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9-10 | 欄目:電商 | 點擊:次
從成立到登頂中國最值錢的公司,阿里巴巴只用了20年,這樣的奇跡固然與今天宣布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馬云有直接關系:通過很早就使阿里成為由“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和“成為102年的企業”這樣的使命和愿景驅動的企業,阿里成功穿越了周圍懷疑、猶豫的迷霧,也因此享受到最美味的果實。
但同樣,也是時勢造英雄:這種速度既是互聯網行業所獨有,也與中國政府和社會對互聯網公司的寬容有關,還與中國在過去20年所經歷的快速成長密不可分——這期間中國躋身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并且成長為僅次于美國的互聯網超級大國。除此之外,中國龐大的、擁有統一文化的人口紅利也是必須考慮的因素,在經濟規模同樣巨大、但在擁有統一文化的人口規模方面不如中國的日本和西歐,就沒有出現阿里巴巴這樣的公司。
盡管很多時勢不再,但你還是很難想象還有什么競爭對手能在電商領域打敗阿里,雖然在很長一段時間,背靠騰訊的京東曾經讓阿里非常焦慮,而現在拼多多和美團同樣也在某些方面對阿里構成挑戰——這兩家公司背后同樣都站著騰訊,但即便是騰訊,也可能很難從根本上動搖阿里的電商地位,這兩家公司之間的相互明爭暗斗,實際上是誰能從中國這張大餅中分得更多的競爭,而不是你死我活的競爭,因為兩家公司都在實質上扮演著中國經濟基礎設施的角色。
就拿拼多多來說,盡管它掌握了一些階段性的機會,比如伴隨著移動互聯網而成長起來的下沉市場用戶,過去他們幾乎被遺忘了。而這些用戶對性價比極為敏感,對各種對他們的生活而言屬于消費升級的產品興奮,對時間不敏感,也熱衷于將砍價作為一種娛樂。但拼多多的挑戰是,它能否建立起整個價值鏈的高性價比優勢,以及在用戶開始從功能消費轉向溢價消費時,它能否繼續滿足他們。
而在這兩個方面,便又回到了阿里巴巴的地盤——由于阿里已經變得越來越重,從前端的用戶入口,到運營支撐與產業鏈的幾乎每個環節,它都有強大的布局,比如金融、云服務、物流、新零售、本地生活服務、娛樂、前言技術以及海外市場等。
這樣布局的好處是,一方面它可以通過在以類似阿里經濟體這樣的范圍內進行協調來提高生產率,從而分享其應得部分;另一方面,由于它在幾乎價值鏈的每個環節都擁有部分的直接貢獻占比,它可以在整個經濟體內進行交叉補貼,以應對競爭。
但這正是后馬云時代阿里所面臨的最大威脅: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而中國經濟和社會就是阿里之水。
要想如其愿景所希望的成為一家102年的企業,阿里必須確保水的活力,而當它進入絕大部分產業、產業鏈和技術領域并擁有話語權時,一個不僅對它自身,也對中國經濟和社會至關重要的威脅就出現了:如何能確保它在每個領域的行動都有社會和全球競爭力?甚至如何確保競爭機制繼續有效?考慮到它可能擁有阿里經濟體的絕對話語權,而阿里經濟體又與中國乃至世界經濟擁有越來越大的相關性,這兩個問題就變得愈發重要。
也許這正是馬云退休時對后馬云時代的阿里最大的擔憂,不然阿里不會在最新的公司愿景中,增加了這么一條:我們不追求大,不追求強,我們追求成為一家活102年的好公司。
在今年的綠公司年會上,馬云這樣解釋:強很容易給人感覺是蠻橫、無理,今天迫切需要思考怎么做好企業,讓客戶滿意,讓社會滿意,讓員工滿意,自己滿意,家人滿意。在另一個場合,馬云又說:不怕創新成巨頭,就怕巨頭不創新。
