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2-05 | 欄目:互聯網 | 點擊:次
幾年前,飯圈的種種事情還被各路媒體當做一類新奇小眾的文化現象來看待,對其進行一種奇觀化的分析解讀。但是現在,這種聲音越來越少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感到習以為常。飯圈文化已經在不知不覺間滲透到了它原來不曾觸及的領地。有些時候,甚至連被粉絲追逐的那個人自己都有點反應不過來:我怎么也進了飯圈了?
這個對象甚至可以不是人。幾乎每半年都會在微博上引起驚奇的一個事實是:大熊貓也有自己的粉絲站。在粉絲們看來,每一只大熊貓都有自己的長相風格和性格特點,每一天熊貓們的一舉一動都值得記錄。
一個熊貓粉可以精細地指出一只熊貓每天的返圖之間的區別。粉絲們會為了哪一只熊貓的待遇更好而吵架,有熊貓會被指責是飼養員的“親兒子”,有熊貓被指控是“心機婊”,因為它會向飼養員撒嬌。熊貓中也有“頂流”,大熊貓萌蘭長期占據微博超話萌寵榜第一名。萌蘭換院子,原來院子里粉絲送的玩具沒有帶過去,萌蘭粉絲們便開始集中投訴北京動物園,另一只熊貓胖大海也被波及,因為萌蘭粉絲揣測:“胖大海要出關了,北動新一代流量王要來了,所以老熊貓要靠邊站。”
大熊貓萌蘭的飯拍
類似的飯圈思維正在滲入各行各業。最近的一個典型例子,就是李佳琦。毫無疑問,李佳琦是個紅人。他的直播間人氣爆棚。但誰也沒有想到,在飯圈,2019年紅起來的最后一個男人也是李佳琦。他不僅擁有喜愛他的直播觀眾,還擁有了自己的粉絲。這些粉絲和任何一個偶像的粉絲都一樣,他們給李佳琦經營超話、拍圖開站子、做微博轉贊評數據。
黃牛們開始賣李佳琦的身份證號和航班,以便粉絲們能掌握他的行程。直播畫面被粉絲一幀幀截下來當作美圖欣賞,采訪視頻被當作素材配上動人的BGM剪輯成個人的OPV。之前GQ報道寫李佳琦的文章GQ報道 | 幸存者李佳琦:一個人變成算法,又想回到人當然也被翻出來重新閱讀,不過在粉絲們看來,它顯然不是一篇人物報道,而是一部充滿需要牢記的事例和語錄的偶像福音。
李佳琦反黑組也成立了,主要工作是舉報對偶像本人不利的微博。除此之外,他們還為李佳琦上熱搜太頻繁深感困擾,覺得這是有人要捧殺偶像,所以代替李佳琦誠摯道歉:占用了過多公眾資源,真的對不起!
李佳琦的飯拍
這并不是什么新鮮事。在這個時代,無論之前處于哪個行業,你都能擁有成為偶像的一次機會。相聲、電競、乒乓球、足球、音樂劇……每一個圈都能變成飯圈。
2018年的夏天,C羅在北京舉辦見面會,我的一位球迷朋友欣然前往。現場讓他深感震撼的是,在C羅北京后援會一位女粉絲的組織下,全場開始齊唱《追光者》。他們對著C羅踢球的矯健身姿一起唱:“我可以跟在你身后,像影子追著光漫游。”
相聲圈的飯圈化已經非常出名,現在,德云社有著不容小覷的人氣。德云社的團建表演活動“鋼絲節”,最便宜的門票在黃牛手里賣到六千塊。一位黃牛和我說,內地最好賣的票是TFBOYS、NINEPERCENT和德云社。郭德綱也有站子,發布他每一場活動的精修圖,粉絲比今年出道的唱跳偶像站子還多。因為講相聲要配對來講,并且在段子中,一對搭檔經常會扮演夫妻,粉絲們組CP相當方便,相應的,德云社同人文學也相當繁榮。在一篇桃辮(郭德綱和徒弟的CP名)文學里,郭德綱對徒弟說:“師父白天做人,今兒晚上就做一回鬼。”
飯圈文化就像入侵物種,可以順利在任何一個圈子里移植。因為它過于成熟,只要找到一個對象,就可以自我發展。先到達的粉絲會成立后援會,指導后來的粉絲要怎么做。之后會有發圖片的站子、維護網絡聲譽的反黑組,專門負責監控數據的網絡特攻小組、一些有話語權的大粉還有遵從這些指令的普通粉絲們。男性多的圈子極易獲得飯圈女孩們的青睞,就像男偶像比女偶像更容易成為頂流那樣。
