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1-19 | 欄目:新聞 | 點擊:次
上周手機圈發生了一件大事,榮耀受紅米總裁盧偉冰“所迫”將榮耀V30 Pro送測DxOMark,最后榮耀V30 Pro以122分獲得了全球拍照第二高分手機之名,也領先小米CC9 Pro尊享版1分。榮耀和小米關于手機攝像頭像素之爭由來已久,這次DxOMark的評分也讓這個紛爭有了一個結果。
這事情對于目前手機行業來說確實是一件喜聞樂見之事,但筆者認為這事情也一定程度揭示了目前手機行業關于拍照的一些現狀,不少的手機廠商追求高像素,追求多攝像頭,但往往忽略了真正的拍照體驗和最終的成像效果。
消費者心理:多就是好
對于一般的消費者來說,選擇手機的時候往往是通過一些能量化的數據進行選擇,比如CPU有多少核、內存多大、屏幕尺寸多少、電池容量多少之類,這些量化數據往往是客觀的,也是最被消費者所接受。
但手機拍照這個事情卻是一件主觀的事情,對于手機攝像頭往往能量化的參數并不多,像素、攝像頭數量、光圈、焦距這些也是比較常見攝像頭的量化數據,還有CMOS的尺寸、單位像素尺寸、像素排列等,這些就更專業了。對于一般的消費者來所,要他們接受這么復雜的相機參數絕對是不可能的,唯有像素和攝像頭數量是最容易被消費者所接受,因此,現在不少的手機廠商也開始在手機的攝像頭的像素和攝像頭的數量上做文章。
高處未見高的像素:
關于像素,確實是最容易被消費者接受的一個相機參數,畢竟從手機出現攝像頭開始到現在,不少的消費者都會認為手機攝像頭像素越高越好。因此,我們看到近年手機CMOS的發展都往高像素走,自從索尼推出了IMX586后,4800萬像素已經成為手機攝像頭的標配,之后更有6400萬像素和一億像素的手機出現。從上游的CMOS供應商到手機廠商都做著討好消費者的事情,把手機攝像頭的像素能做多高就多高。
高像素就代表拍照好了嗎?其實并不是,手機拍照并不是一顆CMOS就能完成的事情,背后涉及到ISP、算法、色彩調教等等。像素的高低并不能決定拍照的好壞,更多在于算法的處理,當然高像素加上出色的算法絕對能讓手機拍出非常好的照片。
我們也看到現在不少擁有高像素的手機拍照的時候默認是使用四合一像素處理,4800萬像素默認輸出1200萬像素、6400萬像素默認輸出1600萬像素、一億像素默認輸出2700像素,如果需要高像素輸出需要手動設置。為何不默認輸出最高像素?這里涉及到ISP的性能,目前的CPU內置了ISP,而ISP在拍照時候對圖像進行處理,我們在使用高像素輸出的時候就會發現按下快門后需要等待一定的時候才能輸出圖像,因為ISP需要處理更多的圖像數據,所以處理速度降低了,也一定程度影響了拍照體驗。所以默認輸出四合一像素對于ISP的負擔更少,輸出的速度更快,當然未來ISP的性能或許會更強,處理的速度也會更快。目前來說,直接輸出超高像素的照片并不實際,而四合一像素或者較低的像素,通過算法優化提升畫質,要比盲目追求高像素更實際。
還有就是,為何廠商不把四合一像素反過來宣傳?比如IMX586擁有1200萬像素,通過像素拆分能實現4800萬高像素照片輸出,筆者覺得這樣才符合實際情況,當然廠商不這樣宣傳也是捉住了消費者的心理,但實際我們得到的只是高像素相機而不是高像素照片。
湊數的多攝像頭:
另外一個容易被消費者接受的就是攝像頭的數量了,而且是直觀的,可以直接看到的。雙攝的出現讓手機拍照得到了飛躍,讓手機能現實大光圈虛化、光學變焦等等之前沒有的功能,隨著手機攝像頭的發展,現在不少的手機都配置了三攝、四攝甚至五攝。一般來說手機除了主攝外手機都會配備一個廣角鏡頭和一個長焦鏡頭,也是目前比較標準的多攝配置。當然,不少的手機配置了四攝、甚至五攝,筆者認為多于三個攝像頭的都是在湊數。手機攝像頭越來越多這個事情讓筆者聯想起山寨機時代拼外放喇叭數量這個事,歷史不會簡單地復制,但總是那么的相似。
對于手機來說三個攝像頭已經足夠了,主攝負責日常的拍照;廣角帶來更好的實用性,擁有更多創作空間;長焦能讓手機拍得更遠。出此以外,部分手機可能加入了景深攝像頭實現大光圈虛化效果,筆者認為使用廣角或者長焦攝像頭加上算法就能取代這個景深攝像頭了。另外,還有部分手機上擁有ToF攝像頭,這個還是有一定的實用性能。
除了這些,我們也看到了部分手機上一些“湊數”攝像頭,比如微距攝像頭、人像鏡頭、復古風格鏡頭等等,而這些鏡頭對于普通的消費者來說手機買回來后基本不會用到這些鏡頭進行拍攝,但從心理上確實我的手機攝像頭數目真的比別人多了,滿足了消費者的心理需求。然而對于手機的設計來說,增加攝像頭意味著內部空間要比“多余”的攝像頭占用,增加設計難度,甚至還會增加機器的總量,當然手機廠商也會衡量利弊再進行設計,如果能拉動銷量,增加多一兩顆攝像頭還是很值得的。
不服跑個分:
跑分是將手機的性能進行可觀量化的手段,一定程度讓一些主觀的體驗通過跑分變成數據,讓消費者更好接受。以前的跑分主要針對手機的性能,現在的跑分已經變成了五花八門,手機的拍照和音頻這些主觀得讓人難以量化的東西也能跑。
不是說跑分不好,但我們看跑分出來的成績的時候也要知道這是一個軟件或者測試機構給出的評價,并不是你自己的直接體驗,分數只是一個參考。
關于DxOMark跑分這個問題,筆者認為,拍照的跑分并不像安兔兔這樣,消費者能自己進行測試得到一個結果,而是一家評測結構通過自己的測試而得到一個分數,當中涉及到人手的操作和判斷,必然存在主觀成分,主觀成分的存在對于公平性也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對于拍照的跑分筆者并不看重,筆者更看重的是實際的拍照效果和拍照體驗,分數只是一個參考。
總結:踏踏實實做產品
一億像素、5個攝像頭、跑分全球前三,這是什么手機筆者就不說了,筆者上面所說的這臺手機都能集中體現。商家追逐利潤也是人之常情,投消費者所好也是正常的,如今環境下能踏踏實實做好一款產品的廠商并不多,過度將精力放在一些取巧的配置或者無謂的口水戰上,還不如將精力放在產品研發上,用好產品讓消費者用腳來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