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6-16 | 欄目:互聯網 | 點擊:次
6月3日晚,天貓全明星直播間,當時針剛指向數字“9”,一改前半場母嬰專場的冷清氛圍,直播間突然變得異常熱鬧起來。
屏幕左下角瘋狂滾動“洛天依”等字眼的留言,淘寶直播間的觀看量約以萬/秒的單位暴漲。
和以往裝扮相同,灰發、綠瞳的“少女”洛天依,終于在“萬眾矚目”中閃亮出場。
“大家好,我是洛天依,作為天貓618助燃大使......”然而,開口第一句,萬眾期待的國民級虛擬歌姬洛天依在熱場視頻中,卻發出了異于以往的聲音,沙啞而刺耳,并且循環往復同一臺詞。
“洛天依聲音不對勁,是我卡了嗎?”、“崽崽怎么一直循環出現?”、“平臺又出問題了?”,評論區瞬間炸開了鍋。
6月3日晚9點的天貓全明星直播間
作為首位破圈“帶貨”的虛擬歌手,這次是洛天依的第三場直播帶貨。洛天依團隊負責人向Tech星球透露,為此次天貓618預熱直播,團隊從與天貓平臺接洽、選品以及直播準備,耗時約一個月。
即使經過預演彩排,但仍難逃意外發生。技術團隊在后臺爭分奪秒的調試設備,兩分鐘后,洛天依終于恢復正常,以女性用品帶貨官的身份,與真人主播“中華小鳴仔”同屏出現在觀眾面前。
洛天依團隊的負責人告訴Tech星球,由于成交數據由他方負責,團隊尚未得知銷售數據和用戶數據。但就平臺方透露的信息來估計,他們對這場直播效果很滿意。據不完全統計,這場直播洛天依共帶了18件貨品,其中有四款是個護類商品。直播在線觀看人數,一度高達630多萬。
根據《2019年虛擬偶像觀察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全國有3.9億正在關注虛擬偶像,或者正在關注虛擬偶像的路上。中國二次元用戶閨蜜達4.9億,二次元圈層人數仍在逐年擴大。
虛擬主播做直播帶貨,仍然存在著技術、運營等方面的門檻,但這絲毫不影響越來越多玩家躍躍欲試,爭做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向Tech星球獨家透露,淘寶直播將在不晚于8月起開設“新奇特主播專區”,這一政策出臺,可能會成為電商品牌建設的新方向,同時,虛擬主播除了更容易獲取流量之外還有可能解決電商企業開播難、主播招募難等問題。
不單單是直播帶貨
淘系在虛擬IP衍生方面布下的“一盤大旗”,正在悄悄浮出水面。
一直深耕文創行業IP運營的老徐,在2019年下半年,已經“嗅到”虛擬IP即將結合直播形式,迎來一條新商業變現模式的訊號。這源于她和淘寶直播PGC負責人的一場深入探討。
兩方都希望找到“虛擬IP結合內容電商來實現雙贏”的方案,淘寶直播PGC負責人順便透露,淘寶直播愿意支持這種新奇特主播模式的探索。
談話結束后,老徐并未急于下決策,而是廣泛尋找合作方。她在反復思考一個問題——如何將手中積攢的優質IP資源,與電商平臺結合起來,產生1+1>2的效果?