一個追求強大、過于強大的阿里,可能使自己置于危險的境地:
面向客戶,過于強大或追求強大,可能使阿里收取過高的傭金和價格、在服務上怠慢、在品質上偷工減料、對新的需求視而不見;
面向員工,過于強大或追求強大,可能使它降低價值觀的要求而提高業績要求,或者過于強調整齊劃一而對缺乏靈活性;
而對中國經濟乃至整個社會而言,過于強大或追求強大,可能意味著走向妨礙競爭、追求壟斷利潤,還可能意味著對整個社會和經濟價值的過度擠壓、占用甚至破壞,而這些最終會招致整個社會的反擊。
所以,對馬云的接班人們而言,也許明智的做法是:做對的事,正確的做事,設置邊界,讓社會價值創造上升為公司的核心考核指標。而幾天前,阿里和網易的“握手言和”,就既有業務上的實質意義,也可能有立志做“好公司”的象征意義,或許可以視為馬云對接班人的臨別贈事。
附一篇一年前馬云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時的分析文章,里面對類似話題有更深入的分析。
馬云的退,阿里的進
摘要:我將馬云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視為一次阿里巴巴的進——適應社會共治大環境下的公司新戰略,而非創始人的退休,這既是進一步錘煉應變力和執行力、適應后創始人時代、通往102年的關鍵一步,也是馬云作為企業家的一次自我進化,它將提高阿里中長期的確定性。
在2018年教師節這一天,教師出身、并且表示退休后還會做教師的馬云,宣布卸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繼任者是CEO張勇,他本人將只保留董事和合伙人角色。這意味著這家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向后創始人時代又邁出了關鍵一步——不說這是最后一步,是因為他的影響仍將在形式上(比如董事和合伙人)和實質上(作為精神領袖、文化導師、生態第一運維者)延續相當時間。
上一次馬云為后創始人時代所做的關鍵行動,是在2013年,馬云宣布不再擔任阿里巴巴CEO,當時他稱“明天開始,生活將是我的工作”,為此,我曾寫過一篇《一個將生活當作工作的馬云更可怕》,其中的部分內容仍然可以拿來解釋馬云新的舉動:
在互聯網領域,一直流行這樣的說法:任何一家互聯網公司很難連續領導潮流超過五年,從雅虎,eBay,到谷歌,Facebook,甚至蘋果。不過阿里巴巴的情況可能有所不同,因為相比那些宣稱自己的優勢是建立在技術上的公司不同,阿里巴巴的優勢是建立在運營和開放生態之上的,這意味著對個人或某一項業務的依賴較小,且其優勢一旦建立,就更不容易被擊破。
實際上,正是這一點為馬云的急流勇退創造了條件:在具體的運營層面,一旦建立起一套體系,它就會自己運轉,而目前這樣的體系已經在阿里內部初步形成,也就是說,該公司在具體運營層面已經完全可以離開馬云,那么,辭任CEO不過是讓形式與實質更加一致而已。
但對于那些與阿里巴巴存在競爭或潛在競爭的公司而言,一個將生活當作工作的馬云將更可怕:因為阿里巴巴的未來與生活息息相關,包括文化、信任、生活方式、社會參與等,馬云所做的不過是順應了這種需要。
在一家年交易額超過1萬億元的巨無霸那里,其未來的危險不太會來自于某一兩項具體業務或技術,而更可能來自系統內部潛在的裂痕,比如文化的變質和系統的漏洞,或者外部土壤和氣候的變化,比如政府的監管,社會信任度的下降,行業增長放緩。從具體公司運營中脫身的馬云,將能集中精力于這些事情上——這些事情的進展往往是在生活的形式中實現的。
