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2-02 | 欄目:電商 | 點擊:次
“做企業的時候,一些優秀的人才對公司非常重要。公司人才貯備很重要。”
說過這些話的丁磊大概怎么也不會想到,如今會因為底層員工的一聲“吶喊”被貼上“冷血資本家”的標簽,遭到全網群嘲。
近日,身患重病的前員工控訴老東家網易的一篇萬字長文火了,網易迅速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事件經過周末兩天的發酵后,處境被動的網易終于發布道歉聲明。但這不僅沒能平息事件,反而進一步引發眾怒,網友對大公司“簡單粗暴”、“不近人情”的處理方式心生不滿。
一直以來,丁磊給外界留下的印象都是“非典型商人”,他喜歡音樂、歌劇、電影和文學,在32歲就成為中國首富的他常常“不務正業”,但玩著玩著就把錢掙了。接受媒體采訪時,他不談風口、不談戰略,經常強調的是用戶體驗,產品品味;他信奉產品至上,推崇“工匠精神”。
從深層次看,暴力裁員事件不過是網易公司現狀的一種折射。對于丁磊和網易來說,今天面對的輿論和業務環境都與兩年前大相徑庭。
2017年2月,網易公布的2016年財報顯示:全年凈收入381.79億元(54.99億美元),同比增長67.4%;凈利潤116.05億元(16.71億美元),同比增長72.3%。
受此影響,網易股價首次站上300美元大關;此后一段時間,股價持續上漲,市值突破400億美元,成為BAT之后的中國互聯網第四極。
業績上揚背后,是網易多元化業務——PC端和移動端游戲、電商業務以及廣告服務收入和利潤的快速增長。
尤其是電商業務,2016年,網易郵箱、電商及其他業務在網易全年總營收中占比21.07%;到了2017年,僅電商業務的凈收入就為整個公司的凈收入貢獻了22%,成為拉動網易營收增長的重要引擎。丁磊甚至喊出“通過網易考拉、網易嚴選等電商業務,花三到五年時間再造一個網易” 的目標。
2017年,面對悄然爆發的網易,甚至有媒體驚呼,“我們可能需要重新審視一下丁磊和他的網易了”。
然而,互聯網世界瞬息萬變,2年后的網易已是前景暗淡——電商業務持續虧損,考拉20億美元賣身阿里,吃老本的網易游戲被競對各種擠壓,網易云音樂遭遇版權困境,網易漫畫關停、網易理財下線。今年以來,網易多次被曝裁員傳聞。
丁磊需要回答的老問題又來了——網易新的增長點在哪里?早在2008年他就曾面臨這樣的問題;過去幾年,他也曾找出過一些答案,在音樂、電商、在線教育等領域靠著“好產品”上演過“后來者的逆襲”。
今天,48歲的丁磊又到十字路口。在講究“生態化競爭”的今天,集“注重產品品味”、“隨性”、“保守”、“吝嗇”、“很少談戰略布局”等標簽于一身的丁磊還能再造奇跡嗎?
產品經理
2001年,蘋果第一代iPod一經推出便引發轟動,因為它不但外觀漂亮,還擁有獨特的、人性化的操作方式以及巨大的容量。當時,這款售價為399美元的MP3播放器,在開售的頭兩個月就賣出了125000臺。此后,它一度吃掉世界MP3 市場70%的蛋糕,成為蘋果公司的一個神話。
“老實說其實他們當時做的時候我是很看不起的,因為那時韓國已有一批公司做得很久了。”丁磊后來說,蘋果不是世界上第一個做MP3的公司,但為什么蘋果做iPod仍可以取勝?不要忘記,它在iPod上加了一個通訊功能就成了iPhone,后來iPhone就取得了巨大成功;對消費者來說,他不在乎你進入晚或者早,而只在乎你的消費體驗;所以我更在意的是消費者真正的體驗是什么。
可以說,在注重打磨產品、靠產品取勝這個邏輯上,丁磊與喬布斯“英雄所見略同”。丁磊自詡為“網易最大的產品經理”,他以“隨時出現”的方式活躍在網易的各個產品群,他對產品細節的追求可謂到了淋漓盡致的地步。正是秉持著產品至上的思路,丁磊和網易在游戲、音樂、電商、在線教育領域屢試不爽。
他曾帶著一個助手,從哈爾濱到三亞,20多天里跑遍大半個中國,每晚都要踩點10多個網吧,和玩家交流,聽他們吐槽,逛各大論壇,搜集一手的玩家反饋。
