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 > 電商 >

海外買手們告訴你:口罩全球采購有多難?

時間:2020-02-07 | 欄目:電商 | 點擊:

“love china”、“中國加油”……在日本很多藥妝店的門口,都掛出了這樣的標語。

迎戰新冠肺炎的戰役,早已從國內延伸到了海外。口罩,則成了世界各國助力中國的重要物資。

臨近中國的日本,這個口罩大國的制造商們也進入了戰斗狀態:1月17日起,尤妮佳由正常工作時間生產,改為24小時生產;總部在日本仙臺的廠商IrisOhyama在春節前一周的訂單是之前的三倍,其中國工廠也加緊了生產。還有泰國、印尼、美國等國家地區,源源不斷的物資馳援過來。

僅阿里平臺,截至2月2日16點,全球共有38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華僑社團、留學生團體等機構,撥打菜鳥熱線求助運輸捐贈物資,其中15個國家、地區的物資已抵達或即將抵達中國。

除了許多海外機構和組織,復星集團、富春控股、阿里巴巴、均瑤集團等企業的助力,更多的平凡人通過代購籌集著防疫物資,世界朋友圈也被這些普通人點亮。

防疫物資全球采購有多難?它們背后的爭分奪秒、變數與驚險少有人知。

「電商在線」采訪了10位海外專職買手和海關人員,貨源緊缺成了最大的問題,隨著政策的不斷變化,許多國家的對華航班停飛,艙位價格水漲船高,從貨物出境到海關再到國內物流運輸,各個環節都比以往面臨更大困難。

全世界尋找口罩

“光恐慌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就想到組織買手們一起做點事情。”

春季前夕剛剛回到武漢的辛迪,看到新聞里不斷涌動的疫情,感覺自己真的坐不住了。

作為淘寶全球購“日本買手聯盟”的會長,辛迪就組織了日本的買手朋友們,集體募捐一些口罩和防護物資,支援家鄉的一線醫護人員。

但對于這些個體買手們來說,貨源是非常大的挑戰。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不斷擴大,日本國內也出現了嚴重的口罩危機,多個地方的醫用口罩全部脫銷,普通口罩也一搶而空。受此影響,日本國內口罩生產商的訂單量較往年有了大幅增長,有的甚至增長了100倍。

“我們幾乎發動了全部的資源,從身邊的藥妝店開始掃貨,并且在專業的醫療網站上下單。”辛迪對「電商在線」說。

為了提高效率,辛迪建立了點對點的援助方式,她直接與武漢當地的醫院對接,了解對方的需求,定向采購。

“其實相比武漢幾家核心的醫院,很多在郊區的醫院物資情況非常堪憂。”

在捐助群成立僅2、3天的時間里,300多位愛心人士集結在此,募集到28萬元的物資款,全部轉化為5萬多件口罩、2千多個護目鏡和防護服。

辛迪算是海外捐助組織者中行動最早的一批,也受到很多關注,整個春節期間,她一直為此忙碌,她知道貨源的緊俏和醫院的缺口,都需要靠分秒必爭來彌補。

“騰訊公益也關注到我們的行動,說希望捐出500萬讓我們來采購物資,但實際情況是,貨源太緊張了,用錢也買不到。”辛迪說。

1月30日,辛迪和買手們準備好的物資準時從大阪起飛,順利降落武漢天河機場。醫院方面直接從海關處簽收了物資,對于辛迪來說,這是一塊石頭落了地。

遠在美國的買手Jacky,也通過自己身為北美買手聯盟會長的號召力,召集了很多華人商家和物流企業,共同為武漢醫院募集物資。

除了直接與3M等防護企業直接對接外,Jacky還要高價收購美國平臺商家銷售的產品。“國內最缺的3M 1860醫用版N95,批發價格19塊錢20只,我們用31塊多買20只,一共收了1000只來捐贈給武漢。”Jacky說。

即便是一些身在國內的普通人,也在用各種方式尋找海外貨源來完成捐贈。張競予是位舟山的網店主。1月20日,在跟一個武漢當地的朋友交流中,他得知,湖北黃石有一家婦幼保健院缺少口罩,他便想著捐贈一些過去。在國內口罩已經開始緊俏的局面下,他想到了從海外買。

從21日開始,一直到25日,在日本的朋友連續幾天去各個藥店排隊碰運氣,總共買到了16盒醫用口罩,一共800個。

預計這兩天快遞到國內,直接發往湖北黃石的醫院。

口罩放進自己的倉庫里才安心

不僅是個體的買手,一些大的集團公司在全球采購防疫物資也是困難重重。公司鎖定的貨源隨時可能流失。據上觀新聞報道,1月31日,富春控股采購的近5萬件防護物資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在這批妥妥入境的物資之前,該企業采購團隊在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等地四處尋找貨源,團隊的微信群接連爆出不好的消息——

“口罩供應商反悔了,隔離服供應商也見不上”;

“我們上一秒在跟供應商說明需要的出口檢驗報告和企業相關承諾,下一秒就有其他買家說,他們不要求供應商提供任何證明和文件。現在8100套杜邦Tyvek600型防護服與800套英國Microgard防護服被人用現金提貨,我們來不及買了……”

幾經曲折,當團隊終于在印尼敲定1萬件防護服時,又怕夜長夢多,索性將原本貨物從供應商的倉庫直接送機場的線路,改為貨物先提至富春控股在雅加達收購的倉庫,因為“把貨拉到自己倉庫才能放心”。

