1、3D雙曲面屏+金屬中框:高端智能手機配置的降維打擊

以往的智能手表屏幕要么圓要么方,都未超脫平面上的變化。但與以往不同的是,OPPO Watch 46mm版本將高端智能手機上的3D雙曲面屏幕設計應用其上,不僅帶來了圓潤的手感,還帶來了別具一格的視覺張力。

智能手表迎大變局? OPPO Watch入局IoT以穩求新(待審不發)

OPPO Watch標準版和46mm版本采用了鋁合金中框,精鋼版則采用了不銹鋼材質,后者搭載3D全陶瓷材質底殼和藍寶石透鏡。表帶甄選意大利原產頭層小牛皮,支持一鍵快拆更換。

智能手表迎大變局? OPPO Watch入局IoT以穩求新(待審不發)

 值得一提的是,OPPO Watch還提供了多款創意表盤以滿足不同用戶的審美需求,并且支持AI專屬表盤定制,可以依據衣著風格通過人工智能算法生成時尚表盤,進一步加深了手表的裝飾屬性。不僅如此,最近OPPO還聯合站酷開展了 “萬物皆可盤”表盤設計大賽,有插畫、機械、運動等多種不同表盤風格,相信未來這些優秀的表盤也會移植到OPPO Watch上,給用戶提供更多選擇。

2、ColorOS Watch+eSIM:滿足用戶對穿戴設備的全場景需求

 OPPO Watch并沒有采用常見于其它智能手表的WearOS,而是采用基于Android8.1深入定制的ColorOS Watch系統。相比于前者,ColorOS Watch的優勢非常明顯:不僅可以帶來與OPPO智能手機統一的視覺設計,而且安卓內核也帶來了更多APP應用生態適配的可能,同時也將為IoT智能互聯提供更好的運行環境。

智能手表迎大變局? OPPO Watch入局IoT以穩求新(待審不發)

 配合全方位的傳感器硬件,ColorOS Watch系統表現出了強大的功能性,除了常見的健康監測和運動模式外,OPPO Watch還能實現Breeno語音助手、在線聽歌、接收回復消息等功能。

智能手表迎大變局? OPPO Watch入局IoT以穩求新(待審不發)

eSIM功能的支持也是OPPO Watch的一大亮點功能,它允許了手表脫離手機實現單獨聯網、通話等功能。通俗的說,開通了eSIM功能的OPPO Watch就相當于一臺腕上手機。

3、VOOC閃充+雙擎架構:完美解決功能和續航的沖突

解決手機續航問題最直接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加大電池容量,二是提升充電功率。當然,這樣的思路在手表上同樣適用:OPPO Watch 46mm搭載了430mAh電池,可以支撐手表40個小時的智能模式使用;Watch VOOC閃充15分鐘充電46%,75分鐘即可充滿。

智能手表迎大變局? OPPO Watch入局IoT以穩求新(待審不發)

 值得一提的是,OPPO Watch采用了高通驍龍+Apollo雙芯片的雙擎架構,剛才說到的智能模式就是在前者的運行下實現的。如果用戶對功能要求不高,切換到后者支撐的長續航模式,可以實現長達21天的使用。

 所以說,OPPO Watch完美解決了上述的需求痛點,讓很多朋友都自然而然的產生了心動的感覺。但我們也難免產生這樣的問題:智能穿戴行業并非剛剛起步,越來越多的廠商都關注到了這個領域的商業價值并深耕于此,為何“初來乍到”的OPPO能做出讓人心動的產品呢?

02OPPO做手表有秘訣 15個月調試鑄就體驗城墻

 作為OPPO的首款智能手表產品,OPPO Watch能有這樣的呈現的確可以稱之為驚艷。俗話說萬事開頭難,OPPO是如何做到開門紅的?

 其實在發布會上,OPPO副總裁沈義人就曾透露出一點關鍵性原因:“我們在研究了市面上幾乎所有的智能手表產品,還做了用戶的深入研究。”在這個研究過程中,OPPO發現了用戶在使用智能手表時存在的五大痛點(外觀、運動、健康監測、獨立通訊、續航),而OPPO Watch則對這五大痛點進行了一一解決。

 舉個例子來說,“很多人購買智能手表是為了幫助自己更好的運動,但運動這件事件的確有難度,很難堅持下去,像我之前買的智能手表,帶了沒多久就放在那里吃灰了。”相信不止是沈義人,很多購買過智能手表的朋友都會有這樣的經歷。

智能手表迎大變局? OPPO Watch入局IoT以穩求新(待審不發)

 OPPO Watch則通過5分鐘輕松健身功能解決了這個問題。這項功能包含了晨起喚醒、全身激活、久坐放松、快速燃脂、助眠放松五項運動,允許用戶利用零碎時間進行鍛煉。

 OPPO副總裁、新興移動終端事業部總裁劉波在OPPO Watch發布會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述出了一致的觀點,“找到了對用戶來說有價值的點”正是OPPO Watch撬開智能手表市場的秘訣所在:以用戶需求為原點,從生活細節出發,倒推智能手表所需的功能創新。

