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加辟謠:這些治療禿頭的方法,通通都沒用

中國人越來越重視自己的頭發問題,但是市面上流行著很多似是而非的防脫發方法,今天讓我們逐個辟謠。
開始在意頭發的得失,是一個人成熟的標志。
脫發遠遠不只是互聯網上的一個梗,它已經成為了威脅當代人身心健康的大問題。
2016年,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的數據顯示,中國約有2.5億人受到脫發問題的困擾[1]。而阿里健康的數據則顯示,購買脫發相關產品的人群中,80后占38.5%,90后也不遜色,占到了36.1%[2]。
人們不惜重金想要守護自己頭頂的風采。國家衛生部門預測,中國的毛發健康產業將以每年260%的速度增長[2]。
為了三千煩惱絲,人們四處收集著各種生發妙計,然而,它們真的有用嗎?
生姜會讓你頭發長得更慢
事實:生姜、洋蔥等辛辣天然物質對防治脫發沒有幫助。
生姜是東亞地區傳統上用于幫助生發的天然物質,也常常作為生發護發產品的“活性成分”露面。
生姜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姜酚[3],但目前并沒有科學證據表明它有促進頭發生長、防脫發的功效。
相反的是,根據2013年南方醫科大學發表的一項研究,姜酚會抑制毛囊中毛發的生長,并且延長毛囊的休止期,也就是說,姜酚不止讓毛發生長更慢,還會讓毛囊會有更長的時間不長毛發[4]。
那會不會是生姜中的其他成分能夠促進生發呢?答案也是否定的。
早在2005年以前,日本花王公司便于美國為不含姜酚的水溶性生姜提取物申請了專利,認為它具有優異的體毛生長抑制效果[5]。
之所以想去掉姜酚,是因為姜酚刺激性太強,不適合直接涂抹在身體上。
也就是說,無論是姜酚、抑或是不含姜酚的水溶性生姜提取物,都是抑制毛發生長的。
人們之所以認為生姜能夠生發,無非是因為生姜的汁水具有刺激性,于是覺得它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刺激毛囊工作。
但是這個邏輯細想是說不通的。你也知道養好皮膚需要減少刺激,那憑什么想養好毛囊就要對它們無情地刺激呢?
除了生姜外,洋蔥、胡椒、辣椒、大蒜提取物、薄荷油……這些辛辣刺激的天然植物,都曾被嘗試外用治療脫發,讓人分不清這是料理頭皮還是在廚房腌肉。但可以說這些基本都沒用。
總而言之,目前還沒有可靠的證據證明外用天然草藥能夠安全有效地促進人類毛發的生長,反而還可能有不明物質帶來潛在毒性或其他不良反應的風險[6]。
黑色食物不會讓你長出黑頭發
事實:黑色食物及膳食補充劑對防治脫發沒有幫助。
在各類民間偏方里,黑芝麻、黑豆等黑色食物對頭發大有裨益,多吃就可以生發、令頭發烏黑亮澤。
然而,這種說法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多吃豬肉不會讓你變成豬,多吃黑色食物也不會讓你的皮膚、發色變黑。
也有說法認為,黑色食品中含有各種營養素,可以提供讓毛發生長的養分。這個說法同樣也沒什么科學依據。
沒錯,某些情況下,營養缺乏可能會影響到頭發的生長,比如煙酸缺乏時,可能出現彌漫性脫發;生物素缺乏、缺鐵、蛋白質攝入減少時,也可能出現脫發,但這樣的人只占脫發患者的極少數。
除了明確的營養元素缺乏以外,絕大多數人并不缺乏這些物質,自行補充這些營養物質并不能遏制住脫發的步伐[7]。
2007年2月6日,英國倫敦,頭發護理專家在給顧客做頭發護理。他們采用富含蛋白質的安格斯公牛的精液,與同樣含豐富蛋白質的Katera植物的根部混和,制成一種護發品。可它有用么