而淘寶直播PGC負責人提及的新奇特主播計劃,和兩個團隊密切相關。一個是淘寶直播的內容電商事業部,一個淘寶行業平臺事業部。
最先提出虛擬主播計劃的,是淘寶直播的內容電商事業部。
內容電商的核心是,通過電商內容化提高轉化率,用內容電商化創造需求。這也是內容電商事業部一直堅持的戰略。內容電商事業部總經理俞峰也曾公開說過,淘寶直播不是秀場直播。平臺更重視內容電商中的內容部分,即如何讓更多商家通過直播和內容生態來做生意。
但實際情況是,淘寶直播平臺自2016年3月試運營以來,輸出的一直是電商內容,并不是內容電商。
做真正意義上的“內容電商”,讓內容驅動消費者產生商品需求,成為內容電商部長期思考和現階段發展的重點。經過長期調研和研討,終于,這支專門負責二次元方向的團隊,在去年找到突破口:讓虛擬主播進直播間。
緊接著,這也引起平臺內部對淘寶二次元部門的關注。淘寶作為全國最大的二次元衍生品平臺,提高內部二次元商家的銷售轉換能力,探索IP實現商業化轉型等問題,是淘寶二次元長期思考的問題。
從目前發展現狀來看,國產二次元IP產業大多由B端買單,基本沒有一條成熟的商業化鏈路。或許可借助虛擬主播計劃,與淘寶二次元商家資源進行有效結合。二次元IP也能有機會和更多淘寶商家對接并孵化衍生品,形成特色市場。通過多次商議和周密調查后,淘寶二次元決定,加入該戰略計劃。
終于,2019年底,兩支隊伍達成戰略一致,建立以IP統領的全新商業體系,以二次元賦能淘寶平臺商家。緊接著虛擬主播在2020年異軍突起,進入淘寶直播間,“走進千萬家”。
不僅這兩支團隊,淘系其他業務部門也動作不斷。
淘寶邀請虛擬偶像鼻祖“初音未來”入駐平臺,虛擬歌姬洛天依“破圈”帶貨......一位接近淘寶內部的知情人向Tech星球透露,洛天依團隊表面看似與天貓事業部合作,實則是由達摩院負責,而達摩院一直在研究無人直播間。
淘寶直播相關人士也告訴Tech星球,淘系內部的技術研發部門,早已在幾年前就開始研發虛擬主播,今年3月,業務部才收到相關宣發通知。
對于“淘寶平臺接下來是否會大力扶持虛擬主播帶貨”這一問題,該人士告訴Tech星球:“淘寶平臺跳出以成交量為主要衡量標準的框架,更看重虛擬主播的直播內容質量和規模化。平臺更注重虛擬主播給商家帶來的賦能水平,進而提高商品銷售質量。”
他認為,“通過虛擬主播,優質主播將不再是大商家的專屬,淘寶中小賣家也可利用精準匹配到的虛擬IP,快速應用到自家店鋪,豐富營銷場景。目前,淘寶直播平臺以零攤位費的方式正與商家進行合作。”
據《2020年中國品牌授權行業發展白皮書》顯示,93%的企業在調研中表示,相比沒有IP的同類產品,授權產品的銷售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對于同一個IP形象的其他衍生產品或消費體驗,消費者再次購買的消費意愿整體較高,復購意愿高達81%。
淘系平臺作為電商平臺,歷來以利益為重,把GMV數據放在第一位,為何對于虛擬主播“網開一面”呢?
老徐坦言,“我覺得虛擬主播直播帶貨這條路被市場過分關注,甚至被誤解了難度。不同于市場上的內容虛擬主播,淘系培養的都是電商虛擬主播。對于淘系這種一天50億的直播平臺,虛擬主播肯定不是因為帶貨能力,才獲得淘系關注。”
但老徐認為,“虛擬主播代表著未來年輕人群的喜好,以及一些之前沒有被關注到的年輕人熱愛的產品品類,這些都讓人感到未來可期。甚至結合達摩院的人工智能,甚至可以有“無人直播間”的想象空間。”
“以達人養號的方式來扶持虛擬主播做直播帶貨,近期還是相當困難,投入產出率不高,更多的是新鮮感。”老徐認為,“畢竟,淘系直播如果只是想提高平臺帶貨量,培養孵化頭部真人主播的機會更大。”
與淘系平臺扶持虛擬主播的戰略側重點不同。入駐其他平臺的新玩家認為,虛擬主播“破圈”做直播帶貨,是一個前景較好的新商業變現模式。新一波紅利也即將來臨。他們認為,抖音美食知識類賬號@我是不白吃,某次直播帶貨銷售額達到866萬的數據,就是有力的證明。
漸被攪動的風口
洛天依不是唯一。
據Tech星球了解,MCN公司大禹網絡旗下的“一禪小和尚”,從6月初起,正式開啟直播帶貨;抖音平臺擁有360多萬粉絲的“默默醬”,預計6月中下旬開啟首次直播帶貨;“狗哥杰克蘇”在6月13日,完成首場直播帶貨。
