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13 | 欄目:內存 | 點擊:次
2021年初,一家新的企業級存儲公司在深圳注冊成立,2022年6月,該公司發布了兩款企業級存儲新品:UbiScale 12000和UbiPower 18000,并計劃在未來兩到三年內發布更多存儲類別,很快將構建比較完備的存儲產品線。
如此速度,顯然是有備而來。而且,從產品規劃和技術戰略層面來看,能看得出這家公司并不是按部就班地做存儲,而是通過新技術構建創新優勢,做一些行業引領性的事情。
比如,在溝通中該公司創始人重點說明了公司產品基于PM(持久內存)技術的創新優勢,也描述了DPU(Data Processing Unit)、CXL等創新技術在企業級存儲市場的應用前景。
這家公司叫做泛聯信息,創始人是中國企業級存儲行業的老兵——經寧,工程師出身的他,在2008年進入華為存儲產品線工作,先后作為首任總經理負責過分布式存儲、NAS與數據保護領域工作,主持過產品線規劃,也曾在海外負責過地區部數據中心解決方案的工作,是不折不扣的行業老兵。
行業觀察:快數據引領的第四次存儲變革
經寧長期觀察數據存儲產業的發展。一方面,他看好存儲市場有巨大的需求;同時他也看到國內市場有了新的競爭環境;另一方面,他認為若干新技術將為存儲產品的創新提供更多可能性。
2021年,帶著這些深入觀察和思考,經寧重新投入到了一輪技術創新的熱潮中,成立了泛聯信息。
從存儲市場需求來看。IDC給出的預測數據顯示,到2025年,全球數據量將達到175ZB,數據的總量很大,數據的增速也很高。經寧認為,當前數據的組成比重正在從BigData(大數據)往FastData(快數據)轉變。所謂FastData(快數據),它指的是那些需要更快的、更及時處理的數據,隨著快數據比重的持續攀升,將牽引一場技術變革。
從國內企業級存儲市場環境來看,既有老牌國際存儲大廠,也有國內的存儲大廠,既有綜合型IT廠家,也有新銳的存儲公司,既有閉源的自研產品解決方案,也有基于開源而延展的商業級解決方案。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突破,創新是必由之路。
從筆者過去幾年的市場觀察來看,很多企業都保持著不錯的發展態勢。因為,如今國內的用戶對于新存儲品牌的接受度也在不斷提高,特別是在面對新興業務場景時,對新品牌也保持開放態度。信創市場的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利好一些新興的有自主研發能力的國內存儲公司。
從技術的發展來看。層出不窮的新技術確實給企業存儲發展帶來了巨大想象空間,比如,經寧提到的DPU、NVMe協議、NVMe Over Fabric技術、RDMA、PM(持久內存)、CXL等,都是當下最火的技術熱點,而新技術在解決新的存儲挑戰方面會更有優勢。
經寧將三十多年的存儲產業發展總結為了四次變革,這些變革是由用戶需求和技術相互推動而產生。
第一次變革是以數據庫數據為主的塊存儲時代,以EMC為代表。第二次變革是以強調文件共享能力的NAS文件存儲時代,以NetApp為代表。第三次是以閃存存儲介質的利用和分布式存儲技術的發展為主要特征,以PureStorage和華為為代表。
在經寧看來,從Big data到Fast data(快數據)的變化意味著需求的牽引,再加上介質、協議、處理器、系統總線等新技術集中出現意味著雙輪驅動,新的浪潮即將出現,而這正是泛聯信息準備迎接的新變革。
行動準則:一定要有創新性!