還有膳食補充劑。由于缺乏嚴格的監控,膳食補充劑的產業非常混亂,到處都有得賣,隨便就可以買。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美國亞馬遜網站和中國某購物網站最暢銷的頭發營養劑中均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E和硒,而過量服用這幾樣營養素都可能會導致脫發[7]。
也就是說,盲目地亂補充營養素,可能會脫發脫得更厲害。
小蘇打和醋只能用來洗頭
事實:小蘇打、醋和天然洗發水對防治脫發沒有幫助。
面對脫發的問題,有些人另辟蹊徑,決定舍棄含有各種人工化學成分的洗發水,選用更加天然的洗發法。
小蘇打和醋就是廣為流傳的一種洗發配方。很多人反映說,使用小蘇打和醋來洗頭發之后,頭發變得更加柔順了云云。
事實上,小蘇打和醋的稀釋液真的能夠用來洗頭發,它們是洗發水的簡單替代品。小蘇打是碳酸氫鈉,堿性的,能夠去除頭發和頭皮上的油污。
但是如果只用小蘇打溶液洗頭,頭發會變得難梳理、愛打結。因為頭發本身是酸性的,pH值約為3.67,而堿性的環境會增加毛發纖維表面的靜電,令頭發變得毛糙[9]。
這時候,就應該輪到醋上場了,在用小蘇打洗頭后,再用醋的稀釋液洗一次頭,就可以將頭發恢復到弱酸性的環境重獲順滑。
2016年07月30日,四川省閬中古城隨處可見打洗腳房,最大的特色是用當地特產保寧醋泡腳。泡腳用醋,也難以把握濃度,可能會對皮膚產生刺激
背后的原理很科學,但操作起來很有些難度,因為普通人很難控制小蘇打和醋的稀釋比例。人頭皮的pH值約為5.5[9],市面上的大部分洗發水都會將酸堿值維持在這附近,以防傷害頭皮。
而且,雖然這套組合能夠用來清潔頭發,但沒有任何證據說明它們能夠促進頭發的生長——再天然也不行。
2018年12月20日,北京,超市里銷售的洗發露。去屑、去油、柔順,是顧客的普遍需求,一般的洗發水就可以滿足,不必大費周章
不過人們追求天然的道路,是永無止境的。用小蘇打和醋洗頭已經算不上什么,不少人已經用上了更加天然的土法洗發水,從茶水、發酵的淘米水……不一而足,可這些也統統沒用。
高科技洗發水,別被高科技騙了
事實:打著高科技噱頭的護發洗發水,絕大多數對防治脫發沒有幫助。
天然洗發水費時費力,總歸只是小眾的選擇;而打著高科技噱頭的護發洗發水受眾則更廣。
著名的市場監測公司尼爾森2018年的中國消費市場報告顯示,防脫發洗發水的需求增長率是其他洗發水的5倍,它們的價格也比普通洗發水高1.7倍[11]。
貴不要緊,大家還是心甘情愿地買。京東商城的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生發洗發水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136%[12]。
網上生發洗發水非常受歡迎,商家會明確寫出適用于脫發人群,引導顧客購買,還會細致地講解使用方法,要對準頭皮輔助吸收/網絡截圖
問題是,有用嗎?
2018年,國外某知名洗發品牌在廣告中宣傳自家的咖啡因洗發水能夠幫助減少脫發,結果被監管部門無情地將廣告罰下。
該品牌不服,給出了八項研究及消費者調查報告支撐自己的宣傳,但再次被監管部門駁回,認定研究結論并不充分,有夸大其詞、有誤導消費者之嫌[13]。
雖然它受到的懲罰大快人心,但這個品牌在中國投放的宣傳廣告里,依然光明正大地使用了“防脫固發”這樣的字眼。
目前只有一種外用的藥物通過了美國食藥局FDA的批準用于治療雄激素性脫發,它的名字叫做“米諾地爾”[14],只有它能夠理直氣壯地說自己真的有防脫發的功效。
作為藥物成分,米諾地爾是不可以隨便添加到洗發水、護發液中的。不過,在龐大市場和利潤的誘惑下,依然有人為此鋌而走險。
按摩你的頭,作用只有“爽”
事實:按摩不能防治脫發,而激光等物理學方法對防治脫發研究尚在進行。
吃不管用,洗不管用,就輪到看起來最實際扎實的物理療法了。
頭皮按摩是一個很好的活動,能夠促進血液循環、也能幫助放松心情減壓,畢竟壓力太大也可能是脫發的病因嘛。然而,目前沒有科學證據表明按摩本身可以促進頭發生長。
