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 > 通信 >

美委員會出700頁報告建議對中國芯片技術“卡脖子”

時間:2021-03-02 | 欄目:通信 | 點擊:

路透社報道截圖

【環球網報道 記者 邊子豪】擔心被超過,就限制中國?據路透社消息,當地時間3月1日,美國政府的一個獨立委員會——美國國家人工智能安全委員會(NSCAI)投票通過了一份長達700多頁的所謂“報告”,報告中建議國會給中國芯片制造技術“收緊瓶頸”,以防中國今后在半導體領域超過美國。

報道稱,該委員會建議國會限制中國采購制造先進計算芯片所需設備,此類芯片被用于人臉識別等監控技術。

報道提到,很多芯片制造設備來自美國的公司,例如應用材料公司和泛林集團,這些企業已經受到美國的出口管制。不過,這些關鍵設備也可以從日本尼康公司、荷蘭阿斯麥控股公司獲得。NSCAI在報告中建議美國與這些國家一同制定對華芯片制造設備出口許可的政策。報告還宣稱要讓中國半導體行業落后美國“兩代”。

據報道,除了提出要保護美國芯片制造技術外,報告還建議發展美國自己的芯片制造業,該行業在過去數十年中遷移到了中國臺灣和韓國。例如,報告建議給予半導體業的投資40%的免稅額度,刺激美國的芯片工廠建設。

目前,該委員會已將報告提交給美國國會。

美國頻繁打壓中國芯片制造企業。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此前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國政府泛化國家安全概念,違反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的原則,違背國際的經貿規則,濫用出口管制等限制措施,無理打壓中國企業,破壞正常的國際經貿秩序。中方將繼續采取必要的舉措,維護中國企業的正當權益。

相關閱讀:

“中國芯”如何發展?工信部:國家層面將給予大力扶持

來源:新京報

新京報快訊(記者 姜慧梓)3月1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工信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田玉龍在發布會上談到芯片發展問題時表示,芯片產業是一個全球性產業鏈,要加大合作,中國政府在國家層面上將給予大力扶持。

田玉龍表示,“十三五”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總體上是非常驕人的,產業規模不斷增長。據中國半導體行業測算,2020年我國集成電路銷售收入達到8848億元,平均增長率達到20%,為同期全球產業增速的3倍。技術創新方面,目前制造工藝、封裝技術、關鍵設備材料都有明顯大幅提升。企業實力穩步提高,在設計、制造、封測等產業鏈上也涌現出一批新的龍頭企業。

他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芯片產業、集成電路產業。加大了企業減稅力度,同時,芯片涉及基礎問題比較多,有材料、工藝、設備,涉及比較長的產業鏈,要在基礎方面進一步加強提升。此外,在環境優化、平臺搭建以及人才儲備培養等方面,政府、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田玉龍表示,總體來看,芯片產業發展面臨機遇,也面臨挑戰,需要在全球范圍內加強合作,共同打造芯片產業鏈,使它更加健康可持續發展。中國政府在國家層面上將給予大力扶持,共同營造一個市場化、法治化和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和產業發展的生態環境。

新京報記者 姜慧梓

編輯 白爽 校對 趙琳

相關閱讀:

工信部:政府將對芯片產業在國家層面上大力扶持

財聯社3月1日訊,工信部新聞發言人田玉龍表示,芯片產業發展面臨機遇,也面臨挑戰,需要在全球范圍內加強合作,共同打造芯片產業鏈,使它更加健康可持續發展。中國政府在國家層面上將給予大力扶持。

工信部:今年要有序推進5G網絡建設,加快6G的布局

財聯社3月1日訊,工信部新聞發言人田玉龍表示,大力推動信息通訊業的高質量發展,今年要有序推進5G網絡建設,加快6G的布局,推動網絡優化的升級,確保網絡安全。

“缺芯”波及手機產業鏈 小米11缺貨渠道價連續上漲

《科創板日報》28日訊,不論是小米官網或是京東自營平臺,小米11均無貨狀態,購買需要預約。“我們年前最低是3940元,年后漲了一、兩百”,一位小米經銷商透露,”由于供貨緊張,小米11渠道價格上漲,“昨天還是4110元,今天的價就變成了4140元”。(記者 戚夜云)