作為國內TOP1存儲產品線最早期的開拓者,經寧帶領團隊直接實現了分布式存儲從0到1的業務構建,又負責過產品線的整體規劃工作,對于存儲產業的發展趨勢有著更切身的體會。
“作為存儲行業的新入局者,產品一定要有創新性,如果沒有創新性,僅僅比別人更便宜,那么在這個偏技術行業里會很難。所以,泛聯信息的產品一定要有創新性”,經寧表示。
泛聯信息非常看重技術上的創新,提出了PM(持久內存)虛擬化概念,并把該技術分步地以加速模式、主存儲模式以及新硬件形態模式應用到存儲產品中,和其他技術一起實現構建系列創新性存儲產品。在泛聯信息已發布和計劃發布的核心產品都支持PM(持久內存)特性,構成了產品亮點之一。產品如此設計和規劃,也是源于近年來的技術觀察和創新思考。
為了構建PM虛擬化技術并在產品中應用,泛聯信息對于持久內存相關開發做了深入研究,包括系統的時延降低、調度優化、OS優化、FS優化等。
泛聯信息重視技術研發上的投入。目前公司70%的員工都是研發人員,研發人員中30%的人都有存儲系統設計和研發經驗。公司總部位于深圳,同時在在成都設立了研發分部,充分利用當地的存儲研發人才優勢。經寧在介紹中也強調了,研發人才是泛聯信息產品快速發展的基礎,它對于泛聯信息要做的事情至關重要。
經寧希望泛聯信息的產品技術能在市場上引領一場變化,這除了需要產品層面有足夠的創新性以外,市場上,也需要實現從產品到應用場景需求層面上的匹配,從而能夠為各行業的客戶帶來更多價值。
在市場的選擇上,由于傳統企業存儲市場已經比較成熟,更像是一種存量市場,而新興業務領域帶來的市場機會更多,這是增量市場,泛聯信息更看重的是增量市場的機遇。
所謂新興業務領域,其實就是上文提到的Fast Data(快數據)相關的領域,典型的就包括高性能的數據分析,比如,用更高性能的存儲支持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場景,能幫助企業更快獲得洞察。
在經寧看來,現有的產品方案并不一定能適應新的應用場景,甚至在新技術方面的動作會慢一點,而這,正是泛聯信息作為創新型企業的發展機會。
新入局者能讓產品方案結合技術發展更有針對性地滿足企業的業務需求,充分展示出產品價值,從而在市場上有更多突破。
推進落地:技術戰略落地的三個階段
在泛聯信息發布了兩款產品中,UbiScale 12000是海量分布式存儲,側重于大容量,UbiPower 18000是一款分布式高性能全閃系統,側重高性能。
UbiScale 12000采用的是分布式去中心化的架構設計,基于容器技術可同時提供計算和存儲能力,對外提供對象存儲和文件存儲接口,適用于媒資文件存儲、視頻監控、二級存儲等場景。
作為一款大容量存儲,UbiScale 12000的存儲介質以傳統磁盤為主,通過使用PM(持久內存)對磁盤進行加速,PM(持久內存)可以對小的對象和文件以及元數據進行加速,提升訪問性能。
UbiPower 18000也是分布式架構設計,對外提供文件存儲接口,并可以和若干計算框架(如Spark、Tensorflow等)無縫結合,適用于數據密集型場景,比如高性能計算,比如對于存儲性能要求比較高的數據分析場景和機器學習場景。
作為一款強調性能的存儲,它采用的是閃存固態盤加PM(持久內存)的組合,用PM(持久內存)虛擬化層對整個集群的元數據以及小文件的IO操作進行加速,不僅能提升性能表現,還能降低閃存固態盤的寫放大,從而提高閃存固態盤的使用壽命。
以上兩款產品中,PM(持久內存)虛擬化層主要用作加速作用。經寧表示,這是產品發布的第一階段,很快,就會進入到產品發展的第二個階段。
據了解,泛聯信息將在第二階段發布全PM的超高性能存儲平臺等產品,具有超低延遲表現,適用于高頻計算、實時工作負載等場景。
第三階段則是伴隨著CXL以及PM的組合。經寧表示,隨著CXL的商業化應用,處理器和PM之間的形態更為靈活,市場上會出現更多創新的技術方案,將會有更多發揮空間。
隨著UbiScale 12000和UbiPower 18000兩款新品的發布,以及延伸產品和一些通用和垂直領域的方案的推出,泛聯信息已經完成了一階段的相關工作,目前正式進入市場拓展階段,并已經在華北、華東、華南、西南等區域布局了銷售渠道。
我們對泛聯信息的創新之路充滿信心。(完)
泛聯信息如何重新定義數據新速度,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