憑著這份精神,網易才做出了現象級爆款游戲《陰陽師》。這款游戲上線兩個月內,DAU破1000萬大關,總流水超20億,在App Store霸榜榜首長達一個月。
2013年4月23日,網易云音樂正式上線。彼時,在線音樂已是紅海——酷狗和多米正在角逐市場No.1的位置;百度音樂開啟了新一輪品牌升級;QQ音樂App月活已超2億;天天動聽的用戶量逼近2億。那種狀態下,當丁磊決定要做音樂產品時,連網易的高管們都是不理解的。
然而,2年后的2015年,網易云音樂宣布用戶數超過1億;2016年7月,用戶數又破2億,市場占有率僅次于QQ音樂,成功地將蝦米、多米、百度音樂,酷我音樂等競對甩在身后。
網易云音樂之所以能夠逆襲,靠的正是差異化的定位和清新脫俗的產品體驗。在丁磊看來,音樂是基于分享的,所以,他說自己做音樂是為了“靈魂的對話與溝通”。
在云音樂的產品打磨上,丁磊同樣堅持死磕作風,在整個App的定位、頁面設計到選曲、音質,丁磊都傾注了大量心血。以網易云音樂App播放界面中黑膠唱片轉速為例,轉快了用戶容易暈、轉慢了又讓人昏昏欲睡;丁磊帶著團隊反復調試了20多遍,只為讓用戶獲得最佳的體驗。
網易做電商,丁磊總說是出于興趣,他給網易電商貼的標簽之一是“有品位”。網易嚴選的很多商品,丁磊都是親自選,親自用。比如連褲襪,他不但自己穿,還讓家人一起試穿,結果發現可能是因為歐洲人和中國人體型的差異,導致襪子穿上后會慢慢滑下來。對此丁磊不滿意,把意大利供應商換掉,讓團隊跟日本公司的技師商量,生產適合亞洲人襪子。以至于,丁磊把自己逼成了絲襪專家,他說自己一眼就能看出來女生身上的絲襪是80D還是180D。
多年下來,丁磊死磕產品的精神為網易贏得一個美名:網易出品,必出精品。那么,在聚焦主航道,收縮業務線的今天,丁磊和網易下一個優秀的產品是什么?似乎還沒看到答案。
保守商人?
“如果說誰是中國互聯網上最保守、最有耐性、最可能活上一千年、等著先烈們都死光了才去收拾戰場的,那一定是丁磊。”資深媒體人程苓峰對丁磊的這句評價在互聯網圈流傳了很多年。
但據說丁磊最岔岔不平的就是別人說他保守,“這些人懂個屁呀”,他說。
回顧網易過去這些年的發展歷程,幾乎“完美錯過”所有風口——電商、社交、O2O、直播,網易都姍姍來遲,丁磊也因此被互聯網圈稱作“慢半拍”的人。但在他自己看來,沒有哪個風口不值得錯過,外面的世界遠沒有想象中那么美好。
在這種思維的影響下,網易始終堅持專注、穩健的打法,習慣性先觀望再跟進,短期內無法收獲千萬級用戶或實現盈利的業務在內部就會變得很艱難。
特別是在近兩年,網易收縮了多個業務線,把一些不賺錢的業務進行了關停并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網易考拉跨境電商業務。
曾經,網易考拉被丁磊寄予了厚望,他甚至喊出要在電商戰場“再造一個網易”的口號。在丁磊的監督下,網易電商業務也顯示出了強大的沖勁,成為拉動網易營收增長的重要引擎。
但隨著各路玩家進場,跨境電商大戰愈演愈烈。電商成為拖累網易利潤增長的包袱;第一財經曾援引消息人士稱,考拉每年虧損超過20億元。
丁磊在今年9月做出了一個令人意外的決定——將“燒錢”的網易考拉以20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了阿里。
昔日最強勁的對手,如今成為并肩作戰的隊友,時任網易考拉CEO張蕾只能用“復雜而興奮”來形容當時的心情。
部分網易員工則有些憤憤不平,有人在社交平臺吐槽:“面對網易這個公司,心中無比失望……考拉成立四年,連續九個季度跨境電商國內份額第一,真的是一手好牌,然后被賣?真是想不通。美團虧損九年,拼多多虧損四年,京東在盈利前也連續虧了無數年,老板都沒有放棄,而考拉,才四年,被放棄了”。
但仔細想來,這又符合“保守商人”丁磊的一貫做法: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馬上撤,做生意要及時止損。