阿里的跨國采購也曲折。1月30日,一票由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印度尼西亞阿里云公司捐贈物資運抵浦東國際機場,涉及口罩7.7萬只,總價值36萬元人民幣,救援物資由菜鳥物流直接發往武漢。這批貨物來之不易,因為包括印尼在內東南亞國家正值放假,工廠不開工,有庫存的廠家不多,而且當地也有需求,因此供應商很不積極。阿里印尼采購團隊只能一遍遍與供應商溝通,稱“這是在救命”,最終說服了供應商,將新到的一批貨賣給中國。

物流成了最大門檻

目前,美國、英國、印度等很多國家不少航空公司基于疫情取消了部分前往中國的航班。這也引發了海外捐贈者的擔憂。

辛迪是幸運的,她所捐贈的防護用具已經穿戴在了醫護人員身上,但隨著政策的變化,很多捐贈者還在焦頭爛額。

身在西班牙的劉星婷很無奈,她剛剛準備的20盒外科口罩,本打算通過郵寄給國內親人,再轉交給武漢當地醫院,但是2月4日剛打包好,當天下午就接到通知,所有從西班牙發往中國的物流都暫停了。

“最焦慮的事情是,完全不知道這種情況什么時候結束,現在政策變動太多了,包括國內很多人在等的洗手液之類的物品,現在都無法郵寄了。”劉星婷對「電商在線」說。

“其實,海外捐贈的運輸主要還是利用客機貨艙,尤其是幾萬個以下口罩之類的小批量貨物。”辛迪介紹道,龍浩航空特地為他們提供了免費包機服務,在這一次活動中,日本許多物流企業都給予了支持。

上述海外買手均向「電商在線」表示,口罩等防疫物資當下都屬于“急貨”——快速寄出快速接收,幾萬個口罩也不算大宗商品,再大了就得走海運,但一個月時間沒人等得了,所以現在還沒有什么其他別較好的方式。

“當前救濟物資運輸還是依靠南航、東航等國字號的航空公司作為主力。”而當這些航班運力已滿時,如何把這些醫療物資帶回國內,成為了海外捐贈者面臨的難題。

來自第一財經的報道指出,此前有企業用于馳援武漢的62箱共計3萬枚FFP2口罩已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滯留超過48小時。上述貨物原本計劃3天前從阿拉木圖發往武漢,但由于哈薩克斯坦目前陸運受阻,而聯系的航空公司運力已滿,出現了無航班可接力的尷尬局面。

很多捐贈者不得不選擇將物資“化整為零”,目光鎖定在旅行社資源上,在與領隊溝通后,通過人肉帶回的方式保證物資進入國內。

在1月29日路過迪拜國際機場的鄭天文對「電商在線」表示,機場托運大廳有很多旅行團隊守在一堆箱子旁邊,紙箱上大多寫著3M,還貼著紅十字的標識。

而航空位的緊張,作為中間商的物流企業們更為焦急。在英國伯明翰經營華人物流企業的王俊杰,在國內疫情爆發的第一時間就開通了口罩專線,專門為在英華人捐贈物資開辟通道,并且滿足一些國內自購需求的郵寄服務。但外部的運輸壓力,已經讓他不得不開始調整運價。

“我們從春節以來一直是公益性質,專線價格只需要8磅(約72元人民幣),但現在包括英航在內很多航空公司停飛國內航線,航空位太緊張了,不得不上漲價格到17.5磅。”王俊杰對「電商在線」說。

“通關”依然面臨挑戰

迎戰疫情,全球籌集來的大量防疫物資經抵達上海、深圳,然后轉運武漢。僅1月25日至1月30日,上海海關就已快速驗放疫情防控物資68批次。

「電商在線」查詢武漢海關官方網站后發現,尚未公布目前海關流通物資的數量情況。但最近的一條公告消息,則是關于進口捐贈物資辦理通關手續的公告。

一名在武漢從事報關工作的人士表示,目前武漢接受捐贈的防護品以口罩、防護服、護目鏡、消毒液為主。她表示,在綠色通道政策下,受贈方提交加蓋公章的《受贈人接受境外慈善捐贈物資進口證明》即可在海關提貨。

“以往是必須要在海關辦好了免稅手續才可以”。

為此,「電商在線」咨詢了在大連從事海關事務的工作人員,對方告知,此次施行的登記放行堪稱海關總署史上力度最大的通關政策,現行政策下,當天進來的貨馬上就可以放。

“以往所有的援助物資都要由受贈方辦理減免稅證明,如果沒有開這些文件,海關就只能征稅。這樣對一些大額捐贈的熱情也有負面影響。”該人士說。

據悉,此次綠色通道政策可以減免關稅及增值稅,為了防止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慈善為名,逃稅漏稅,《進口證明》上加蓋的“湖北省慈善總會”的公章則成了唯一通行證。

“這枚公章真的難到我們,感覺做好事的復雜程度堪比走私毒品了。”身在美國的胡冰坦言。

根據現行流程要求,境外捐贈物資如需免征進入醫院使用,還需提供醫療器械注冊證。但胡冰和他的基金會采購物資主要來自“Uline”網站,雖然跟醫院方面核對過物資情況滿足需求,但很難拿到相關注冊證。

“雖然很多文件都在說加快通關速度,但真的不到最后一刻不確定結果怎樣。當我們的物資好不容易上了飛機,可落地時還是被公章給難住了,當時恨不得自己P一個。”胡冰說。

實際上,就算在完成清關進入國境后,通往武漢的物流運輸依然充滿挑戰。胡冰表示,“當前最大的問題是物資到武漢的渠道,為確保物資能夠送達到武漢醫院,我們需要隨時對應,隨機應變。

2月5日手機里彈窗了一條信息: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在協商推動恢復飛往中國的航班。辛迪和胡冰們眼中又燃起了希望,相信很快,這場國際愛心通道會變得更寬。

(來源:微信公眾號“電商在線” 楊泥娃 金斌)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