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 > 通信 >

為保住大客戶華為 臺積電找前Intel副總游說美國政府

時間:2020-01-14 | 欄目:通信 | 點擊:

日前有消息稱華為旗下的半導體公司海思要把14nm工藝的芯片轉交給國內的中芯國際代工,這樣做除了支持國產半導體之外還有避險的考慮,防止美國進一步打壓。對華為轉單不太高興的就是臺積電了,畢竟這樣會損失訂單,為此他們也加大了游說力度,找了Intel前副總裁Peter Cleveland做說客。

華為的自研芯片這幾年發展很快,手機用的麒麟、服務器用的鯤鵬、AI用的昇騰都在2019年取得了重要進展,上了臺積電7nm工藝,使得華為海思躍升為臺積電的第二大客戶,貢獻了10%的營收,重要性僅次于蘋果,可以說是臺積電的財神爺。

另一方面,來自美國的惡意打壓也是一個不穩定因素,美國去年5月份開始打壓華為,但是并沒有對華為產生太大影響,主要原因就在于臺積電不是美國公司,華為的核心芯片生產沒有遭到斷供。

美國對海外公司有個25%的技術含量標準線,使用美國技術超過25%才會受到限制,臺積電目前都沒有超過這個水平,主要是靠自己的技術。只不過最近傳聞美國為了遏制華為,不惜修改規則,將25%的限制減少到10%,這樣就找到足夠理由要求國外公司也遵守美國的規定。

為了應對潛在的危險,臺積電私下里也想辦法影響美國政府,找了之前在Intel擔任法律業務副總的Peter Cleveland做說客,為臺積電處理政策、立法及法律等方面的問題。

臺積電不是第一家找說客游說美國政府官員的,谷歌、Intel、微軟、高通、賽靈思等公司都有過類似的舉動,雇傭了專業說客希望改變對華為的打壓。

當然他們這樣做也不是為了幫助華為,而是從自身角度出發,打壓華為太過分的話,對美國公司也會產生負面影響,華為2018年光是芯片采購就有200多億美元,其中美國廠商的訂單超過110多億美元,是美國半導體行業的大客戶。

為保住大客戶華為 臺積電找前Intel副總游說美國政府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