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3-09 | 欄目:電商 | 點擊:次
人生本就是一場負重的狂奔,需要不停地在岔路口做出選擇。而創業之路更非坦途,有些選擇,正確與否也不會在當時得到驗證。
這一路,陳歐走得并不順利。時代給了這個年輕人頂峰的高光,仿佛上坡路并沒有那么擁擠,也并不難走。然而一旦觸頂,以后全是下坡路。決策被質疑、業務被唱衰,陳歐從未偏離自己設定的商業軌道,也鮮少因為外界的聲音左右他的想法。“人生就像一個壁球,當生命給我巨大壓力時,我反彈得比誰都高。”
不斷尋找的陳歐
和陳歐共事過的人都不否認他的眼光和判斷力。無論是早期做電商創業、自我營銷還是聚美的集團化、多元化發展,幾乎陳歐的每一個選擇都帶著遠見。
31歲前,憑借叛逆、敏銳的思維特質,堅持“保持屌絲,保持質疑”的人生信條,中國互聯網原住民陳歐把Steve Jobs“Stay Hungry,Stay Foolish”的精神落地中國。聚美優品在成立后的4年時間內,僅憑徐小平18萬美元的天使投資和紅杉追投的1300萬美元,在持續虧損的電商行業里逆襲上市,實現連續8個月盈利。
在陳歐眼里,上市并非終點,聚美優品不能就此止步。他開始研究互聯網上各階段的企業,發現一家企業要走得長遠并得到社會長久的信賴與認可,必須不斷孵化新業務,尋找持續增長的第二曲線。
在亞杰商會搖籃計劃中,他的“師傅”雷軍曾給過陳歐建議:要做一個市場足夠大的東西,而不是自己喜歡的東西;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
像是硬幣的兩面,一面是穩,陳歐只要兢兢業業做好美妝電商,名利或可繼續雙收;另一面是變,他要保持質疑,不想就此停步,不斷革新才能讓企業走的更遠。風險和機遇交雜纏繞,硬幣似乎在陳歐手中等待抉擇,他向上拋起,心里卻早有答案。
賣一輩子化妝品,不是陳歐的夢想,而他也比行業很多人先意識到了垂直電商的瓶頸。顯然,他需要尋找“市場足夠大”的業務,并在合適的時間做出選擇。
等待一次翻盤
陳歐預料的沒錯。隨著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垂直電商早期紅利消失。阿里、京東幾乎占據電商的頭部流量。聚美優品褪去光環,昔日英雄成了眾矢之的,時常被拿出來奚落一番。有人奉勸陳歐賣掉電商業務明哲保身,還能獲得一筆不菲的收入。但熟悉陳歐的人都知道,就算有巨頭企業想要收購,他也不甘讓自己的命運系在他人手中。
陳歐想翻盤,更想靠自己翻盤。
31歲后,陳歐的思維方式打上了收斂、低調的特質,但每個選擇都像在挑戰外界設定的規則。無論是入股母嬰垂直社區寶寶樹還是涉水大文娛,陳歐對時尚商業有獨到的解讀,從“她經濟”衍生出聚美特色的“顏值經濟”。而后,共享經濟在國內尚未成熟之時,陳歐力排眾議入局共享充電寶賽道,尋找線上平臺與線下流量入口的結合點,并開始探索數據的價值。
但市場并不買賬。行業認為聚美優品不再輝煌,是因為陳歐不務正業,打爛了一手好牌,多元化布局不過是三心二意的托詞。
不同于幾年前高調張揚的出場,以及與網友隔空爭論,陳歐這次沒有回應,沒有解釋,他決定先把業績做起來,因為只有當業績做起來,理論才擲地有聲,公司才有更多選擇。
事實勝于雄辯。共享充電寶市場需求快速得到驗證,玩家合力教育市場,再有5G加持,市場態度急劇扭轉。而依托聚美優品的資金和渠道優勢,街電迅速成長為共享充電寶行業頭部企業,為母公司創造穩定收益。
行業紛紛預測,陳歐要借共享充電寶翻盤了。
然而通往成功的路總是曲折的,當共享充電寶的市場需求被證實,街電也取得相對優勢后,“攪局者”頗多。2019年下旬,美團高調宣布重啟共享充電寶業務;同年年底,競對怪獸充電獲得5億融資。行業巨頭、資本市場紛紛瞄準了這塊蛋糕,新一輪的行業競爭一觸即發。
更加始料未及的,是肺炎疫情突然爆發對線下消費場景的沖擊,高度依賴線下場景布局的共享充電寶行業受到波及,一季度甚至上半年流水都將吃緊。小電CEO內部信直言公司已陷入“紅慌”。行業分析人士預測,疫情甚至會改變業界對共享充電寶行業走勢的預期,熬過去的企業,等來的可能是下一個更大的挑戰。
陳歐并不擔心。好比雞蛋并非放在同一個籃子里,他已經為聚美籌備好了另一個增長點。無法預測這個“執拗”的企業家會給出怎樣的答案,畢竟他此前下的棋,我們也是很多年后才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