移動互聯網紅利消退,全民全行業直播興起。一個稍顯性感、新奇的方向,可能都會引起創業者、行業投資機構的聞風而動。根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市場上的“二次元”類別的賬號已經超過1000個,其中開設直播的賬號達663個。
據了解,虛擬主播涉及的利益鏈條與真人主播幾乎相同,除了平臺運營方、MCN機構、用戶、商家等真人主播也具備的環節外,又新增加了IP方這一環。
采“礦”還需“挖礦人”,虛擬主播MCN機構紛紛加入新賽道。
“改變營銷玩法,提升直播間的品牌效應,我希望可以通過動漫LOGO角色以及IP主播化、品牌IP年輕化來實現。”自與淘系的那次探討后,老徐一直在思考市場前景如何。深思熟慮后,她認為“虛擬IP+電商”的模式會帶來一波新紅利,便答應入駐淘寶直播PGC精品欄目。之后,她便一頭扎進了虛擬主播這一賽道。
作為淘寶直播的首家虛擬主播MCN機構手心好物和虛擬主播服務供應商負責人,老徐告訴Tech星球,除了自家孵化虛擬IP之外,截止到目前,手心好物MCN機構已簽約數百個IP角色。并建立了便捷低成本的“虛擬主播網藝庫”,搭建了成熟的品牌數字資產+直播技術服務體系。淘寶首個虛擬主播狼哥賽門,就是網藝庫中的一員,也來自于一個游戲IP。
更多入局者,僅僅想快人一步,逼自己絕不掉隊。
“一禪小和尚”的市場部負責人紀慧雯向Tech星球介紹,直到今年3月,才下定決心通過虛擬形象做直播帶貨。“2019年下半年的時候,我們只想把技術打通,但不是為帶貨做準備。因為當時認為虛擬IP做直播帶貨還相對遙遠。”
紀慧雯說,“今年4月份和謙尋合作后,我堅定要虛擬主播做直播帶貨的想法。雖然入局比較晚,但我們覺得這個賽道值得嘗試。”
安排6月下旬進行首場直播帶貨的“默默醬”,也是從今年3月份入場。“這幾場的種草直播效果呈上升趨勢,我認為虛擬主播做直播帶貨,發展前景還是比較樂觀的。”目前,“默默醬”的帶貨直播籌備工作,進入到搭建供應鏈的收尾階段。”“默默醬”的操盤手李浩說。
洛天依團隊的負責人坦言,“在疫情和云直播等大背景下,基于優質的團隊虛擬直播技術,我們主動找到合作品牌、平臺,商議直播帶貨這件事”。
比孵化真人還難
“頭部動補設備一旦沒電,觀眾看的畫面是腦袋掉了下來,對他們來說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我們只能用調侃化解尷尬”,“手心好物”賬號完成幾十場淘寶直播后,老徐依然擔心設備不穩定,造成畫面崩壞的意外發生。“'狼哥賽門'在一次直播中頭向后旋轉180度,就是因為動補設備發生了偏移。”
“虛擬主播做直播帶貨,在技術、內容和運營等各方面的難度,絕對高于真人主播”,洛天依團隊向Tech星球說道。
“真的太難了!扶持虛擬IP做直播帶貨比孵化真人主播還難。團隊計劃暫時重點運營'一禪小和尚'和'熊小兜'這兩個虛擬IP”,“一禪小和尚”的市場部負責人紀慧雯斬釘截鐵的說。
業內多位入局虛擬主播帶貨賽道的負責人,也均向Tech星球大吐苦水:扶持虛擬IP做直播帶貨,并非易事。
對于絕大多數IP方而言,直播技術就是第一道“門檻”。
紀慧雯帶團隊打通虛擬主播技術,就花費了半年時間。“將人數控制到最低,我們這一支隊伍接近20人,單動作捕捉這個技術環節至少配置4個人。而同等帶貨水平的真人主播,標配人數也就3人。而且每套直播技術設備,均花費大幾十萬。 ”她說道。
一禪小和尚正在直播帶貨
和技術設備的磨合也十分耗費時間。
“比如,把握動補設備帶電量夠不夠,能不能完成四五個小時的直播,設備如何做交換器的連接等非常細節的問題,這些都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紀慧雯說,“直到今年3月,我們的技術才算成熟”。
老徐介紹,“部分設備的蓄電能力弱,也造成直播最佳狀態的維持時間不會長于3個多小時。這遠不符合直播5-6小時才能漲粉的淘系直播模式。因此,也間接影響了虛擬主播的漲粉和常態化開拓。”
早前“默默醬”的兩三場直播,經常出現直播設備(包括手機)三四個小時后過熱,設備出現故障的問題,“默默醬”的操盤者李浩無奈地說,“嘗試許多方法后,我們最終選擇了冷風扇對著直播設備吹這個最有效的方案。”
人工和技術只是前期的小問題,無法實現“人貨場”的統一,是更大的“絕命殺”挑戰。
虛擬IP“我是不白吃”的操盤手朱宇辰認為,專業的美食知識,6年喜劇從業經驗,成熟的美食供應鏈,選擇抖音平臺開設直播,在“人貨場”環環相扣下,才順利打通了直播帶貨這條路。