實際上,退任CEO以來,阿里巴巴比過去變得更為強大——無論是業務上,還是組織能力上。在中國主要互聯網公司中,阿里巴巴可能是第一家真正在各個主要業務上都形成自己領軍人的,這能提高阿里的應變力和執行力,這在新零售戰略、生鮮細分市場的爭奪、通過物流網絡的完善等縮小與京東的用戶體驗差別、應對微信支付沖擊等方面,都體現了出來。
而應變力和執行力,是一家公司保持基業常青、也是阿里通往102年的關鍵力量,在科技行業尤其如此。因此,我更傾向于認為馬云從具體業務中的逐漸隱退,是一種明智的公司治理完善戰略。
而在目前的階段和環境下,卸任董事局主席,不但可以進一步給新一代的管理團隊創造空間、讓公司更好地適應在后創始人時代的專業化和職業化運營,從而讓公司早日進化為真正的社會化企業以降低與特定人和團隊有關的風險,更重要的是,他將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為阿里創造更好的生態環境——新時期這對像阿里這樣的超級巨頭而言,可能是比單純的商業戰略更重要的戰略。
如果不理解這點的朋友,可以參閱尹生的2017/2018年度互聯網價值觀察《社會共治、技術驅動,以及AT現實》,在該文中,我曾對中國互聯網巨頭們今天面臨的現實做了如下描述:
推動互聯網巨頭們的管理從私人自治轉向社會共治的根本力量之一是,當這些公司從一個獨立的商業實體發展為經濟和社會基礎設施后,從產業競爭向生態競爭的進化符合其利益最大化,因為它們的利益越發與整個生態(也包括社會和經濟等)的整體利益密切相關,這要求它們必須從生態的整體利益,而非僅僅是一己私利出發,并在管理上更加采取開放的姿態,兼顧多方聲音。
變化的另一股力量則來自社會的要求,在整個社會的價值評估中,不僅個別公司的權重很小,就連作為一個整體的經濟也只是眾多指標中的一個。盡管不同的社會偏好不盡相同,但兼顧效率與公平和多元化的價值觀、長期與短期利益,是人類共同默認的原則,為了對不同的指標實施有效管理,人類求助于政府和社會組織。
這就意味著,作為經濟基礎設施的阿里需要考慮比自身的經營更多的指標,比如總體就業、線上線下等多種生活方式的維系、財富分配中的公平、經濟整體運行的效率、創新的保護、經濟體的可持續性等,而作為技術、社會和潛在的經濟基礎設施的騰訊,則除了阿里需要考慮的,還需要考慮類似這樣的問題,比如用戶的時間和經濟管理,虛擬社會的管理,總體幸福感的提高,個人職業發展與社會化,技術的社會后果等。
如果它們不能主動將這些指標納入整體考慮,最終要么面臨競爭地位的下降甚至喪失,要么面臨政府或社會組織的介入——它們承擔的更廣泛的價值指標的監管者責任,讓它們有足夠的理由介入這些新的管理環境,畢竟在更廣泛的社會價值體系面前,互聯網甚至經濟都只是一部分。
當這成為現實時,過去那些支持了互聯網繁榮的自由土壤將不復存在,法律和規章最終會趕了上來,想想那些傳統的經濟和社會基礎設施的管理模式,你就會明白這意味著什么,類似電信、能源、公共服務等領域的領導型公司,它們甚至連自主制定價格的權力也會被置入政府的管理范疇,而這只是它們所接受的廣泛監管范圍的其中一個。
未來,政府和社會的介入將會越來越成為一種常態,因為作為一個獨立利益體的企業實際上很難跳出自身利益之外,社會共治模式就成為互聯網巨頭們不得不接受的現實,或者說建立確定性的機遇(如果足夠明智的話)。
瞧瞧馬云的新名片,你就該明白馬云的這次卸任意味著什么:中國浙江杭州佬,阿里巴巴001號員工,阿里巴巴合伙人,阿里巴巴一號公益志愿者,阿里巴巴脫貧基金主席,馬云公益基金會創始人,鄉村教師代言人,桃花源生態保護基金會聯席主席,TNC(大自然保護協會)全球董事,聯合國青年創業和小企業特別顧問,聯合國世界婦女峰會聯席會議聯合主席。
(來源:尹生價值觀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