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云攜手重慶郵電大學,助力重慶構建人才培養新格局

2019-08-29 王樂樂 IT之家
瀏覽

從古老的南方絲綢之路起點,到“一帶一路”重要交匯點,重慶一直都是內陸開放的前沿,是中國中西部地區第一個面向世界的商業城市和最早興起的近現代工業城市。隨著5G時代的到來,新技術與產業的融合越來越緊密,云、AI、5G成為驅動數字經濟的三大核心引擎,電子信息、智能智造、汽車工業、材料工業、能源化工等重慶支柱產業亟待數字化轉型。

產業數字化轉型除了核心技術支撐外,ICT領域人才也是助力產業轉型必不可缺的一環。據清華經管學院互聯網發展與治理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全國擁有ICT人才最多的城市中,重慶僅位列第13名,比例為1%,這嚴重制約了重慶產業轉型的進度。

近日,在重慶·選擇不凡華為云城市峰會2019上,華為云聯合重慶市政府、高校領導以及當地企業高層共同發起“Cloud for Good:重慶鯤鵬凌云人才培養計劃”,呼吁重慶各界加入,積極應對產業發展新格局下的大量人才需求,共建重慶人才生態新格局。

“智能世界的應用和數據的多樣性需要計算的架構來支撐。”重慶郵電大學黨委書記、校長李林在演講中談道,“智能世界的應用包括智慧家庭、物聯網、智能駕駛等若干領域,這些領域對于文本、語音、圖像等多樣數據的處理要求也在發生一系列的變化。華為推出的基于鯤鵬芯片的整套高性能解決方案已經成為一個新的選擇。”

重慶郵電大學黨委書記、校長李林

對于如何確保鯤鵬產業生態發展的新鮮活力,李林特別強調了要不斷培養相關人才,并以之作為支撐,來實現高頻的創新互動。要實現技術溢出、知識聚合,“產”和“學”無疑是很重要的兩個主體——企業走在產業前沿,大學推動原始創新。對鯤鵬產業新生態的培育,就是要以這種基于產學協同的知識生態作為底座。

具體到華為與重慶郵電大學的戰略合作本身,雙方將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等發展理念,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文化傳承與創新、社會服務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和創新應用;提高人才培養和科研服務質量;提升科學決策和綜合治理能力。

重慶郵電大學計算機學院/人工智能學院執行院長張清華表示:“這次的深度合作,將聚焦于鯤鵬創新人才中心和鯤鵬創新實驗室兩個主題,將鯤鵬、昇騰等技術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共建創新人才培養中心,共同在云計算、邊緣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工業互聯網、智能安全等方面的創新探索,共闖技術無人區。”

據悉,華為云計劃用3年時間在全國范圍內培養百萬鯤鵬工程師。通過聯合高校開發鯤鵬課程,共建實驗室,并為高校提供TaiShan服務器樣機,支持鯤鵬云平臺學習;不僅如此,華為云還將設立鯤鵬人才培訓認證,建立按需分配的分層培訓機制、開發鯤鵬培訓合作伙伴,并提供線上線下免費培訓課程等。從培訓到認證,華為云打造了一套專業的人才培養體系,助力人才高效學習。

重慶鯤鵬凌云人才培養計劃發布

為了推動重慶當地人才培養,華為云發布了沃土計劃,通過培訓賦能、開放實驗室、提供創新基金等方式為人才搭建技術交流、人才培養、機遇共創的通道;此外,華為云還建立了重慶“HCIE(華為認證ICT專家)”情報局,定期開展HCIE沙龍,并通過HALP(華為授權培訓合作伙伴)開設免費現場教學,邀請全域講師為用戶答疑,還建立ICT學院,發布優才實習計劃,讓新生代人才獲得與行業大咖面對面交流的機會。

華為云不僅用實際行動踐行“Cloud for Good”的理念,更希望“Cloud for Good”成為社會共識,各行各業聯合起來,秉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建立積極的生態規則,打造一個全新的現代文明。華為云愿意將最好的技術,最優質的營銷資源,最大的舞臺開放給更多的客戶和合作伙伴,期望更多的人加入進來,讓技術更多的為人類服務,讓世界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