在2019年二季度財報電話會上,網易CFO楊昭烜提到:“我們的經營理念并不支持用不惜虧損來換取快速增長的模式。”
同樣發展到中途因為業績不佳而被喊停的還有網易金融和直播。
從2015年成立金融事業部以來,網易就在支付與理財兩大板塊布局。可以說,互聯網理財、眾籌、區塊鏈、消費信貸這些互金熱點,網易金融業務全都踩到了。
遺憾的是,在爆款產品出現之前,網易就迫于風險停掉一些業務條線:2017年9月,網易眾籌網站“三拾”停止服務;2018年11月,網易理財公告,于2018年12月1日下線所有產品;2019年2月,網易保險公告稱,在30天后停止服務。在網易考拉被賣掉后,可以預見,網易支付的業務規模和交易量也將產生較大影響。整個網易金融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日漸消失。
作為網易泛娛樂產品布局的一塊,上線于2017年5月的“網易薄荷直播”僅發展了一年半的時間就全面關停了。
根據網易方面的說法,這是“網易傳媒基于對其2018年業務綜合考評情況以及公司在內容發展戰略方面調整做出的深思熟慮的決定”。有內部員工的說法是:“主要還是業績不達標,沒有達到我們預期的業務要求。”
伴隨著業務調整的還有一輪較大幅度的裁員,范圍涉及網易嚴選、網易味央以及教育等業務。根據《財經》報道,嚴選裁員比例接近30-40%,未央裁員接近50%,教育部門計劃從300人裁至200人以下,公關部40%的裁員。當時網易方面的說法是“公司確實正在進行結構性優化”,但官方并未對具體裁員比例進行確認。
無論是業務調整,還是人員優化,背后最大的決策者是丁磊本人。他的取舍甚至愛好決定這家互聯網巨頭的方向。
一位網易中層曾告訴《深網》:“其(丁磊)內部管理方式更多是一種興趣式管理,其看好的新產品,必定親力親為,不看好的產品,則很難獲得資源和支持,加之決策隨意性強,不少項目有頭無尾。”
沒有二把手
60后馬云如今已經開啟人生的下一程,留下一個“良將如潮”的阿里。二把手、接班人問題成為BAT等成功的互聯網公司必須面對的問題。
長久以來,網易沒有二把手,丁磊牢牢掌控著網易。在控制權方面,他是有過教訓的。
2000年,網易上市之際,丁磊曾聘請臺灣背景的黎景輝擔任公司CEO,丁磊本人轉任CTO。到了2001年,“丁黎之爭”爆發,黎景輝與丁磊之間發生了巨大的矛盾,他甚至試圖將丁磊趕出網易。
丁磊最終憑著超5成的絕對控股權翻盤,重新掌控了網易。
丁磊目前在網易持股超過40%,是網易最大的股東。這個現象在中國的互聯網界是極為罕見的。
截至2018年網易股權分配情況
與阿里等公司上市造就一批高管富豪不同,鮮有人提到網易在高管期權激勵方面的成績。反而,丁磊與離職高管的恩怨在媒體上鬧的紛紛揚揚。
當年丁磊不重視媒體業務,高管拿不到上市公司期權獎勵,在對未來失去信心后紛紛出走,卻不想日后與網易鬧得十分不愉快。
2005年,時任網易總編輯的李學凌提出,要把網易旗下房產、游戲、汽車和科技4大頻道獨立出來,成立自負盈虧的公司,讓管理者對公司有完全的控制權。如果順利的話,5年之后,網易會手握4家上市公司,每家都能做到領域老大。
這項提議很快得到了丁磊的支持,李學凌負責的網易房產頻道之后也獲得了快速發展,在不到半年的時間有了40萬元的月營業額。萬萬沒想到的是,不久后網易房產就被賣給了搜房網,賣了之后李學凌才知道這件事。
同年6月,心灰意冷的李學凌從網易離開,隨即創辦了游戲資訊多玩(歡聚時代,YY),翻開了全新的一頁。
2014年11月,網易發布公告稱,YY直播從未獲得過網易公司關于直播《夢幻西游2》的任何授權。李學凌與前東家的矛盾被公開化。
同樣擔任過網易總編輯一職的陌陌創始人唐巖也曾遭遇過前東家網易的“伏擊”。2014年12月,陌陌上市前夕,網易發布公開聲明,指控唐巖的三宗罪:未離職時利用在網易的便利私自創業;在網易期間向親屬利益輸送涉嫌腐敗;在網易工作期間曾被警方拘留。網易聲明中還保留了追究唐巖法律責任的權利。
