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2-20 | 欄目:業界 | 點擊:次
昨天,滴滴出行宣布,從12月23日9:00起順風車將于北京、武漢、佛山、南昌、長沙上線試運營。屆時,滴滴順風車重啟城市將增加至7個,在經過安全問題的陣痛之后,滴滴順風車的再啟程,也給中國共享經濟注入了強大的信心。
縱觀2019年,沒有任何其他行業能和共享經濟一樣,體驗過山車般的瘋狂。一邊是wework上市折戟、OFO積重難返,資本和大眾熱情一步步消退;另一邊是共享充電寶逐漸成為用戶“剛需”,企業普遍實現規模化盈利,滴滴順風車在解決安全問題之后重新上路。當然,更多垂直產業還在紛紛借助共享經濟或圈錢造勢,或默默潛行。
隨著資本大潮退去,共享經濟也從資本驅動的野蠻生長時代,步入需要自我造血的“硬核”時代,生死存亡將漸次揭開謎底。而在2020年,共享經濟又將走向怎樣的未來?各大細分賽道又將迎來怎樣的新機遇和新挑戰?
一
共享充電迎二次爆發
“很多共享經濟都是非常賺錢的,就像我們現在投的共享充電寶。”金沙江創投管理合伙人朱嘯虎對共享充電寶的評價十分樂觀,共享充電項目“活得不錯”的原因在于,電池技術的進步遠遠趕不上人們對設備待電時間需求增長的速度。
現在如此,未來恐怕更是如此。5G技術為各行各業發放技術紅利的同時,卻也不得不同時帶去“配套跟不上”的難題。飛象網CEO項立剛就曾表示,“5G手機就好比一個干很多體力活兒的人。干活兒越多,能量消耗越大。”擁有更快網速和更高頻譜利用率的5G手機,耗電量會急速加大。
資料顯示,5G的耗電量將是4G的2倍以上,同時,伴隨AR、VR等大型應用,以及短視頻、高速看片和下載的高強度需求,耗電量更成為5G商用普及的一個短板。在目前電池技術短時間無法解決這個問題的情況下,求助共享充電寶就成為必然選擇。
從目前頭部共享充電寶品牌的布局和發展來看,滿足用戶隨時隨地的移動設備續航需求并非不可能。公開數據顯示,陳歐領銜的街電已成功落地全國300多座城市,覆蓋餐廳、商場、KTV、機場、高鐵站等“吃喝玩樂游購娛”各類生活場景,密集的網點鋪設和可異地取還的便捷服務,不斷提升消費者的使用體驗。當消費習慣一經養成,復購行為就是被激發,用戶粘性也會越來越高。
2019年,共享充電寶的盈利優勢已經顯現。2020年,在5G的重大利好之下,共享充電寶將徹底走出靠資本驅動的初期發展壁壘,實現規模化、可持續的增長,共享充電寶二次爆發已成大概率事件。
二
順風車等共享出行將回暖
2019年12月,因安全問題停擺了450多天的滴滴順風車重新上線,在部分城市試點運營,與此相配合的是滴滴大幅度的補貼——從12月3日到12月10日,滴滴已經為其獨立上線的類順風車業務“拼車”進行了多場大規模補貼活動,在全國20余城市的滴滴乘客,只要拼車成功,車費即可享一折優惠。
滴滴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活動當日,共有310萬名乘客使用拼車。而按照人均補貼50元計算,補貼總額預計達上億元。
消費者總是趨利的。順風車們因為補貼很快“漲潮”,哈羅、曹操等網約車企業也強推順風車,各種補貼紛紛釋放。貝恩咨詢發布的《2019年亞太區出行市場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出行市場的交易總額將在2020年達到720億美元。
如此大的市場體量,足夠成就交通出行行業的另一個巨無霸。據此前媒體報道,2017年,滴滴順風車的GMV近200億元,貢獻凈利潤近9億元,占同年滴滴凈利潤總規模(10億元)的90%。而在2018年春運期間,滴滴順風車運力達3607萬人次,相當于民航業47%的運力。
在解決了安全顧慮之后,以滴滴為首的、兼具“合乘”概念的順風車類業務將在2020年迎來全面漲潮,成為共享經濟的熱點之一。
三
共享單車理性前行
2019年,共享單車因為押金事件引發整個行業走向低迷,用戶關注度陡降,企業信心不足,唯一的好處則是讓整個行業變得十分理性。
一方面,是共享單車提供者通過信用擔保等多種方法,基本跑通了免押金租賃模式,降低消費者顧慮;另一方面,消費者也接受了共享單車在合理范圍內的漲價,理解缺少補貼之后的成本增加。
比如,摩拜單車現在的起步價為1.5元,之后每半小時加1.5元。對此,大部分用戶覺得在合理范圍,因為消費者也深知:“免費的午餐雖然好,但虧本的買賣做不長久,”稍微多花一點錢來保證自己的出行便利和可以享受到的服務,并非得不償失。
初期瘋狂燒錢是所有共享經濟業態的一大共性,為爭搶市場,企業愿意也有資本以不合理低價的形式去試水、去競爭。但這其中的弊端顯而易見,企業不僅無法很快進入良性的盈利模式,還將消費者的價格下限預期無限放大,不利于整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從一開始的免費騎行到象征性收費,再到現在貴過公交、地鐵的定價,共享單車企業走過了太多彎路,終于迎來了新世界的曙光。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共享單車行業存活下來的企業一方面免除押金,提升消費者的信心;同時,讓價格回歸理性。”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系教授吳先明就指出,此舉意味著共享單車已回到正常的商業軌道,市場潛力被激活,未來的爆發力依然不容低估。
2019年,共享經濟也在逐漸告別過去依靠資本的燒錢模式,步入靠實力存在和發展的硬核時代。可以預見,2020年共享經濟將進一步水落石出,或逆勢飛揚走上巔峰,或曇花一現就此謝幕,就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