手機芯片全面緊缺高通交期延長至30周以上

從手機廠商了解到,作為半導體芯片用量最大的市場,手機芯片正在處于“全面缺貨”狀態。有手機供應鏈人士表示,高通的全系列物料交期延長至30周以上,CSR藍牙音頻芯片交付周期已達33周以上,此外,包括華為、OPPO以及vivo、一加在內的手機廠商都在加大手機產品的備貨數量,這無疑加大了芯片供需的不平衡。 (第一財經)

頭部手機廠商發聲:芯片缺貨,極缺!

來源:第一財經

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芯片缺貨漲價已經成為半導體行業的主旋律,芯片缺貨漲價的同時,也帶動了整個產業鏈出現了缺貨漲價的情況,包括材料和設備等上游相關產品。26日,第一財經記者從手機廠商了解到,作為半導體芯片用量最大的市場,手機芯片正在處于“全面缺貨”狀態。

“高通主芯片,小料都缺貨,包括電源類和射頻類的器件。”realme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整體芯片市場都處于缺貨狀態。而小米中國區總裁盧偉冰在24日晚間則在個人微博上表示,“今年芯片缺貨,不是缺,而是極缺。”

工信部:加大芯片企業減稅力度

有手機供應鏈人士對記者表示,高通的全系列物料交期延長至30周以上,CSR藍牙音頻芯片交付周期已達33周以上,此外,包括華為、OPPO以及vivo、一加在內的手機廠商都在加大手機產品的備貨數量,這無疑加大了芯片供需的不平衡。

“目前手機處理器、PMIC電源管理芯片、還有MCU微處理器芯片都有缺貨的情況發生。”中國臺灣某產業分析師對記者表示,從市場整體缺貨情況來看肯定至少缺貨至今年年底。

在5G、汽車電子、物聯網應用等需求的帶領下,超薄指紋識別、電源管理IC、MOSFET、面板驅動IC、傳感器等產品需求快速拉升,以電源管理芯片為例,一臺4G手機的PMIC顆數只有1顆,但5G手機卻要3顆,等于需求一下子增加2倍。

“PMIC可以做100K的4G手機,但是現在只能做20K的5G手機。”上述手機供應鏈人士對記者說。

據悉,PMIC主要在8寸晶圓廠生產,而生產上述手機芯片性價比最高的也是6寸及8寸晶圓代工,但6寸及8寸晶圓代工產能擴產較為困難。根據SEMI報告的數據,2016年全球8寸產線數量為188條,到2020年年底,8寸產線數量僅增長到191條。

據記者了解,現階段已經有部分電源管理IC的生產從8寸晶圓廠轉至12寸廠,但轉換時間和良率問題,短期內也無法快速緩解眼下的“缺芯”難題。

工信部:加大芯片企業減稅力度

諾為咨詢CEO李睿則對記者表示,芯片緊缺的情況主要是因為全球芯片產業鏈正在重建以及周邊和汽車產業對芯片的需求擠壓,受到疫情影響缺貨的趨勢會持續1到3年(常態化),對于終端來說,4G首當其沖,其次是高端5nm產品。

此外,可以看到,手機芯片的缺貨也從主芯片蔓延至其他手機芯片以及小料上。

根據群智咨詢(Sigmaintell)最新數據預測,今年一季度末(3月),2M攝像頭模組的價格預計上漲6.5%左右,5M/8M攝像頭傳感器供應依舊緊張,預測二季度有可能會再度漲價。而在手機存儲器(Memory)方面,受到終端品牌需求集中上調,供需趨緊加劇影響,二季度嵌入式存儲價格也將提前步入漲價通道。

群智在一份報告中指出,二季度MCP均價預計上漲5~10%左右,LPDDR(內存)均價預計上漲7~12%左右。此外,三星美國奧斯汀工廠因大雪遭遇停電導致Controller供應減少,二季度UFS(閃存)也將面臨漲價風險。

