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如何推動零售業升級?張近東:打破場景壁壘

近十年來,隨著互聯網營銷策略的持續升級以及消費者購物習慣的不斷改變,電商購物節不僅深刻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悄然間重塑著中國的零售格局。去年天貓“雙11”十周年給出了一份亮眼數據,今年蘇寧“818”十周年則憑借著全場景零售為消費者打開了關于未來零售的想象空間。
今年上半年,在張近東的主導下蘇寧將萬達百貨和家樂福中國收入囊中,使其全品類營銷戰略得以補全,企業“同心多圓”的智慧零售布局也逐漸清晰。在張近東構建的智慧零售圖譜中,全場景不再是有限的、扁平的、單一的場所,而是業態、場景和業務等層面的深度融合。由此一來,傳統的零售印象正在被近距離無縫隙的全場景零售層層擊破。
(圖: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
補全升級,創造最大化全場景優勢
提到今年以來圍繞全場景展開的零售戰役,不得不提蘇寧收購萬達百貨和家樂福中國80%股份的兩次重大操作。
萬達百貨與家樂福中國作為目前國內線下零售市場核心商圈的重要流量入口,擁有業內不可多得的優質場景資源。而蘇寧則一直致力于構建全場景智慧零售生態系統,實現從線上到線下,從城市到鄉鎮的全覆蓋。正如張近東所說,蘇寧要為用戶搭建起隨時可見、隨時可觸的智慧零售場景,滿足用戶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的消費需求。所以這兩筆收購全面契合了蘇寧對于線下場景的需求。
萬達百貨和家樂福中國的入局,不僅可以幫助蘇寧快速鎖定優質線下場景資源,加快線下百貨、商超業態布局,更會進一步推進其商品供應鏈變革,為消費者提供更豐富的商品選擇、更場景化的購物體驗以及更便捷高效的服務體驗,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除此之外,張近東向來重視蘇寧智慧零售生態的整體協同,在他看來,二者的加入可以帶動線上線下全場景零售實現同頻共振,也會為蘇寧乃至行業打開全品類雙向流量入口協同的新局面。這樣的構想無論從全品類還是全場景布局來看都極其硬核。
提及智慧零售的發展,張近東表示,“我們會始終堅持零售本源,順應時代趨勢,致力于將智慧零售打造成為引領未來零售發展的商業模式。”事實上,自2009年開啟大規模的互聯網轉型以來,蘇寧就一直致力于構建全場景智慧零售生態系統,不斷創新線下業態場景,包括“兩大、兩小、多專”在內的零售業態族群為其“全場景”戰略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剛剛過去的818發燒購物節,蘇寧小店、蘇寧零售云店、蘇寧極物、蘇寧智慧無人店4.0等智慧門店的“最新高配版本”紛紛亮相,由蘇寧拼購、蘇小團、蘇寧推客構建的社交矩陣觸達用戶已經超過5億,實現了“圈層用戶人群+產品+社群“運營的新模式。
在此基礎上,雙線融合的場景化信息技術,一站式沉浸消費體驗,商品、支付、物流、會員、社群和內容的融合與互動無一不在詮釋著“全場景”為整個零售行業帶來的最新變革。通過全渠道融合、全產品運營、全客群服務的發展理念,蘇寧用全方位、高品質、多樣化的服務與產品讓線下消費者零距離感受到智慧零售的魅力。
而這一過程,足見張近東積極布局線上同時堅守線下市場的定力和遠見。
堅守零售初心,輸出核心零售實力
伴隨著5G技術的快速發展,國內零售市場正在向更廣泛場景擴展和融合的趨勢不言而喻,在完成了線上線下的場景卡位之后,蘇寧要做的是聚焦核心零售能力的建設與輸出。
盡管外界對于蘇寧的多產業協同發展有著各種各樣的聲音,但在張近東看來,零售始終是1,其他各產業都是這個1后面的0,蘇寧所做的就是打造一個完整的智慧零售生態系統。其中,零售的核心競爭力始終是商品的整合采購、多渠道銷售、個性配送的供應鏈能力,產品的自主經營能力歸根結底是服務于供應商和消費者的供應鏈能力。于是,今年年初,蘇寧宣布成立五大商品集團,推動商品的專業化、精細化運營。
而在產業維度上,以海量零售交易為基礎,蘇寧需要金融技術的支撐及金融產品的補充,比如供應鏈金融及消費金融產品。同時還需要科技能力的支撐,并延伸出科技的開放賦能服務。物流更是關鍵,作為供應鏈的基礎通道,蘇寧物流已進入資源驅動的3.0時代,著意打造全球商業共享的全場景基礎設施平臺。而文創、體育等則為蘇寧提供內容產品及服務的補充和支持。
在張近東看來,要想實現零售行業的全方位升級,必須融合全行業、融合全渠道,打破場景壁壘、實現不同場景之間的優勢互補。憑借領先的智慧零售技術、品牌、生態能力,蘇寧與來自全球的合作伙伴持續聯動,意在助推其零售方案的開放賦能。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蘇寧在不斷沉淀其物流、金融和數據等方面的零售核心能力,同時也將自己的平臺和優質資源開放、共享出來,為更多品牌和創業者提供了快速成長的沃土。這種“賦能”不僅促成了“全場景”的實現,而且最終反哺了B端和C端,形成良性循環。
反過來看,“全場景”的最大效能,不僅是讓數以億計的消費者受益,還可以使諸多企業在智慧零售體系中擁有自己的核心位置,并且在智慧零售不斷融合的進程中創造更大價值。