 當然,解決消費者需求痛點并不是說說這么簡單,這對此前沒有智能手表相關研發經驗的OPPO來說更是困難重重。“把它落實到這么小的產品中,而且要去平衡它的外觀,我們真的是脫了幾層皮。”

智能手表迎大變局? OPPO Watch入局IoT以穩求新(待審不發)

 為了讓外觀和顯示更佳,OPPO斥巨資定制了雙曲面柔性屏;為了讓結構更合理,OPPO開拓性地進行了多項研發,OPPO Watch的結構專利多達42項;為了讓交互體驗更優,基于Android 8.1內核定制的ColorOS Watch系統研發和調試投入了近15個月的時間。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OPPO Watch能以沒有痛點的形態出現在大眾面前,并非OPPO對產品單純的營銷包裝,而是從消費者切實需求痛點出發,在其產品上融入了對美學、交互、體驗等多方面的深入思考并不惜代價的付之于實踐,才造就了這款讓人心動的產品。

 但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產品本身的優劣似乎只是一個方面,想要真正打開這片市場,OPPO需要去做的可遠不止一款智能手表這么簡單。那么,OPPO將以怎樣的姿態來開拓智能手機以外的市場呢?

03追求全面體驗發展 OPPO IoT布局穩中求新

 在OPPO Watch發布會時,沈義人曾提及這樣一個問題:OPPO這時候進入智能手表市場是不是晚了一點?

 可穿戴設備的元年可以追溯到2012年,2013年出貨量就達到了970萬部,2014年達到了2200萬部。前不久,IDC放出了2019全年全球可穿戴市場統計報告,2019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達到3.365億臺,同比大增89%。

智能手表迎大變局? OPPO Watch入局IoT以穩求新(待審不發)

 從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可穿戴設備市場已經被蘋果、小米、三星、華為、Fitbit五大品牌占據了三分之二的份額,其中蘋果更是以31.7%的優勢遙遙領先,蘋果、三星、華為增幅均超過100%。

 其實可穿戴市場發展的過程并非一片坦途。2016年智能手表鼻祖Pebble破產,2017年估值高達32億美元的智能手環廠商Jawbone停業清盤。據此前的一項調查顯示,可穿戴設備大多使用時間不會超過1年,近三分之一的用戶使用時長沒有超過一個月。

 其中的原因很簡單,當時的可穿戴設備并沒有完美解決用戶需求痛點,在這方面很多消費者都屬于圖個新鮮的沖動消費。當前可穿戴設備市場繁榮的背后也蘊含著一些規律:只有能將產品體驗、生態建設做好的品牌才能在這片市場上站穩腳跟。

 五大品牌似乎已成定鼎之勢,OPPO現在入局智能手表行業是不是真的晚了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從用戶的角度出發——

 我們現在持續的使用某一品牌的智能穿戴設備,主要原因往往在于價格合適、產品功能強大、生態建設完善。如果這三個方面的標準有了更好的選擇,那么去換一款其它品牌的產品也未嘗不可。對于此前并未購買過智能穿戴設備的消費者來說,只有當產品的賣點和價格足以吸引他們才能帶來新生的購買力。

智能手表迎大變局? OPPO Watch入局IoT以穩求新(待審不發)

 而OPPO Watch必須具備這樣的產品力才能在當前的智能穿戴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恰巧,從我們上文的分析來看,OPPO Watch正是一款具備著這些條件的產品。具有較大潛力的市場無所謂入局的早晚,拿出能讓消費者掏錢換機的產品才是真正的王道。

實際上,與其說OPPO Watch入局較晚,倒不如說OPPO在入局IoT時選擇了穩重。

 我們從OPPO Watch的研發歷程就可以看出這點,畢竟并不是所有智能穿戴設備研發獨立系統都能投入15月之久。據悉,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里,OPPO一直在為IoT生態的建設準備和蓄力,不僅是技術和產品的開發,甚至連人力資源的安排等方方面面都有所考慮。

智能手表迎大變局? OPPO Watch入局IoT以穩求新(待審不發)

 去年年底OPPO開發者大會上,OPPO曾公布其IoT將發力于個人、家庭、出行、辦公四大場景。在OPPO看來,多終端、多場景的智慧生活體驗才是IoT未來的發展方向,OPPO將基于設備互聯、感知層互通、大數據處理與分析、服務融合四個方面構成一套全新的物聯體系。

 個人方面,OPPO的智能手機和耳機、手表鐵三角搭配已經合圍。據劉波透露,今年OPPO有很大可能發布智能電視,實現向家庭領域的邁進。此外,OPPO的辦公設備或將在明年亮相。

 在這個過程中,OPPO對IoT的追求直截了當的指向了體驗,OPPO明確要做的,是一家“全面體驗的科技公司”——劉波表示,OPPO要投入更多精力去鉆研五到十年才能做出來的“深水區技術”,從而保證OPPO IoT產品的優質體驗。

總結

 從目前的已知信息來看,OPPO Watch很難說不是一款優秀的智能手表,同時其存在價值也不止于產品本身。它是OPPO在IoT領域發力的具像表現,體現的是OPPO對產品本身的思考和對IoT發展的理解,歸根結底則是OPPO對消費者需求的深入洞悉。OPPO Watch表現如何,相信市場也會給我們一個公正的答案。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