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主頁 > 電腦 > 筆記本 >

21天宅家辦公啟示:扶我起來,我還能工作

時間:2020-03-09 | 欄目:筆記本 | 點擊:

  17年前的今天,像極了此時此刻。

  一場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改變了很多人的人生軌跡。當時還是學生的我,沒有來得及和高三最后一學期好好說聲再見。三個半月的漫漫長假,伴隨著我度過了“人生轉折點”前最重要的一段時光。

21天宅家辦公啟示:如何改造舒適辦公環境

  2020,轉眼到了21世紀第三個十年的開始,但是沒有人會預料到,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將春節假期從7天拉長到27天,甚至更久。

  從大學畢業走向社會已過去12年,北漂的生活以及轉淡的年味兒,和那只存在于記憶中的白雪皚皚的春節,對我來說已是一種奢侈。每年回家匆匆忙忙,還沒來得及和所有親朋好友見上一面,就又要道聲離別。老話說,“過了十五就過了年”,但對于千千萬萬在外漂泊的人們來說,《難忘今宵》最后一個音符落下時,這個年,就已經過完了。

  而今年,全中國人民以這樣的一種方式度過正月十五,迎來“龍抬頭”,甚至可能“宅家”度過四年才有一次的2月29。

  踏踏實實?百無聊賴?亦或是憂心忡忡?著急復工?

  對于我們這些從事互聯網工作的人來說,以往覺得在家、在公司、在星巴克、在麥當勞辦公都是一個樣。只要有網絡的地方,我們就能抄起電腦、登錄后臺、產出內容。

  但是在過去的這二十多天里我明白一件事,“家終究是家”。氛圍、心態、環境、設施……每個因素都會影響工作的過程和結果。所以我很能理解人們在網上表達的那些希望快點上班的意愿,不僅僅是因為……窮,還有那長時間呆在家里的不安與不適。

21天宅家辦公啟示:如何改造舒適辦公環境

  以我為例,從正月初七到2月20號復工之前,我已在家連續辦公21天,總計遇到的問題包括:

  1.身處老小區,網絡環境不穩定(可能是大家都宅家的原因,以往還好),對我們這些依托互聯網辦公的人來說,實在是有種無力感。

  2.優勢辦公資源都放在公司,家里只有一臺平時救救急的“8年抗戰”老電腦,速度、效率不堪回首。

  3.家里的書桌和座椅本身不是為辦公考慮,超級不符合辦公狀態下的人體工程學,嚴重影響專注力和持續性。一個小時不起來晃蕩晃蕩,腰、背、胳膊、腿就要處于工傷狀態。

  4.晚睡成為習慣,而且越晚越精神,經常會影響到白天的工作狀態。

  5.工作和零食密不可分,正餐能省就省,新陳代謝、消化道健康度越來越差。

  另外,原本以為在家辦公會比上班更輕松,但后來才發現,因為上下班沒有明確界線,以前的955變成了007,所以在家辦公感覺比在公司還要累。原本以為這只是我自己的感覺,直到上微博、朋友圈溜達了一圈才發現,原來這是目前全中國上班族普遍的感受。嗯……多少有些釋然了。

  好在,偉大的快遞物流行業沒有癱瘓,雖然慢了點,但至少給我留下了操作空間。所以在21天宅家辦公期間,除了工作之外,我最大的樂趣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改變家里的辦公環境,這是以往根本就沒有考慮過的事情。

  在列清楚問題之后,我開始尋找針對每個問題的解決方法。

  第一個問題,網絡。

  找個新小區買房?不現實。

  督促小區物業和網絡運營商更新設備?別想了。

  利用現有技術拔除網絡瓶頸?嗯,這個可行。

  老小區網絡質量不好,很大程度上是人為原因。尤其是我所處的小區,居住密度不是一般的高,所以一個單元里、一棟樓里的網絡環境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用的人太多,擠滿了帶寬。再加上辦寬帶時候運營商給的路由器本身質量一般,所以網絡不穩定很正常。

  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自然不能警告其他人不要上網、不要下片兒。我的辦法是把路由換成WiFi 6,從端口上拔除網速瓶頸。畢竟WiFi 6比之前用的WiFi 5可是要快很多了,如果這都不行那我也認了,只有疫情結束之后換一家運營商了。

21天宅家辦公啟示:如何改造舒適辦公環境

  那么這個“快很多”是個什么概念呢?看下面:

21天宅家辦公啟示:扶我起來,我還能工作

  WiFi 6也就是802.11ax,在2.4GHz頻率下,傳輸速率最高可達1148Mbps;5GHz下最高可達4804Mbps。而WiFi 5,也就是802.11ac環境下,2.4GHz頻率速率為750Mbps;5GHz下速率為2166Mbps。

  速度差異會帶來怎樣的不同呢?再來看一張圖:

多點開花創新升級 英特爾為PC行業帶來哪些寶藏

  注意看屏幕上左右兩側顯示的主持人動作延遲,左側為WiFi 5傳輸,畫面延遲非常明顯;右側為WiFi 6傳輸,畫面動作基本與主持人動作同步,從中可以看出WiFi 6網絡環境下會給遠程辦公帶來怎樣的改變。

  另外在購買WiFi 6設備之前,原本以為WiFi 6路由會比較貴,但上網一搜才發現便宜的300多就搞定了,靠譜點的700-900多,豪華一些的大幾千。

  第一個問題初步解決,接下來就要著手解決第二個問題了。

  2012年買的“8年抗戰”老電腦,清灰、換固態、重裝系統什么的都試了,但最終還是倒在了處理器性能老化衰退以及小容量內存瓶頸上。作為想要在家宅出一片新天地的新世代硬核青年來說,這怎么能忍?