按摩隨之衍生出的震動毛刷、按摩帽,以及吹得天花亂墜、號稱有紅外輻射、磁療作用的枕巾也都沒有用。
它們和微商常見的磁療紅外床墊沒有任何區別,區別只在于一個是騙中老年人,一個是騙脫發的年輕人。
2010年5月1日,北京,迷笛音樂節上戴著頭部按摩器的攤主。這種簡單按摩器,雖然沒什么用,買了也不會用,但是翻一翻,說不定你家也有
市面上的“生發神器”層出不窮,一般人很難分辨到底它們是不是真的有效、是不是過度宣傳。
近年來還興起了一種用以治療脫發的“低能量激光”療法,它常以高科技風格的生發頭盔形態出現,還打著“美國FDA認證”的招牌[16],收費也較為昂貴。
但這種設備的“美國FDA認證”,通過的只是醫療設備想要上市前的例行登記“510(k)許可”[17],并不代表FDA承認它有治療脫發的確切療效。
2019年6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使用3D打印機創建了一種獨特的模具,這些模具的設計類似于自然的微環境,通過半毫米寬的微小延伸部分刺激毛囊生長,但功效有待檢驗
目前關于低能量激光設備生發的研究有很多、很多還在進行中。有一些研究認為它具有一定的效果,可以作為輔助手段治療雄激素性脫發。
然而,這種設備遠遠未能和米諾地爾平起平坐,這一點是需要說清楚的,而過早用FDA的牌子來為它背書的營銷策略也有忽悠消費者之嫌。
該如何科學拯救我們的頭發
脫發的病因非常復雜,包括遺傳因素、藥物影響、感染、免疫疾病……根本不是一兩句話能夠說清楚的。
想要解決脫發問題,首先要確定病因,長了頭癬導致脫發的就用抗真菌藥,有拔毛癖的就治拔毛癖,有免疫疾病的就去治免疫疾病。
而剛剛介紹的那些廣泛流傳的防脫發手段,根本沒有具體討論過病因,都只是一概而論。
也許有人親身試驗后發現“有用”,可能性有兩個:一是心理作用,二是恰好碰上了會自愈的脫發問題,比如斑禿、休止期脫發[19]等。
中國的脫發患者,相當一部分都是雄激素性脫發,男性表現為M禿、地中海,女性則表現為頂部的頭發變得稀疏[20]。2010年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的調查顯示,成年男性雄脫的比例高達21.3%,女性也有6%[21]。
雄激素性脫發是多基因遺傳病,目前被認證確切有效的藥物是口服的非那雄胺(僅限男性患者)和外用的米諾地爾,另外還有一些荷爾蒙調節藥物,比如女性服用的口服避孕藥、螺內酯等。其他藥物比如度他雄胺也有效,但仍需更多研究跟進[20]。
2017年4月27日,土耳其伊斯坦布爾,一位植發專家正給病人植發。伊斯坦布爾擁有超過300家專業植發診所,正逐漸成為植發行業的中心,吸引全世界的病人前來植發
假如這些藥物都沒能幫你挽留一頭秀發,那你也許會選擇考慮手術治療。
毛發移植立桿見效,可是與其他種族的人相比,東亞人可以用來移植的供發(比如胡須)較少;加上深發色與皮膚的對比度大,所以需要移植的毛發量更大,導致容易出現供發的耗竭問題。
另外,我們的毛囊更粗、更長,采集毛囊后的痕跡也會更加明顯[22]。最重要的問題是,毛發移植是按毛囊數量算錢的,價格非常昂貴。
精神壓力常常加重脫發,對于很多工作繁忙的朋友來說,加班掙的錢可能還不夠種頭發的。
如果想要一勞永逸地解決脫發問題,我們提供一個方法:選擇頭皮紋身,紋一個活靈活現的寸頭出來[22]。
本文文獻引用與科學性,已經過陸軍軍醫大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碩士卓正醫療皮膚科醫師曾相儒、牛津大學臨床醫學博士生趙英希審核。
參考文獻:
1. Jinghao, Y.; Siyi, W. Growing hair loss trouble creates lucrative market in China - CGTN. CGTN 2019, 1–10.
2.阿里健康.阿里數據聯合發布——《拯救脫發趣味白皮書》,2017.