此舉迅速引發網易前員工們的集體抗議。猿題庫CEO李勇(原網易總編輯)、雪球創始人方三文(原網易副總編輯)、蟬游記CEO郭子威(前網易總監)等均站出來指責前東家網易。
媒體形容丁磊“真性情”、“孩子氣”;與之相反的是,部分網易離職高管對他的評價卻是:吝嗇、保守、隨意、缺乏耐心和長遠眼光。
在一次接受《人物》采訪時,丁磊這樣評價自己:“我性格直接,包容性差,所以只能給自己標一個真小人,而不是真君子。”當時丁磊陷在沙發里,整個人放松愜意,但他強調“坦蕩蕩很重要啊。”
不過,“吝嗇”的丁磊近來似乎有所轉變,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其對網易有道的股權分配。
10月25日,網易有道登陸紐交所,上市首日市值約14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網易有道的股權結構頗有意思。根據網易有道提交的招股書,網易公司持有其66.2%的股權,為第一大股東;網易有道CEO周楓持股20.6%,為第二大股東。這就意味著,網易有道的上市讓周楓身價達到近3億美元,成功躋身十億富豪行列。
就在外界對此表示疑惑時,丁磊給出了答案:“主要是要讓有能力的人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情更有參與感。”在他看來,這種參與感除了要是精神上的參與、是個人喜歡的事,“物質上還得有表達,要有利益共同體,要讓他們能分享到商業模式上成功的喜悅,這樣能鞭策他們更好的為股東、為社會創造價值。”
不談戰略
阿里之所以能一馬當先,就是因為抓住了電商、移動支付、云計算、物流的風口,提前進行了戰略規劃;騰訊能夠一路過關斬將穩居第一梯隊,也是因為搭上了游戲、社交和云業務的快車。
網易卻很少提“戰略”、“布局”這種詞匯,丁磊認為,他們的大方向就是做創新和匠心的產品,做符合用戶需求的產品。
在外界看來,網易依然缺乏統一、清晰的長遠戰略布局,一個個精品產品沒有形成很好的協同效應,沒能建立起自己的生態系統。
充滿情懷的網易雖然在左沖右突中拿出了一眾有口皆碑的產品,但似乎總是“差一點”,難以成為領頭羊。
以網易最為擅長的游戲業務為例。早在2001年,丁磊就力排眾議,帶領網易進軍網游界,開發了中國網游史上最成功的產品——《西游》系列。過去近20年里,網易一直堅持自研+代理的游戲思路,靠爆款游戲打天下,但這個模式最大的風險在于爆款難有、難復制。
2005年,丁磊在一次演講中提到,對于一家公司來說,做好產品最重要。“我現在很郁悶,一些媒體老是說資本運作,我到現在都搞不清楚資本運作是怎么一回事。現在很多企業沉迷于兼并和收購,過度追求資本就很容易一腳踩進去了,資本會讓人持一種投機的態度,所以我對金融資本是采取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網易除了2001年收購了七八個人的團隊的一個游戲公司外,沒做過其他收購兼并。”
的確,到今天為止,網易在兼并收購方面幾無動作。
而網易游戲最大的競爭對手騰訊則走出了不同的路徑。目前,騰訊已是全球最大的游戲投資人,它每年大約會投數十家游戲公司,有100多家游戲被投。通過投資的方式,騰訊不僅從源頭掌握了更多優秀的游戲產品,還控制了游戲宣發渠道,以其游戲生態圍獵其它游戲廠商,比如網易。
早在2012年4月,網易就成立了網易資本。據公開信息,其資金總規模約為20億人民幣,主要投資中早期的互聯網企業,尋找創新人才和項目。彼時,網易游戲已經出現成長憂患,且被騰訊游戲超越。網易資本的成立被外界視為網易游戲可能的變量。
但目前為止,網上關于網易資本的信息都少的可憐,它似乎也并沒有帶給網易太多助力。
有人說,網易在單一產品上或許與對手并沒有太大差距,縱觀網易的發展過程,幾乎都是憑借局部戰場優勢和時運加持,成為了第二梯隊的“釘子戶”;網易需要長遠戰略規劃來提升整體的抗風險能力。
(來源:全天候科技 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