  思前想后,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快捷方法就是買臺新電腦、換掉老電腦,而且還有一個問題要考慮,那就是新電腦內置網卡必須得支持WiFi 6,否則我那300多大洋的WiFi 6路由豈不是白瞎了?

5問英特爾10代酷睿新平臺 為何值得買? 目前只有英特爾10代酷睿處理器支持WiFi 6

  一番摸索之后發現,現在支持WiFi 6的電腦鳳毛麟角。本來想買臺便宜的A家銳龍本,但無奈AMD還不支持WiFi 6,只有I家的10代酷睿支持,而且還必須得配AX201網卡,所以找了一上午才找著兩臺符合心理預期的機器:一臺是惠普Spectre x360變形本,另外一臺就是更早之前聯想推出的YOGA C940。

惠普Spectre x360變形本 目前支持WiFi 6的電腦并不多,這臺惠普Spectre x360是其中之一

轉軸與音箱完美邂逅 聯想YOGA C940評測 聯想YOGA C940同樣支持WiFi 6

  話說為什么看上了這倆呢?

  首先惠普Spectre x360變形本和聯想YOGA C940都是輕薄本,這是我的首要需求。畢竟咱不可能這一年都宅家辦公,等疫情過去之后不還得回京上班嘛,所以輕薄便攜是我的首要需求。

  其次,兩者價格也差不多,Spectre x360的i7 1065G7機型售價10449元,YOGA C940同配置機型售價10999元,都在我這次購機的預算之內。

  再者就是外觀了,說實話兩個機器的顏值都比較吸引我,但同時也有各自不同的風格。Spectre x360看起來比較風騷,YOGA C940看起來比較莊重。而且兩者都是變形本,屏幕可以360°翻轉,對于大半輩子沒用過變形本的人來說,咱這次不也是想跟隨一下時代潮流么。

  不過最終讓我下決心的還是配置差異。Spectre x360配置了8GB內存和512GB SSD,而YOGA C940貴550塊,但是配置了16GB內存和1TB SSD,相對來說更劃算一些。畢竟在Windows 10環境下,16GB內存比8GB內存更適合辦公,8GB內存占用率一般在40%以上,16GB就要好很多了。所以最終我的選擇了YOGA C940,雖然貴幾百,但是從配置來看更符合我的辦公需求。

轉軸與音箱完美邂逅 聯想YOGA C940評測 英特爾10代酷睿i7 1065G7處理器CINEBENCH R15成績

  另外不得不說的就是10代酷睿的性能潛力了。YOGA C940支持Fn+Q野獸模式,而Spectre x360引入了游戲本上才有的HP Command Center,也可以鎖定在高性能狀態,都可以將英特爾10代酷睿i7 1065G7處理器的多核性能潛力發揮的更好,而且正是因為性能提升較大,所以10代酷睿是現在高效辦公的首選平臺。

  再者從軟件優化角度來說,10代酷睿平臺也更加合適。畢竟像Adobe、Office等等這些常用辦公軟件都是通過英特爾編譯器進行了優化,像我們這樣的互聯網從業者來說,Photoshop、Premiere、Excel、PPT、Word等等都是常用軟件,所以在英特爾平臺上運行更順暢。

惠普Spectre x360變形本 注意看配置信息,要有AX201網卡才支持WiFi 6

  到此,解決網絡問題的同時,“老電腦性能差”的問題也自然而然解決了。畢竟現在I家10代酷睿是最新的硬件平臺了,要是連它都不行,那也真是沒啥別的辦法了,總不能在家里裝個至強服務器辦公吧。

  解決了網絡、效率問題,接下來就得解決宅家辦公的健康相關問題了。

  我估計有不少人和我一樣,因為家里沒有合適的辦公桌椅,大多就是隨便湊合一下。三五天還行,但之前可是連續在家辦公21天,從腰到背,再到肩膀、胳膊、腿,幾乎沒有一處是舒服的。

21天宅家辦公啟示:如何才能真正做到高效

  其實桌子沒有什么特別的,主要在于椅子。一定要選椅背高的,能夠完全承托腰部和頸部的,像下面這種半高椅背的坐時間長了超級不舒服有沒有?

21天宅家辦公啟示:如何才能真正做到高效

  至于最后兩個問題,解決方法就是2個字——自律。工作時候不亂吃,亂吃……呃吃飯時候不工作。然后一定要注意早睡早起、多動動。

  最后的最后對比一下改造前和改造后的工作環境:

21天宅家辦公啟示:如何才能真正做到高效 改造前

21天宅家辦公啟示:如何才能真正做到高效 改造后

  有一說一,有一個穩定的網絡環境、有一臺靠譜的電腦、有一套舒適的桌椅,別說21天了,就是210天連續宅家辦公,我也能堅持的下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