“由于芯片代工廠的供應短缺已成為一個全球性問題,其他半導體部件的供應問題可能影響移動設備的需求。”三星內存芯片業務執行副總裁韓真晚(Han Jinman)不久前公開表示,正在密切關注芯片短缺帶來的影響

李睿則對記者表示,手機整體產線產能都會下調,但新品上市日期不會推遲,只是市場供應量會減少,成交價格方面肯定是隨市場規律走。

“但未來兩年全球手機市場的出貨總量肯定(會因芯片短缺問題)下調。”李睿對記者說。

從汽車到手機再到游戲機 全球芯片缺貨!蘋果索尼叫苦

作者:王超

來源:華爾街見聞

最近幾周,越來越多的行業領袖發出警告,他們無法獲得足夠的芯片來生產他們的產品。蘋果最近表示,一些新款高端iPhone的銷售受到零部件短缺的限制。恩智浦和英飛凌都表示,這些供應限制已不再局限于汽車行業。索尼周三表示,由于生產瓶頸,該公司可能無法在2021年完全滿足其新款游戲機的需求。

在疫情爆發初期,汽車和電子制造商曾大幅削減芯片訂單。現在,他們正急于增加訂單。然而,芯片制造商正努力滿足蘋果等智能手機巨頭的訂單,沒有多余的產能。

本周,高通公司的負責人克里斯蒂亞諾·阿蒙(Cristiano Amon)指出,芯片“全面”短缺,理由是該行業僅依賴于亞洲的少數參與者。

多個行業的領導者在最近幾周警告說,他們無法獲得足夠的芯片來制造自己的產品。芯片短缺而引發的停產危機正席卷全球汽車業。

近日,日本媒體報道稱,本田位于日本國內的一家主力工廠將于2021年2月上旬停工5天,馬自達在全球的多家工廠下個月也將減產。此外,豐田、日產和斯巴魯也都出現了減產情況。

截至目前,至少已有5家日系車企受芯片短缺影響減少了汽車產量。日本三菱日聯摩根士丹利證券公司最新發布的報告稱,預計芯片短缺將導致日本車企減產約50萬輛,占到全球減產總量的1/3。當下,不只是日系車企,包括大眾、寶馬、福特、菲亞特克萊斯勒等在內,全球所有車企幾乎都受到了芯片短缺的影響。

今年1月,福特公司已要求其設在德國薩爾路易的工廠停產一個月。這家工廠主要生產福特在歐洲最受歡迎的福克斯品牌,雇用了大約5000名工人。福特公司稱,這家工廠會從1月18日關閉至2月19日。在這之前,福特已被迫關閉了位于美國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的一家SUV工廠。

緊隨其后,奧迪也成為又一家由于芯片短缺而導致生產延誤的汽車制造商。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1月19日報道,由于未能獲得足夠的芯片來繼續生產汽車,奧迪已有1萬多名員工處于閑置狀態,其位于德國和墨西哥的工廠生產和換班方式將受到影響。

歐洲的恩智浦半導體公司和英飛凌技術股份公司(Infineon Technologies AG)都位于供應鏈的頂端,使他們可以了解全球芯片流向。兩家公司都表明,芯片短缺的局面不再局限于汽車。

高通公司的主要客戶蘋果公司最近表示,由于缺少零部件,一些新型高端iPhone的銷售受到了阻礙。

索尼公司周三表示,由于生產瓶頸,它可能無法在2021年充分滿足其新游戲機的需求。

而三星電子警告稱,芯片短缺可能從汽車蔓延到智能手機 三星表示,芯片制造商目前急于滿足汽車制造商需求,很多芯片代工廠都屬于滿負荷運轉,這限制了代工廠接受新訂單的能力,影響代工廠對DRAM及NAND芯片的制造,反過來沖擊智能機及平板電腦的交付。三星方面也在考慮緊急擴大汽車芯片的產能。三星此前表示,受5G移動技術和高性能計算芯片的強勁需求帶動,公司去年四季度代工收入創紀錄。隨著芯片價格繼續攀升,公司半導體業務2021年有望繼續攀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