邀請虛擬主播進行直播帶貨究竟是“show”的成分多,還是“貨”的成分多?這一問題,在洛天依完成三次直播帶貨后,負責團隊依然沒有找到正解。洛天依團隊負責人向Tech星球透露,目前團隊在匹配消費群體的選品、有趣的直播腳本設定耗費時間最長。而且直播間用戶與粉絲群的重合率并不高。
多位虛擬主播的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為虛擬主播籌備供應鏈,是最難的一環。
“虛擬直播和傳統真人直播的差別,絕不僅只是角色不同,帶貨模式也不同。一定要總結一套直播過程中能夠展示自身優勢的獨家銷售模式。我們是根據用戶需求,反向搭建供應鏈。”朱宇辰說。
抖音美食知識類賬號@我是不白吃
作為淘系平臺入駐的首家虛擬主播MCN機構負責人,老徐也向Tech星球反復提及,“做好虛擬主播帶貨,必須實現‘人貨場’的統一。而這恰恰是最難做到的”。
“我們正在和官方密切合作,找到合適的“人貨場”組合模式。在此之前,團隊不會妄然做常態化開播。”老徐說道。
她認為,“賣貨,是電商直播的最終考試,貨和人設必須要匹配。而且有些品類,虛擬主播無法親自上身測試。比如虛擬試衣、虛擬化妝這些功能,就需要更高的技術去解決。”
而經過多次帶貨直播測試,紀慧雯得出結論,“利用粉絲經濟走常態直播帶貨之路,根本不可行,結果大概率是失敗的。直播帶貨數據好壞和粉絲量級沒有關系,因為直播不是瞬間過程,只有直播間觀看用戶的粘性高,平臺方才會分發到更大的流量池,進而產生基數的裂變。”
如何破圈battle?
虛擬主播“破圈”帶貨,對整個利益鏈也產生“蝴蝶效應”。
據老徐透露,“虛擬主播直播帶貨,對原“中之人”(泛指虛擬主播的幕后演員)的職業影響并不大。這些在虛擬偶像行業從業的真正聲優和配音演員,無法長時間堅持說話,會對他們的嗓音有很大影響。所以,會另選直播帶貨場景下的“中之人”。而真正主動入局者,更多是電臺主播、聲音主播等職業群體”。
不同于其他團隊直接使用原聲優,老徐已經對接了200多位外部聲優主播和40多位真人主播。
“我們在直播帶貨時選用的'中之人',是專業程度不高,但適合做直播帶貨的配音演員。因為電商虛擬主播更需具備帶貨專業能力,能說動消費者為產品買單才是硬道理。而且用戶出發點也不是粉IP,而是基于對虛擬IP的信任。”
中之人“破圈”直播帶貨,團隊也被迫“出圈”。
一名二次元行業的資深從業者向Tech星球直言,“虛擬主播破圈帶貨,對內容方是個巨大挑戰。短視頻 IP團隊跨行做電商,需要重新建立直播電商的思想體系。這是一個艱難且漫長的過程。”
為了讓運營團隊更快適應虛擬電商主播,老徐“把6名運營人員,安排到最苦最累的服裝供應鏈直播間,做運營跟播學習”,她認為無論真人主播,還是虛擬主播,都需不斷提升運營團隊的能力。
紀慧雯認為,“電商直播的真正戰場不在直播間內,而是直播間外。電商直播贏,還要拼運營。”
虛擬主播層出不窮,聞“風”而動的技術方趁機穩賺一筆。
超三次元偶像“馬當颯颯”的操盤手—浙江博采傳媒CEO李煉,曾操刀創作《昆塔》、《大禹治水》等多部動畫劇集和電影。三年前,他帶領團隊開始做虛擬IP的技術準備。
圖為超三次元偶像“馬當颯颯”
愛奇藝的首支次元跨偶像樂團RICH BOOM,他們提供了部分技術解決方案。對于市場上涌現的“新面孔”,他認為,“虛擬主播并不需要特別高質量的技術方案,它不同于虛擬偶像、超次元寫實偶像那么看重顏值和細節。”
“有直播平臺曾邀請我們參與今年5月1日的直播活動,但團隊認為深度調研后,再決定是否加入這一賽道。因為在市場未成熟之前,大量團隊草率入局,可能讓市場迅速垮掉,對整個行業也會帶來負面影響。”李煉補充道。
從今年開始,上海至視信息作為虛擬主播的技術供應方,公司技術顧問 Core Chen,明顯感覺市場需求的突然上漲。“團隊已經和國內最大的電商平臺達成合作,而且為了滿足客戶的多元需求,我們接下來會比較重視虛擬換裝等技術的開發。”
也許,電商救不了虛擬偶像,但是虛擬偶像可以助力電商。
做著帶貨夢、主播夢,無數大小公司紛至沓來,他們中的大部分,甚至還沒摸清楚這場比賽的規則。他們在賭,通過早入局和運氣,抓住這一閃而過的新商業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