3. Semwal, R. B.; Semwal, D. K.; Combrinck, S.; Viljoen, A. M. Gingerols and shogaols: Important nutraceutical principles from ginger. Phytochemistry2015, 117, 554–568, doi:10.1016/j.phytochem.2015.07.012.
4. Miao, Y.; Sun, Y.; Wang, W.; Du, B.; Xiao, S.; Hu, Y.; Hu, Z. 6-Gingerol Inhibits Hair Shaft Growth in Cultured Human Hair Follicles and Modulates Hair Growth in Mice. PLoS One2013, 8, e57226.
5. Moriwaki, S.; Tsuji, N.; Data, R. U. S. A.; Application, F.; Data, P. Water-soluble ginger root extract.2005, 2.
6. Herman, A.; Herman, A. P. Topically used herbal products for the treatment of hair loss: preclinical and clinical studies. Arch. Dermatol. Res.2017, 309, 595–610, doi:10.1007/s00403-017-1759-7.
7. Guo, E. L.; Katta, R. Diet and hair loss: effects of nutrient deficiency and supplement use. Dermatol. Pract. Concept.2017, 7, 1–10, doi:10.5826/dpc.0701a01.
8.中安在線.男碩士為治脫發服6斤何首烏致肝衰竭死亡. 2016年1月26日
9. Gavazzoni Dias, M. F.; Pichler, J.; Adriano, A.; Cecato, P.; de Almeida, A. The shampoo pH can affect the hair: Myth or Reality? Int. J. Trichology2014, 6, 95, doi:10.4103/0974-7753.139078.
10.紀榮全;張凌云不同因子對茶湯的pH值的影響.pdf.貴州茶葉2016, 23–24.
11. Nielsen Ten trends of China’s consumer market in 2018; 2018;
12. Wang, X. The epidemic of hair loss for Chinese millennials.
13. Clarke, J. Alpecin Caffeine Shampoo banned from saying it can’help to reduce hair loss’by Advertising Standards Authority 2018.
14. Varothai, S.; Bergfeld, W. F. Androgenetic Alopecia: An Evidence-Based Treatment Update. Am. J. Clin. Dermatol.2014, 15, 217–230, doi:10.1007/s40257-014-0077-5.
15.京華時報.章光101新加坡被下架問題產品未在國內銷售. 2010年7月31日
16. Wang, S.; Seth, D.; Ezaldein, H.; Tripathi, R.; Merati, M.; Muakkassa, F.; Scott, J. Shedding light on the FDA’s 510(k) approvals process: low-level laser therapy devices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androgenetic alopecia. J. Dermatolog. Treat. 2019.
17. FDA. 510(k) Clearances.
18. Trüeb, R.; Munck, A.; Gavazzoni, M. Use of low-level laser therapy as monotherapy or concomitant therapy for male and female Androgenetic alopecia. Int. J. Trichology2014, 6, 45, doi:10.4103/0974-7753.138584.
19. Miteva, M.; Villasante, A. Epidemiology and burden of alopecia areata: a systematic review. Clin. Cosmet. Investig. Dermatol.2015, 8, 397, doi:10.2147/CCID.S53985.
20. Levinbook, W. S.; Practice, P.脫發. In默沙東診療手冊; 2016; pp. 1–13.
21. Wang, T. L.; Zhou, C.; Shen, Y. W.; Wang, X. Y.; Ding, X. L.; Tian, S.; Liu, Y.; Peng, G. H.; Xue, S. Q.; Zhou, J. E.; Wang, R. L.; Meng, X. M.; Pei, G. D.; Bai, Y. H.; Liu, Q.; Li, H.; Zhang, J. Z. Prevalence of androgenetic alopecia in China: A community-based study in six cities. Br. J. Dermatol.2010, doi:10.1111/j.1365-2133.2010.09640.x.
22. Park, J. H.; You, S. H.; Kim, N. Shaved hair style scalp medical tattooing technique for treatment of advanced male pattern baldness patients. Int. J. Dermatol.2019, 58, 103–107, doi:10.1111/ijd.1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