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血液測試或可預測人類5-10年死亡風險

2019-08-29 王樂樂 網易科技
瀏覽

新研究表明,一項追蹤14種不同生物標志物的血液測試,比任何傳統模型都能更好地預測一個人在未來10年內的死亡風險。

這項研究的成果還遠未能夠進入臨床環境的廣泛應用,該測試可能在衡量藥物有效性的試驗中最為有用,可作為死亡率的替代終點指標(注:替代終點指標的優點為指標的客觀性好、容易測量,故常以此代替患者的機體功能、日常活動能力、生活質量或存活、死亡等終點指標)。

該項前瞻性的血液檢測追蹤了研究人員認定的14種與全因死亡率(即“所有死因的死亡率”,是指一定時期內各種原因導致的總死亡人數與該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數之比)相關的生物標志物。所認定的生物標志物并不與特定疾病相關,而是代表整體健康狀況。它們包括脂肪酸代謝、炎癥和糖酵解的標志物。

研究人員對涵蓋各個年齡段的4.4萬多名受試者進行了測試。研究表明,該測試得出的預測死亡率評分對所有年齡段的男性和女性都是準確的。

這項研究的一個局限在于,研究對象主要是歐洲血統的人,這意味著在進行任何臨床應用之前,研究結果還需要在其他種族中得到驗證。該項研究由癡呆癥研究者阿曼達·赫斯勒格雷夫(Amanda Heslegrave)提出,但她本人并未參與。

“這項研究有著大量的數據,這很好,而且研究結果(即死亡率)的數量也很大,因此這些數據比較有可行性。”赫斯勒格雷夫說道,“然而,它的局限性在于,只有歐洲人的數據,在沒有展開進一步研究的情況下,那些結果可能不適用于其他的種族群體。”

這種血液測試的其中一個有趣的結果是,它可作為臨床研究中的替代終點指標,代表總體死亡率。研究人員在研究中指出,許多臨床試驗顯然無法持續足夠長的時間來涵蓋總死亡率終點,因此該測試可用于生成評估藥物潛在療效的整體死亡率評分。

研究人員在他們最近發表的論文中寫道,“由于常規臨床試驗的持續時間和病例數量有限,顯示總死亡率終點指標(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行的,因此該血液測試可能會被用作老年人臨床試驗的替代終點指標。”

來自萊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埃利納·斯萊格布姆(Eline Slagboom)也表示,這項測試的結果有望幫助臨床醫生給老年患者制定更加卓有成效的治療方案。

“生理年齡并不能說明老年人的健康狀況:有的70歲老人很健康,有的則可能已經飽受三種疾病困擾。”斯萊格布姆指出,“我們現在有了一套生物標志物,它們或許可以幫助鑒別和治療易受疾病侵害的老年人。”

這并不是第一項預測死亡風險的血液測試。舉例來說,耶魯大學去年的一項研究進行了類似的測試,該測試圍繞大約9種主要的基于血液的生物標志物。也許,更引人注目的是諸多開發當中的人工智能系統,這些系統聲稱能夠通過研究病人的醫學掃描圖像,有效預測他們還能活多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