任何一個追過星的粉絲,當他找到另一個心儀的對象時,只要這個對象和日常生活有距離,可以承擔過剩的感情和想象,就可以把飯圈的那一套用在他身上。粉絲們都在飯圈里被訓練得很好,打榜做數據、產出視頻和文字、為了大粉的文字陶醉、存下站子的圖,一切都自然得像一條流水線。
這當然會和原來圈子的習俗起沖突。舉例而言,在音樂劇結束后,觀眾們可以送演員們下班,從演職員通道離開。但隨著《聲入人心》的熱播,粉絲們開始追音樂劇演員。為了秩序考慮,演員們會避開表演結束后還在等待的粉絲,送演員下班的慣例就變成過去的泡影。
聲入人心第二季巡演
原來的音樂劇迷肯定會不滿,但這都屬于舊勢力的負隅頑抗。粉絲們帶來流量和錢,沒有哪個圈子能抵抗得了。并且每個圈子都會借著推廣本圈文化的理由,來迎合追星女孩們的需求。德云社被戲稱為中國的杰尼斯,旗下有多個組合,有成熟的明星成員也有還很青澀的訓練生,還有即將自己的團綜。電競圈的每一個戰隊都像一個男團,除了比賽之外,會拍各色凸顯成員人設的物料,官方還會評選“最佳粉絲運營獎”,來鼓勵粉絲們進行應援活動。
郭德綱還格外擅長在粉絲文化和原來的相聲文化間找到一種平衡。粉絲們要帶熒光棒進場,他同意了,但是要求粉絲在唱流行歌曲時才能舉,其它時候要園子里的規矩行事。
郭德綱粉絲的彩虹屁和飯拍
拋去這些,塑造一個偶像,本身就有足夠的吸引力。擁有自己的飯圈,就可以棲身于盲目的愛的浪潮中。只要還維持著自己的人設,就算提供不了實際的產品,也可以收獲大量的感情。這些感情只要稍加利用,就能夠控制一大批人的頭腦。
粉絲對偶像的愛是互相感染的,依附于個人而存在,隨著每一次粉絲的自我付出而增強。這和原來的圈子里那種喜愛截然不同。原先一個人只有喜歡聽相聲,才會欣賞一位相聲演員。但粉絲們是先愛上一個相聲演員,才會去聽相聲,以期更多地了解他靠近他。
常見的粉絲控評
而一個人成為偶像的標志,在我看來,應當是有人開始為他控評。無論一條微博的內容如何,只要和偶像相關,粉絲們都會找到控評的方向。有的時候是單純美圖和表白,有的時候是對謠言的澄清,有的時候是對不利指控的譴責。
“抱走XX不約”、“無辜XX被害”,“XX合理維權”是粉絲們面對事實糾紛的三把大斧。“公平對待XXX”是粉絲們對于經紀公司的基本訴求。就像每一個藝人的粉絲都會要求你關注藝人的作品而不是生活,而不管他有沒有值得關注的作品。在這個時候,感情已經足以壓倒對于事實的判斷力,飯圈發展起來的話語體系足以對任何事實進行闡釋。粉絲們能夠營造出獨立于真實世界之外的真空,在其中安放自己的感情。
微博上有無數#請公平對待XXX話題
飯李佳琦和飯一個藝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沒有區別,李佳琦敬業、寵粉、有故事,他也有自己的代表作——雙十一直播。而且他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偶像,沒有舞臺、沒有精心塑造的人設,那么就不用接受原來飯圈評判標準的束縛。就像最開始rapper們成為偶像的時候,他們既可以享受粉絲的紅利,又可以觸碰普通偶像絕對不敢靠近的紅線——談戀愛。
追星只有零次和無數次,飯圈思維令人上癮,這是為什么粉絲們樂于移植飯圈模式的原因。不需要付出理智,就可以收獲激情和譫妄,追星是一種超越日常的體驗。至于偶像是誰,是干什么的,已經不再那么重要,甚至無關緊要。越是不能提供實際產品的偶像,反而越能維系粉絲們的團結。因為他們永遠不會違背粉絲們的想象,不會刺破由模式和體系建立起來的真空。如果想維護一個空洞的概念,最好的方式就是為它建立一個飯圈,讓粉絲們心甘情愿地守護它。
飯圈思維越來越泛化的今天,我們將迎來一個更加合理、也更加不合理的世界。飯圈會給予所有不合理的感情合理性,并且明確地指導你該要做什么,繁雜的系統和程序會掩蓋所有的不理智。對于圈子外的人來說,理解這個世界會變得越來越困難,因為你會看到所有人都沖著一個終點前赴后繼,盡管那個終點可能什么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